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74109阅读:22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



背景技术:

颅面重建术是在全身麻醉下进行,患者处于深睡眠并且丧失痛觉状态。手术全过程可能需要4-14小时。术中切除面骨的一部分,并且重建正常的面部结构。从骨盆、肋骨或颅骨取得移植骨,填充面骨或颅骨切除后的缺损区,用小金属螺钉和金属板支撑,并将新骨和颚骨捆在一起,使移植骨固定在适当位置。

颅面重建术后一般3-7天是水肿高峰,面部、头部会水肿。除了保持气道通畅外,还需要求患者按医生要求进行翻身,以避免形成压疮。但,有些患儿年龄小,需要翻身时哭闹不配合,家长心疼也不配合翻身,主要就很容易形成压疮,产生另一番痛苦,不利于康复。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解决以上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根据颅面重建术后患儿的特殊康复心理,提供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结构简单,设计合理。

本发明提供一种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包括帽体和沿所述帽体延伸的帽边,所述帽体内沿其中心对称设有帽条,所述帽条自帽体内曲面延伸,所述帽条之间形成透气通道;所述帽条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透气孔,所述透气孔贯通所述帽体;所述帽边的两外侧通过调节机构调节所述防压疮帽的大小,所述帽边的内侧面为防滑面。

优选的,所述帽条的数量为两个,临近帽体的顶部对称设置,为了避免帽条给佩戴者带来障碍感,所述帽条的高度为6mm~8mm。

优选的,所述透气孔自帽条的底边向帽体的顶边逐渐缩小贯通,形成截面为喇叭孔形状;所述帽体的厚度为5mm。

优选的,所述帽条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其上底即远离帽体内的边长大于下底即临近帽体内的边长,其上底为内凹形,用于贴覆于患者的头顶,所述帽条的两腰边自上底向下底内凹,所述透气孔临近上底的孔径大于其临近下底的孔径。

优选的,所述防滑面为在帽边的内侧面上设置的多个凸点,所述凸点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包括在帽边外侧一端设置的固定端及另一端可向该固定端伸、缩的活动端,一调节绳与所述固定端固定且贯通所述活动端,并通过卡扣在活动端远离固定端的外侧来限制调节的位置。

优选的,所述卡扣包括具有一内腔的基部、设于所述基部内腔底部的压簧及一端抵接于压簧另一端沿所述基部延伸的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中设有一通孔,所述调节绳依次贯通基部和该通孔,在压簧的作用下,通孔与基部的上方抵接来实现活动端在调节绳的位置,以实现限位。

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的延伸方向与帽条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帽边在所述基部与活动端之间贯通,所述帽条延伸至该贯通位置处。

优选的,所述防压疮帽为硅胶材料制成,所述帽体的硅胶硬度为60度,所述帽条的硅胶硬度为20度,所述帽边的硅胶硬度为30度。

优选的,所述调节绳为编织绳。

与相关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通过设于顶部的帽条形成透气通道,及通过帽条上设置的多个透气孔,能够较好地起到透气作用,防止压疮的形成。另外,采用调节机构可进行帽大小的调节,适用性广,且佩戴方便、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沿图1的a-a局部剖面图;

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为叙述方便,下文中如出现“上”、“下”、“左”、“右”字样,仅表示与附图本身的上、下、左、右方向一致,并不对结构起限定作用。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2,其中,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的仰视结构示意图。所述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采用硅胶材料制成,能与湿汗气隔离、佩戴方便、便于清洗等特性,且制作成本低,易于成型。

所述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包括帽体1和沿所述帽体1延伸的帽边2,所述帽体2内设有沿其内曲面延伸且沿帽体2中心对称设有帽条3,所述帽边2的两外侧通过调节机构4调节所述防压疮帽的大小。优选的,所述调节结构4设于帽体1的中心位置,即佩戴者耳朵两侧上方。

所述帽体1为半圆形结构,与头外形匹配,所述帽体1的厚度为5mm,硅胶硬度值为60度,该硬度值不易撤拉变形且具有一定舒适度。

所述帽边2为直边结构,用于将帽体1固定于头部,故所述帽边2的内侧面为防滑面。所述帽边的硅胶硬度为30度,能够较好的收缩以实现防压疮帽大小调节。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防滑面为在帽边2的内侧面上设置的多个凸点21,所述凸点21的截面为半圆形结构。最开始也采用三角形并在顶角设有圆角的结构,但实际使用时,因三角形的凸点在末端的厚度较薄,给头皮肤以刺疼感,特别是反复挤压后,三角形的末端会发生断裂,不能较好的使用,所以改成半圆形结构,一方面提高了舒适度,另一方面避免了凸点发生断裂,延长使用寿命。

所述凸点21在防滑面上可采用均布设置或交错设置。凸点21具有一定高度,起到防滑的作用的同时还通过这若干个凸点21的高度便于湿汗气的流通并排出。

请同时参阅图2和图3,其中,图3为沿图1的a-a局部剖面图,所述帽条3贴附于帽体1的内弧面设计,即顺应头顶结构特征设计,所述帽条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均临近帽体1的顶部且对称设置。两个帽体3的特殊结构为临近帽边侧的间距最小,在帽体1顶部的间距最大,正投影截面为橄榄形状(如图2所示),更利于与头部外形贴合。所述帽条3的高度为6mm~8mm,所述帽条3之间形成透气通道32。所述帽条3上沿其长度方向设有若干个透气孔31,所述透气孔31自帽条3的底边向帽体1的顶边逐渐缩小贯通,形成截面为喇叭孔形状(如图3所示)。

所述帽条3的硅胶硬度为20度,贴于头顶较软,压缩性好。所述帽条3的截面为梯形结构,其上底即远离帽体内与头部贴合的边长大于下底即临近帽体内的边长,其上底为内凹形,用于贴覆于患者的头顶,所述帽条3的两腰边自上底向下底内凹,所述透气孔31临近上底的孔径大于其临近下底的孔径,且所述透气孔31贯通所述帽体1。

所述帽条3由头部施力而压缩,压缩后往往会产生错位,为了保证透气孔的透气性,与头部贴合边的孔径大于帽体1上的孔径,所以,即使压缩发生错位,大孔径都能与小孔径对准实现湿汗气排出。

图3所示的帽条3为实心结构,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帽条3也可为内部空心、六面围合结构,其贴覆于头部的侧壁与帽体3上开孔形成透气,该结构进一步增加了帽条的柔性和回弹性。

请再次参阅图1和图2,所述调节机构4包括在帽边2外侧一端设置的固定端41及另一端可向该固定端41伸、缩的活动端42,一调节绳43与所述固定端41固定且贯通所述活动端42,并通过卡扣44在活动端42远离固定端41的外侧来限制调节的位置。所述调节绳43为编织绳,是用于调节较优的材质,其具有较好的拉力和压缩性,通过该较好的压缩性来限制卡扣44在活动端42外侧于调节绳43的位置,从而简单方便地实现防压疮帽大小的调节,以适合不同大小的头型,且佩戴更为牢固,防止脱落。同时编织绳不与侧面头部产生硬感,提高趟卧时头部的舒适度。

所述帽边2在所述基部441与活动端443之间的部位贯通,便于活动端443相对基部441调节。所述调节机构4的延伸方向与帽条3的延伸方向垂直,所述帽条3延伸至基部441与活动端443之间的贯通位置处。佩戴时,调节机构4是放置于耳朵两侧,帽条3在头顶前后两侧,佩戴时不影响睡觉时头部的舒适感。再则,所述帽条3延伸至基部441与活动端443之间的贯通位置处,另一方面,与贯通位置形成了透气通道32,可让湿汗气直接流出帽体1外侧,即使不翻身也不会生压疮。

请参阅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颅面重建外科手术后患儿防压疮帽中卡扣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卡扣44包括基部441、压簧442和限位部443,所述基部441具有一内腔,且正反面贯通。所述压簧442设于所述基部441的内腔,所述限位部443一端抵接于压簧442,另一端沿所述基部441延伸至外侧。

请同时参阅图1和图4,所述限位部443中设有一通孔444,该通孔444的方向与基部441正反面贯通方向一致。所述调节绳43依次贯通基部441和该通孔444。调节时,按压所述限位部443,推动压簧442压缩,所述通孔444与基部441正反面贯通位置最大尺寸重合,即调节绳43可随意在通孔444内被抽动,将活动端443沿调节绳43远离固定端41移动即将防压疮帽的帽边调大,或将活动端443沿调节绳43向固定端41移动即将防压疮帽的帽边调小,根据实际佩戴情况进行调节,位置合适后,松开限位部444,在压簧的作用下,通孔444向上错位,其与基部441的上方抵接且压迫调节绳43,以固定调节绳43的位置,来实现活动端在调节绳43的位置,从而限位。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