一种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491681阅读:10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生物医药领域,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由于社会压力的不断增大、人们生活节奏的改变等原因,功能性胃肠病在临床上越来越常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重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临床上常见的功能性胃肠病,功能性消化不良是指持续性或反复发作的上腹不适、疼痛、胀满、早饱、食欲不振、嗳气、恶心、烧心等消化不良症状,并排除可能引起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系统性和代谢性疾病。功能性消化不良(fd)是一种复发缓解的疾病,是消化不良最常见的病因。fd的全球患病率为5%~11%,我国每年有20%-30%的人群出现长期或反复发作的fd症状,不仅影响患者的工作和生活,且造成了巨大的经济负担。

目前,由于其病因病机尚不完全清楚,诊断困难,治疗上尚无特效方法,常用的是用西药进行治疗,但是治疗效果不太明显,长期服用会造成胃部不适。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使脾升胃降,阴阳和调,邪去正安,促使胃肠消化功能恢复,治疗效果良好。

本发明的一种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

党参15-20茯苓15-20白术15-20

炙甘草5-10陈皮9-15半夏10-15

丁香5-8木香8-10藿香10-15

厚朴8-10砂仁5-8炒麦芽12-18

焦神曲12-18干姜5-10黄连10-15。

优选的,所述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由以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

党参15茯苓15白术15

炙甘草5陈皮9半夏10

丁香6木香9藿香12

厚朴9砂仁6炒麦芽12

焦神曲15干姜5黄连12。

本发明药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杀菌包装,每剂2袋,每袋150-200ml。

本发明中药汤剂的服用方法为饭后两小时煎服,一日一剂,分2次服用,5天一个疗程。

本发明组方中的原料药,党参健脾益肺,养血生津;茯苓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白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炙甘草补脾和胃,益气复脉;陈皮理气健脾,燥湿化痰;半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丁香温中降逆,补肾助阳;木香行气止痛,健脾消食;藿香芳香化浊,和中止呕,发表解暑;厚朴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砂仁化湿开胃,温脾止泻;炒麦芽行气消食,健脾开胃;焦神曲消积化滞;干姜温中散寒,回阳通脉,温肺化饮;黄连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方中党参甘温,补气健脾,助脾运化;脾主运化而喜燥恶湿,脾虚则易生湿,故用茯苓甘淡渗湿,湿去则脾行得以运化;配以白术、炙甘草即四君子汤,以益气健脾;半夏、陈皮、厚朴燥湿和胃,理气消胀,为消除痞满之要药;丁香温脾胃,降逆气;木香善通行脾胃之滞气;以砂仁、藿香加强行气调中、醒脾开胃之功,以助脾之运化,使补而不腻,增进食欲;炒麦芽、焦神曲消食导滞;干姜、黄连温中散寒、清热燥湿;全方共凑健脾益气、疏肝理气、醒脾开胃之功,使脾升胃降,阴阳和调,邪去正安,寒温并用,开结除痞,和胃降逆,促使胃肠消化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疗效。

为了对本发明的药效进行验证,对本发明实施例1的药物进行了临床验证:

临床资料

全部患者均选自医院门诊,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75例,其中:男43例,女32例;年龄19岁~66岁;病程3个月~5年;对照组43例,其中:男26例,女17例,病程5个月~4.8年。

诊断标准

在过去1年内至少持续1个月或间断发作累计达到3个月以上的上腹不适、胀满、早饱、食欲不振、嗳气、烧心等症状,经化验、消化内镜和影像等现代仪器检查排除可解释上述症状的器质性病变如胃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部肿瘤、胃黏膜脱垂、食道炎、肠易激综合征、肝、胆、胰疾病等及其他疾病。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服用本发明实施例1的汤剂,每次一袋,一日两次,对照组服用奥美拉唑肠溶片和马来酸曲美布汀片联合治疗,奥美拉唑肠溶片与马来酸曲美布汀片均每次两片,每日两次,早晚服用。

疗效判定标准

治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或基本消失;

显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明显改善;

有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有好转;

无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无明显改善,甚或加重。

治疗结果

治疗组75例患者,治愈48例,治愈率64%;显效14例;显效率18.7%;有效8例;有效率10.7%,总有效率93.3%;无效5,无效率6.7%;对照组43例患者,治愈15例,治愈率34.9%;显效9例;显效率20.9%;有效8例;有效率10.7%,总有效率74.4%;无效11例,无效率25.6%;

由治疗结果可以看出,采用中医治疗方法治疗的75例患者,治疗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93.3%,而采用西药治疗出现治疗无效的患者11例,总有效率为74.4%,由此可见采用本发明的中药治疗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西药治疗,而且能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取党参15g、茯苓15g、白术15g、炙甘草5g、陈皮9g、半夏10g、丁香6g、木香9g、藿香12g、厚朴9g、砂仁6g、炒麦芽12g、焦神曲15g、干姜5g、黄连12g;

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杀菌包装,每剂2袋,每袋150-200ml。

实施例2

取党参18g、茯苓18g、白术18g、炙甘草8g、陈皮12g、半夏12g、丁香7g、木香8g、藿香10g、厚朴8g、砂仁5g、炒麦芽15g、焦神曲12g、干姜8g、黄连15g;

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杀菌包装,每剂2袋,每袋150-200ml。

实施例3

取党参20g、茯苓20g、白术20g、炙甘草10g、陈皮15g、半夏15g、丁香8g、木香10g、藿香15g、厚朴10g、砂仁8g、炒麦芽18g、焦神曲18g、干姜10g、黄连15g;

按照上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杀菌包装,每剂2袋,每袋150-200ml。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寒热错杂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药物,其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制备获得:党参、茯苓、白术、炙甘草、陈皮、半夏、丁香、木香、藿香、厚朴、砂仁、炒麦芽、焦神曲、干姜、黄连;按照所述重量份数的原料药混合后加水煎煮,加水量为原料药质量的3—4倍,煎煮30分钟,过滤,煎煮三次,合并滤液,杀菌包装,每剂2袋,每袋150‑200ml,本发明药物的组方共凑健脾益气、疏肝理气、醒脾开胃之功,使脾升胃降,阴阳和调,邪去正安,寒温并用,开结除痞,和胃降逆,促使胃肠消化功能恢复到正常的生理状态,从而获得较好疗效。

技术研发人员:徐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忻州市中医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0.26
技术公布日:2018.01.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