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阑尾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159116阅读:2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阑尾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阑尾炎是因多种因素而形成的炎性改变,为外科常见病,以青年最为多见,男性多于女性。临床上急性阑尾炎较为常见,各年龄段及妊娠期妇女均可发病。慢性阑尾炎较为少见。

1.急性阑尾炎

(1)梗阻阑尾为一细长的管道,仅一端与盲肠相通,一旦梗阻可使管腔内分泌物积存、内压增高,压迫阑尾壁阻碍远侧血运。在此基础上管腔内细菌侵入受损黏膜,易致感染。

(2)感染其主要因素为阑尾腔内细菌所致的直接感染。若阑尾黏膜稍有损伤,细菌侵入管壁,引起不同程度的感染。

(3)其他被认为与发病有关的其他因素中有因腹泻、便秘等胃肠道功能障碍引起内脏神经反射,导致阑尾肌肉和血管痉挛,产生阑尾管腔狭窄、血供障碍、黏膜受损,细菌入侵而致急性炎症。

2.慢性阑尾炎

临床上大致可分为反复发作性阑尾炎和慢性阑尾炎两大类。前者多由于急性阑尾炎发作时病灶未能彻底除去残留感染,病情迁延不愈而致。后者没有急性阑尾炎发作史,症状隐晦,体征也多不确切。

1.急性阑尾炎

(1)腹痛典型的急性阑尾炎初期有中上腹或脐周疼痛,数小时后腹痛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当炎症波及浆膜层和壁腹膜时,疼痛即固定于右下腹,原中上腹或脐周痛即减轻或消失。因此,无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疼痛史并不能除外急性阑尾炎。

单纯性阑尾炎常呈阵发性或持续性胀痛和钝痛,持续性剧痛往往提示为化脓性或坏疽性阑尾炎。持续剧痛波及中下腹或两侧下腹,常为阑尾坏疽穿孔的征象。

(2)胃肠道症状单纯性阑尾炎的胃肠道症状并不突出。在早期可能由于反射性胃痉挛而有恶心、呕吐。盆腔位阑尾炎或阑尾坏疽穿孔可有排便次数增多。

(3)发热一般只有低热,无寒战,化脓性阑尾炎一般亦不超过38℃。高热多见于阑尾坏疽、穿孔或已并发腹膜炎。

(4)压痛和反跳痛腹部压痛是壁腹膜受炎症刺激的表现。阑尾压痛点通常位于麦氏点,即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反跳痛也称blumberg征。在肥胖或盲肠后位阑尾炎的患者,压痛可能较轻,但有明显的反跳痛。

(5)腹肌紧张阑尾化脓即有此体征,坏疽穿孔并发腹膜炎时腹肌紧张尤为显著。但老年或肥胖患者腹肌较弱,须同时检查对侧腹肌进行对比。

(6)皮肤感觉过敏在早期,尤其在阑尾腔有梗阻时,可出现右下腹皮肤感觉过敏现象,范围相当于第10~12胸髓节段神经支配区,位于右髂嵴最高点、右耻骨嵴及脐构成的三角区,也称sherren三角,它并不因阑尾位置不同而改变,如阑尾坏疽穿孔则在此三角区的皮肤感觉过敏现象即消失。

2.慢性阑尾炎

(1)腹痛右下腹部疼痛,其特点是间断性隐痛或胀痛,时重时轻,部位比较固定。多数患者在饱餐,运动,劳累,受凉和长期站立后,诱发腹痛发生。

(2)胃肠道反应患者常有轻重不等的消化不良、食欲下降。病程较长者可出现消瘦、体重下降。一般无恶心和呕吐,也无腹胀,但老年患者可伴有便秘。

(3)腹部压痛压痛是惟一的体征,主要位于右下腹部,一般范围较小,位置恒定,重压时才能出现。无肌紧张和反跳痛,一般无腹部包块。

(4)体征各种特定的压痛点如麦氏点、兰氏点及腰大肌征、罗氏征阳性。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阑尾炎颗粒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一方面,一种阑尾炎颗粒,包括大黄、厚朴、枳实、芒硝。

进一步的,阑尾炎颗粒包括大黄8-12克、厚朴5-9克、枳实5-9克、芒硝8-12克。

进一步的,阑尾炎颗粒包括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

另一方面,阑尾炎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大黄、厚朴、枳实、芒硝,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稠膏;

(3)取辅料和稠膏,混合均匀后制粒,将颗粒干燥后整粒即得。

进一步的,步骤(2)中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

进一步的,步骤(2)中浓缩得到稠膏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

进一步的,步骤(3)中辅料包括甘露醇和微晶纤维素。

进一步的,步骤(3)中以质量比计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

进一步的,步骤(3)中干燥温度为50-60℃。

进一步的,步骤(2)中加入乙醇至含醇量在50-60%。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带来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阑尾炎颗粒,采用常见中药材为原料,配方科学,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药物到达病所迅速、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1)取大黄12克、厚朴9克、枳实9克、芒硝12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实施例2

(1)取包括大黄10克、厚朴11克、枳实7克、芒硝10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实施例3

(1)取包括大黄12克、厚朴12克、枳实12克、芒硝9克,加药材总量的6倍水煎煮2小时后过滤,取过滤后的药渣再加8倍水煎煮2小时,过滤,弃去药渣,合并两次滤液;

(2)将合并后的滤液浓缩至60-70℃时相对密度为1.10-1.30,然后冷却至室温,加入乙醇,边加边搅拌至含醇量在50-60%,放置12小时,过滤,取滤液回收乙醇至无醇味,浓缩得到在70-80℃的相对密度为1.25-1.30的稠膏;

(3)取甘露醇、微晶纤维素和稠膏(稠膏:甘露醇:微晶纤维素=1:0.3:0.15),混合均匀后制粒,50-60℃干燥颗粒后整粒即得。

本发明的阑尾炎颗粒,采用常见中药材为原料,配方科学,采用颗粒剂的剂型,分散度大,吸收快,药物到达病所迅速、显著提高了疗效,标本兼治,临床应用安全。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以上所描述的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的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