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3716358阅读:31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痛风是一种由于嘌呤代谢紊乱所导致的疾病,临床表现为高尿酸血症和尿酸盐结晶沉积所致的特征性急性关节炎、痛风石形成、痛风石性慢性关节炎,并可发生尿酸盐肾病、尿酸性尿路结石等,严重者可出现关节致残、肾功能不全。

治疗痛风的西药主要有秋水仙碱、丙磺舒、阿司匹林等,这些西药虽然对痛风的治疗有一定的疗效,但会产生胃肠道反应,影响肝肾功能,减少白细胞等副作用,对人体伤害较大。鉴于中药的副作用较西药小,中药治疗痛风也成为当前的常用手段,但中药起效慢,疗效较差,因此,纯中药对痛风的治疗,并未取得较大进展。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药物组合物对痛风性关节炎有非常好的疗效,且毒副作用小。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陆英15-20份、附子6-9份、石斛8-16份、泽泻14-16份、枸杞9-14份、元胡12-18份、葛花6-12份、制草乌10-18份、别嘌呤3-8份和秋水仙碱6-10份。

进一步的,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陆英17份、附子7份、石斛12份、泽泻15份、枸杞12份、元胡16份、葛花9份、制草乌14份、别嘌呤5份和秋水仙碱8份。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了如上所述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步骤如下:

s1:分别按上述配比称取陆英、附子、石斛、泽份、枸杞、元胡、葛花、制草乌,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80℃),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细粉i;

s2:按上述配比称取别嘌呤和秋水仙碱,分别干燥、粉碎,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加入药学可接受的辅料按药学常规制药方法制备成药物组合物。

进一步的,所述药物组合物为口服制剂。

进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剂的剂型为丸剂、胶囊剂、片剂或颗粒剂。

进一步的,所述口服制剂的剂型为丸剂。

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减轻症状,对预防痛风复发有很好的作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中药和西药复合制成,毒副作用小,对患者的损伤小,治愈后不易复发,适合广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所举实施例只用于解释本发明,并非用于限定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分别称取陆英17份、附子7份、石斛12份、泽泻15份、枸杞12份、元胡16份、葛花9份和制草乌14份,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80℃),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细粉i;

s2:称取别嘌呤5份和秋水仙碱8份,分别干燥、粉碎,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加入炼蜜适量,混匀、干燥,制成丸剂。

实施例2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分别称取陆英15份、附子6份、石斛8份、泽泻14份、枸杞9份、元胡12份、葛花6份和制草乌10份,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80℃),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细粉i;

s2:称取别嘌呤3份和秋水仙碱6份,分别干燥、粉碎,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加入炼蜜适量,混匀、干燥,制成丸剂。

实施例3

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如下:

s1:分别称取陆英20份、附子9份、石斛16份、泽泻16份、枸杞14份、元胡18份、葛花12份和制草乌18份,加水浸泡12h,煎煮两次,第一次加8倍量水,煎煮2h,第二次加6倍量水,煎煮1h,合并煎煮液,滤过,滤液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80℃),冷却后,加4倍量的90%乙醇,搅拌,静置24h,取上清液浓缩至相对密度1.1-1.2(80℃),真空干燥,粉碎,得到细粉i;

s2:称取别嘌呤8份和秋水仙碱10份,分别干燥、粉碎,得到细粉ⅱ;

s3:将细粉i和细粉ⅱ混合,加入炼蜜适量,混匀、干燥,制成丸剂。

效果测试:

一、治疗对象

痛风患者120例,年龄30-60周岁;患者中包括轻度、中度和重度痛风性关节炎患者。将上述病例随机平分为4组,每组30人,每组均有不同程度的痛风性关节炎急性发作患者。第1组服用实施例1的药物组合物,第2组服用实施例2的药物组合物,第3组服用实施例3的药物组合物,第4组为对照组,服用秋水仙碱。

二、服用方法

第1-3组,每日三次,1丸/次,以开水冲泡后饮用。连服30天。服用过程无需严格忌口。

第4组,每日一次,1片/次,连服30天,治疗过程需严格忌口。

三、疗效判定标准

以症状、体征等改善程度为疗效判定标准,分为:

显效:症状有明显改善;

有效:症状有一定改善。

无效:和用药前相比较,各方面无变化。

四、结果

第一组显效人数22例,有效人数3例,无效人数5例;

第二组显效人数24例,有效人数3例,无效人数3例;

第二组显效人数25例,有效人数4例,无效人数1例;

第四组显效人数15例,有效人数7例,无效人数7例。

可以看出,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显效率、有效率均比对照组高,服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的患者,无明显不良反应,而服用对照组的患者,超过80%的患者都有腹痛、腹泻、呕吐及食欲不振的不良反应,30%严重者造成脱水及电解质紊乱等表现。长期反复使用者出现严重的出血性胃肠炎或吸收不良综合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痛风性关节炎的药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药:陆英15‑20份、附子6‑9份、石斛8‑16份、泽泻14‑16份、枸杞9‑14份、元胡12‑18份、葛花6‑12份、制草乌10‑18份、别嘌呤3‑8份和秋水仙碱6‑10份。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对痛风性关节炎有很好的疗效,能够快速减轻症状,对预防痛风复发有很好的作用。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由中药和西药复合制成,毒副作用小,对患者的损伤小,治愈后不易复发,适合广大痛风性关节炎患者长期服用。

技术研发人员:潘纪鸿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潘纪鸿
技术研发日:2017.11.01
技术公布日:2018.02.1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