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外用滴液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7926785发布日期:2019-06-15 00:28阅读:19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炎的外用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中耳炎是一种耳膜化脓为主要特点的耳朵疾病,发起病来,使人头脑涨痛,有时还从耳内流出脓水,虽不是大病,但给人带来无尽的痛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外用滴液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慢性中耳炎的外用滴液,其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鲜地黄10-20份,板蓝根10-15份,金银花10-15份,茵陈5-10份,黄芪5-10份,苦参5-10份,桑叶5-10份。

进一步,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鲜地黄20份,板蓝根10份,金银花10份,茵陈5份,黄芪5份,苦参5份,桑叶5份。

所述药物为处理后的外用滴剂。

以下是本发明药物的功效:鲜地黄:性凉,味甘苦,具有滋阴补肾、养血补血、凉血的功效。凡阴虚血虚肾虚者食之,颇有益处。此外,地黄有强心利尿、解热消炎、促进血液凝固和降低血糖的作用。

板蓝根:清热,解毒,凉血。治流感、流脑、乙脑、肺炎、丹毒、热毒发斑、神昏吐衄、咽肿、痄腮、火眼、疮疹、舌绛紫暗、喉痹、烂喉丹痧、痈肿。也可防治流行性乙型脑炎、急慢性肝炎、流行性腮腺炎、骨髓炎。

金银花:功能主治:清热解毒。主温病发热,热毒血痢,痈肿疔疮,喉痹及多种感染性疾病。

茵陈:解热,茵陈浸剂有强力的解热作用;利胆,能促进胆汁的分泌,有效成分为绿原酸及咖啡酸等;抗菌,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菌作用;抗病毒,对流感病毒(pr8株)有强力的抑制作用;抗真菌,能抑制猩红色毛癣菌发育,有效成分为茵陈素。

黄芪:促进机体代谢、抗疲劳、促进血清和肝脏蛋白质的更新;有明显的利尿作用,能消除实验性肾炎尿蛋白;能改善贫血动物现象;能升高低血糖,降低高血糖;能兴奋呼吸;能增强和调节机体免疫功能,对干扰素系统有促进作用,可提高机体的抗病力

苦参:清热、除湿,治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

桑叶:桑叶汁对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具有较好的抗菌消炎作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材抗菌消炎的中药成分原理,集成中药材的药效之精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说明。

实施例1

该实施例包括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鲜地黄20份,板蓝根10份,金银花10份,茵陈5份,黄芪5份,苦参5份,桑叶5份。

该实施例的制备方法如下:

1.将鲜地黄20份,桑叶5份,捣碎后,取出鲜汁。

2.将板蓝根10份,金银花10份,茵陈5份,黄芪5份,苦参5份放入砂锅内,加入清水1000毫升,进行慢火熬到200毫升。

3.将200毫升药液冷凉后与鲜地黄20份、桑叶5份捣碎后的鲜汁相融合,过滤杂质,获得药液。

4.将药液滴入耳朵,每次2-3滴,一日3次。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慢性中耳炎的外用滴液及其制备方法。该慢性中耳炎的外用滴液的药物包括以下原料:鲜地黄20份,板蓝根10份,金银花10份,茵陈5份,黄芪5份,苦参5份,桑叶5份。本发明采用的中药材抗菌消炎的中药成分原理,集成中药材的药效之精华,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单县纯民板蓝根种植合作社
技术研发日:2017.12.06
技术公布日:2019.06.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