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27018发布日期:2019-06-15 00:29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属于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发热是指体温超过正常范围高限,是小儿十分常见的一种症状。正常小儿腋表体温为36℃~37℃(肛表测得的体温比口表高约0.3℃,口表测得的体温比腋表高约0.4℃),腋表如超过37.4℃可认为是发热。若采用西药治疗小儿发热,具有较大的毒副作用,然而目前还缺少一种见效快、疗效好的中药组合物用于治疗小儿发热。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见效快、疗效好、无毒副作用的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麻黄5-10、焦山楂10-15、杏仁4-8、炙甘草3-6、地骨皮8-12、柴胡10-15、黄芩5-10、板蓝根15-20、浙贝母15-20、僵蚕4-8、桑白皮5-10、芦根10-15、桔梗5-10、生薏苡仁8-12、桑叶4-8、薄荷3-6、瓜蒌皮10-15、蝉蜕5-10、牛蒡子4-8。

优选地,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麻黄8、焦山楂12、杏仁6、炙甘草4、地骨皮10、柴胡12、黄芩8、板蓝根18、浙贝母16、僵蚕6、桑白皮8、芦根12、桔梗8、生薏苡仁10、桑叶6、薄荷4、瓜蒌皮12、蝉蜕6、牛蒡子6。

用法与用量:水煎服,每日1剂,分2-3次服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具有疏风清热,养阴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对治疗小儿发热效果好,疗效确切疗效迅速,退热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生麻黄5-10、焦山楂10、杏仁4、炙甘草3、地骨皮8、柴胡10、黄芩5、板蓝根15、浙贝母15、僵蚕4、桑白皮5、芦根10、桔梗5、生薏苡仁8、桑叶4、薄荷3、瓜蒌皮10、蝉蜕5、牛蒡子4。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生麻黄8、焦山楂12、杏仁6、炙甘草4、地骨皮10、柴胡12、黄芩8、板蓝根18、浙贝母16、僵蚕6、桑白皮8、芦根12、桔梗8、生薏苡仁10、桑叶6、薄荷4、瓜蒌皮12、蝉蜕6、牛蒡子6。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g)的原料制成:生麻黄10、焦山楂15、杏仁8、炙甘草6、地骨皮12、柴胡15、黄芩10、板蓝根20、浙贝母20、僵蚕8、桑白皮-10、芦根15、桔梗10、生薏苡仁12、桑叶8、薄荷6、瓜蒌皮15、蝉蜕10、牛蒡子8。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小儿发热的中药组合物,其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制成:生麻黄5‑10、焦山楂10‑15、杏仁4‑8、炙甘草3‑6、地骨皮8‑12、柴胡10‑15、黄芩5‑10、板蓝根15‑20、浙贝母15‑20、僵蚕4‑8、桑白皮5‑10、芦根10‑15、桔梗5‑10、生薏苡仁8‑12、桑叶4‑8、薄荷3‑6、瓜蒌皮10‑15、蝉蜕5‑10、牛蒡子4‑8。本发明配伍合理,诸药合用具有疏风清热,养阴解毒、化痰止咳之功效,对治疗小儿发热效果好,疗效确切疗效迅速,退热效果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临床用药安全。

技术研发人员:程淑清;牛清玲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陕西修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