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尿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097324阅读:40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医疗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导尿方法。



背景技术:

在诊治疾病的过程中,为了抢救危重、休克病人,准确记录尿量;盆腔器官手术为了保持膀胱空虚避免术中误伤;泌尿系病人为了便于引流及冲洗;防止尿道狭窄;尿潴留、尿失禁引流尿液及测定膀胱功能等,必须进行留置尿管(也就是在严格无菌操作下,导尿后导尿管保留膀胱内,引流尿液的过程)。实际临床工作中一部分病人会由于尿道狭窄、前列腺增生、癌变、膀胱颈硬化等。普通导尿管用的是橡胶材质、尿管的头端和管身都偏软,而且无法根据需要塑形和调整尿管头端方向,一旦遇到上述尿道内阻力稍大的病人就无法将尿管经尿道置入膀胱,从而无法取得留置尿管的目的。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导尿工具套装的操作方法,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导尿方法,其使用导尿工具套装完成导尿过程,所述导尿工具套装包括介入导丝、金属尿管和气囊导管,其中:所述介入导丝包括前端的软头及后端的硬头;所述金属尿管前端封闭、后端敞开,所述金属尿管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弯管,所述弯管的弯折处设有第一导尿孔,所述第一导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的横截面直径;所述气囊导管的后部形成有引流支管及气囊支管,所述气囊导管的前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导尿孔,所述气囊导管的前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的横截面直径。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导尿过程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将所述金属尿管的前端对准患者的尿道口并向内推进,直至金属尿管的前端弯管进入至患者的膀胱内;步骤二:将所述介入导丝的前端软头自金属尿管的后端开口处插入,并向前推进,直至导丝的前端软头穿过金属尿管的前端弯管处的导尿孔并进入至膀胱内;步骤三:固定住介入导丝的后端硬头,同时将金属尿管从患者的尿道口缓缓抽出;步骤四:将介入导丝的硬头穿过气囊导管的前端通孔,然后将气囊导管的前端对准患者的尿道口并沿着介入导丝向前推进,直至气囊导管的前端进入至患者的膀胱内,并使得介入导丝的硬头自气囊导管后端的引流支管穿出;步骤五:向外抽拉介入导丝的后端硬头,将介入导丝从患者的尿道口缓缓抽出;步骤六:自气囊导管的后端的气囊支管向气囊导管内充入生理盐水或空气,直至气囊导管后部的气囊充分鼓起。

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步骤四中,在推入所述气囊导管之前,先在所述气囊导管的外壁上涂抹无菌石蜡油。

本发明首先使用金属尿管将介入导丝导入至膀胱内,然后在介入导丝的引导下将气囊尿管导入至膀胱内,从而解决了普通尿管难以经尿道置入至膀胱内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述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简单描述,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为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图1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导尿工具套装中的介入导丝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导尿工具套装中的金属尿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使用的导尿工具套装中的气囊导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4至图9为发明提供的导尿方法的操作过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至图3所示,在一个具体实施例中,本发明所使用的导尿工具套装包括介入导丝1、金属尿管2和气囊导管3,其中:

所述介入导丝1包括位于其前部的软头11及位于其后部的硬头12。

所述金属尿管1前端封闭、后端敞开,所述金属尿管1的前端向外弯折形成弯管,所述弯管的弯折处设有第一导尿孔21,所述第一导尿孔21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1的横截面直径。

所述气囊导管3的后部形成有引流支管32及气囊支管31,所述气囊导管3的前部的侧壁上设有第二导尿孔,所述气囊导管3的前端面上形成有通孔33,所述通孔33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1的横截面直径。

如图4至图9所示,采用上述的所述的导尿工具套装,本发明提供的导尿方法的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第一步:如图4所示,将金属尿管2的前端对准患者的尿道口并向内推进,直至金属尿管2的前端弯管进入至患者的膀胱内。

第二步:如图5所示,将介入导丝1的软头11自金属尿管2的后端开口处插入,并向前推进,直至介入导丝1的软头11穿过金属尿管2的前端弯管的弯折处的第一导尿孔21并进入至膀胱内。

第三步:如图6所示,固定住介入导丝1的硬头12,同时将金属尿管2从患者的尿道口缓缓抽出。

第四步:如图7所示,将介入导丝1的硬头12穿过气囊导管3的前端通孔33,然后将气囊导管3的前端对准患者的尿道口并沿着介入导丝1向前推进,直至气囊导管3的前端进入至患者的膀胱内,并使得介入导丝1的硬头12自气囊导管3后端的引流支管32穿出。

第五步:如图8所示,向外抽拉介入导丝1的硬头12,将介入导丝1从患者的尿道口缓缓抽出。

第六步:如图9所示,自气囊导管3的后端的气囊支管31向气囊导管3内充入生理盐水或充空气,直至气囊导管3后部的气囊34充分鼓起。

完成气囊导管3的导入后,患者膀胱内的尿液自气囊导管3前部的第二导尿孔进入气囊导管3内,并最终经气囊导管3后部的引流支管32流出。

可见,本发明首先使用金属尿管将介入导丝导入至膀胱内,然后在介入导丝的引导下将气囊尿管导入至膀胱内,从而解决了普通尿管难以经尿道置入至膀胱内的技术问题。

上文对本发明进行了足够详细的具有一定特殊性的描述。所属领域内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实施例中的描述仅仅是示例性的,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真实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做出所有改变都应该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本发明所要求保护的范围是由所述的权利要求书进行限定的,而不是由实施例中的上述描述来限定的。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导尿方法,其使用导尿工具套装完成导尿过程,所述导尿工具套装包括介入导丝、金属尿管和气囊导管,其中:所述介入导丝包括前端的软头及后端的硬头;所述金属尿管前端封闭、后端敞开,所述金属尿管的前部向外弯折形成弯管,所述弯管的弯折处设有第一导尿孔,所述第一导尿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的横截面直径;所述气囊导管的后部形成有引流支管及气囊支管,所述气囊导管的前部的侧壁设有第二导尿孔,所述气囊导管的前端面上设有通孔,所述通孔的孔径大于所述介入导丝的横截面直径。本发明首先使用金属尿管将介入导丝导入至膀胱内,然后在介入导丝的引导下将气囊尿管导入至膀胱内,从而解决了普通尿管难以经尿道置入至膀胱内的技术问题。

技术研发人员:茅付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茅付勇
技术研发日:2017.11.07
技术公布日:2018.04.0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