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黄止泻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818903发布日期:2019-06-05 22:03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二黄止泻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尤其属于兽用中药肠溶微丸制剂领域。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口服制剂,如丸剂、散剂、颗粒剂、片剂、胶囊剂及液体制剂等,大多在胃内崩解或溶解,对胃粘膜有刺激性,影响到患者的胃口等。尤其是黄连等药性寒凉的中药,久服有伤胃气,影响脾胃功能,使人的正气受到伤害。此外,胃液中的盐酸也常常会对药物的有效成分起到破坏的作用,从而影响到药物的疗效。肠道是药物吸收的主要部位。肠道感染时,尤其需要有足够浓度的药物或中药的有效成分作用于病灶局部,既提高了疗效,减少了副作用的发生,也降低了药物的用量。因此,中药药性寒凉和对上消化道有刺激性的药物,非常适合制备成肠溶制剂。特别是治疗腹泻等下消化道感染时,肠溶制剂能发挥更好的疗效。

同时,仔猪腹泻是养殖企业面临的共性技术难题。猪场每年仔猪的死淘率高达20%以上。目前农业部已禁止违规在仔猪饲料中添加抗生素,市场急需替代产品来防治仔猪的腹泻。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二黄止泻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处方主要由黄芩1~3份、黄连0.2~2份、氧化锌5~8份、甘草0.5~2份组成。将此四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其中,黄芩细粉中黄芩苷(c21h18o11)的含量在10%~12%,黄连细粉中以盐酸小檗碱计,小檗碱(c20h17no4)含量为8%~10%,甘草细粉中甘草酸(c42h62o16)的含量在2.0%~4%。将四种细粉混合均匀,加入0.5~2份药用粘结剂制备软材,并制成粒径0.5~2mm的微丸,干燥,过筛整粒。将整粒后的微丸在荸荠形包衣锅中用喷雾法包肠溶衣,如丙烯酸树脂ii,干燥,包装即可。

本产品主要用于防治仔猪腹泻。处方中,黄连有广谱抗菌、抗炎等方面的作用。其药性甚为苦寒,口服对脾胃功能有伤害,服药的顺应性不佳。将其制备成肠溶微丸,使其只在肠道的ph环境下才崩解、释放,解决了其苦寒伤胃气的弊端,减少了其苦味对口腔粘膜的不适感,同时,也提高了其有效成分在肠道部位作用和吸收的浓度。黄芩有抗菌、抗炎、抗病毒、抗过敏、止血等多方面的作用。氧化锌有收敛、抑菌、凝固蛋白质的作用。甘草主要有矫正黄连的苦味和氧化锌的涩味的作用。甘能缓急,具有补中益气、缓解腹泻时资助腹痛的作用。此外,甘草还具有解毒的作用,能中和大肠杆菌等细菌产生的毒素。

本发明中,四味药共同作用,可以防治仔猪的腹泻,降低死亡率。同时,采用肠溶包衣的剂型,不仅避免了胃酸对氧化锌的破坏,也避免了黄连的苦味对仔猪采食的影响。

具体实施方式

设施例1

取黄芩3份、黄连0.5份、氧化锌7份、甘草1份组成。将此四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其中,黄芩细粉中黄芩苷的含量在10%,黄连细粉中小檗碱含量为8%,甘草细粉中甘草酸的含量在2%。将四种细粉混合均匀,加入2份药用糊精和适量的自来水制备软材,并制成粒径1~1.5mm的微丸,干燥,过筛整粒。将整粒后的微丸在荸荠形包衣锅中用丙烯酸树脂ii喷雾法包肠溶衣,干燥,包装即可。

设施例2

取黄芩3份、黄连2份、氧化锌6份、甘草2份组成。将此四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其中,黄芩细粉中黄芩苷的含量在12%,黄连细粉中小檗碱含量为10%,甘草细粉中甘草酸的含量在3%。将四种细粉混合均匀,加入2份药用糊精和适量的自来水制备软材,并制成粒径0.5~1.5mm的微丸,干燥,过筛整粒。将整粒后的微丸在荸荠形包衣锅中用丙烯酸树脂ii喷雾法包肠溶衣,干燥,包装即可。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二黄止泻肠溶微丸的制备工艺,其特征在于:处方主要由黄芩、黄连、氧化锌及甘草组成。将此四味药材分别粉碎过120目筛,制备成微丸,再将微丸包肠溶衣。处方中四味药共同作用,可以防治仔猪的腹泻,降低其死亡率。同时,采用肠溶包衣的剂型,不仅避免了胃酸对氧化锌的破坏,也避免了黄连的苦味对仔猪采食的影响。

技术研发人员:黄竹青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珠海天成中药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1.24
技术公布日:2019.06.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