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排石中药组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0848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石中药组方。



背景技术:

泌尿结石是泌尿系的常见病。结石可见于肾、膀胱、输尿管和尿道的任何部位。但以肾与输尿管结石为常见。临床表现因结石所在部位不同而有异。肾与输尿管结石的典型表现为肾绞痛与血尿,在结石引起绞痛发作以前,病人没有任何感觉,由于某种诱因,如剧烈运动、劳动、长途乘车等,突然出现一侧腰部剧烈的绞痛,并向下腹及会阴部放射,伴有腹胀、恶心、呕吐、程度不同的血尿;膀胱结石主要表现是排尿困难和排尿疼痛。

泌尿结石通常的治疗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传统保守

结石较小(直径<0.2cm)、无并发感染和肾积水、肾功能好、症状轻者采取保守治疗,应密切观察排石情况,若效果不好应及时改用其它方法。

保守治疗主要是大量饮水、利尿、中药排石、适度运动等方法帮助结石自行排出,伴绞痛者采用止痛、解痉等。

缺点:时间漫长、易造成梗阻感染,且极可能拖累病情导致肾功能减退,严重者甚至丧失肾功能。

二、传统开放性手术

尿道切开取石术,对患者身体的创伤大,痛苦也多,恢复时间漫长,且术后并发症多。目前基本已被淘汰。

缺点:创伤大,痛苦多,恢复时间漫长,术后的并发症很多。

三、体外冲击波碎石

通过体外碎石机产生冲击波,由机器聚焦后对准结石,经过多次释放能量而击碎体内的结石,使之随尿液排出体外。因其不开刀、无创伤在泌尿系结石诊疗领域运用广泛。

缺点:只对体积较小、质地较软的结石有效。

四、输尿管镜下无创取石术

将输尿管镜送入尿道,在内镜直视下清晰观察尿道结石,并利用钬激光从尿道口碎石取石。

该疗法取石,避免开刀手术的痛苦,使患者术后恢复快,住院时间短,用药少,一般住院1-2天就能出院,还有效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缺点:必须在具备一定医疗设备条件的医院进行治疗,且治疗费用相对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排石中药组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排石中药组方,由以下原料组成:

金钱草10g,石苇12g,海金沙12g,泽泻10g,萹蓄10g,王不留行12g,牛膝12g,川芎9g,车前子12g。

金钱草,为报春花科植物,管状花目、报春花科多年生匍匐小草本。味甘、微苦、性凉,主要功效可预防结石和利胆排石,可以说对结石有非常好的治疗和预防效果。利水通淋、清热解毒、散瘀消肿、清利湿热、沙淋、尿涩作痛、黄疸尿赤、痈肿疔疮。主治肝胆及泌尿系结石;热淋、肾炎水肿、湿热黄疸、疮毒痈肿、毒蛇咬伤、跌打损伤。

石苇,为水龙骨科植物石韦的叶。味苦甘,凉,利水通淋,清肺泄热。主治淋痛,尿血,尿路结石,肾炎,崩漏,痢疾,肺热咳嗽,慢性气管炎,金疮,痈疽。

海金沙,味甘、成,性寒。具清利湿热,通淋止痛功效,主治热淋,石淋,血淋,膏淋,尿道涩痛。

泽泻,多年生水生或沼生草本。全株有毒,地下块茎毒性较大。主治肾炎水肿、肾盂肾炎、肠炎泄泻、小便不利等症。

扁蓄,一年生草本植物,味苦,微寒,利水通淋,用于湿热淋证,可治疗泌尿系感染、结石、血尿等。

王不留行,为石竹科植物麦蓝菜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苦,平,具有活血通经,下乳消肿,利尿通淋的功效。用于经闭,痛经,乳汁不下,乳痈肿痛,淋证涩痛。

牛膝,苋科、牛膝属多年生草本,根入药,生用,活血通经。性苦、甘、酸,平,具有逐瘀通经,补肝肾,强筋骨,利尿通淋,引血下行,用于经闭,痛经,腰膝酸痛,筋骨无力,淋证,水肿,头痛,眩晕,牙痛,日疮,吐血,衄血。

川芎,是一种中药植物,常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川芎辛温香燥,走而不守,既能行散,上行可达巅顶;又入血分,下行可达血海。活血祛瘀作用广泛,适宜瘀血阻滞各种病症;祛风止痛,效用甚佳,可治头风头痛、风湿痹痛等症。

车前子,药用车前子为车前科植物车前或平车前的干燥成熟种子。性味甘寒,入肾、膀胱、肝、肺经,功能利水通淋、渗湿止泻、清肝明目、清热化痰,为常用药材。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该方功用利尿、通淋、排石。用于石淋,症见腰腹疼痛、排尿不畅或伴有血尿;以及泌尿系结石。

具体实施方式

1、组方:排石中药组方由以下原料组成:

金钱草10g,石苇12g,海金沙12g,泽泻10g,萹蓄10g,王不留行12g,牛膝12g,川芎9g,车前子12g。

2、使用方法:以中药煎剂15付,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

3、治疗效果:

跟踪观察病例60例,经过服药一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95%患者排石效果良好,结石均予以排出。经观察,该中药组方尤其适于治疗结石直径<1cm的患者。

4、病例

1)患者何某,男性,65岁,因“右腰腹疼痛半天”入院。彩超提示右输尿管下段结石(8*4cm)伴右肾积水。予以上述排石中药组方煎剂15付,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结石已排出。

2)患者王某,男性,66岁,因“左腰腹疼痛三天”入院。sct示左输尿管壁段结石。予以上述排石中药组方煎剂10付,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结石已排出。

3)患者葛某,女性,52岁,因“右腰腹间断疼痛两月加重六天”入院。ct示右输尿管上段结石伴右肾盂输尿管积水扩张。予以上述排石中药组方煎剂10付,每日一剂,早晚分服。一月后复查泌尿系彩超,结石已排出。

以上所述的本发明实施方式,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任何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排石中药组方,由以下原料组成:金钱草10g,石苇12g,海金沙12g,泽泻10g,萹蓄10g,王不留行12g,牛膝12g,川芎9g,车前子12g。该方功用利尿、通淋、排石,有效率达到95%,尤其适于结石直径<1cm的患者。

技术研发人员:何照群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霍山县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7.12.21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