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626643发布日期:2018-06-08 17:59阅读:275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护理轮椅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



背景技术:

目前,一些患者得病后需要长期乘坐轮椅,例如瘫痪患者、骨折患者、做手术患者等,乘坐轮椅的患者在出院或外出时,经常需要乘坐汽车,由于乘坐轮椅的患者自身行动不便,轮椅又无法直接进入汽车内,导致患者乘坐汽车非常不便,经常需要两至三人把患者抬上汽车,然后把轮椅折叠起来放入后备箱内,这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特别是骨折患者和做手术患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它具有结构简单、可上下车等优点,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包括支撑板,支撑板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剪叉式支撑腿,剪叉式支撑腿包括内剪叉壁和外剪叉壁,外剪叉壁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下端一侧,另一端安装万向轮,内剪叉壁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座上,另一端安装有万向轮,支撑板下端还设有滑道,滑道上安装移动座,移动座与安装在支撑板上的第一手动液压缸连接,支撑板上端设有轨道,轨道上设有椅子,椅子前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腿,第一支撑腿末端设有转轮,椅子后端两侧分别竖向安装有第二手动液压缸,第二手动液压缸连接有第二支撑腿,第二支撑腿末端连接有转轮。

所述椅子前端设有转轴,转轴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腿,转轴两侧还固定安装有棘轮,椅子对应棘轮的位置还设有可调节棘爪。

所述第二支撑腿为可折叠支撑腿。

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方案,针对现有轮椅存在的技术问题,设计了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通过设计支撑板、剪叉式支撑腿、椅子和手动液压缸,实现在不需移动患者的情况下,只需一人就可实现轮椅的上下车,省时省力,有效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上车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第一支撑腿安装结构示意图;

其中,1、支撑板,2、剪叉式支撑腿,201、内剪叉壁,202、外剪叉壁,3、万向轮,4、移动座,5、滑道,6、第一手动液压缸,7、轨道,8、椅子,9、第一支撑腿,10、转轮,11、第二手动液压缸,12、第二支撑腿,13、转轴,14、棘轮,15、棘爪。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3所示,一种可上下车的医用护理轮椅,包括支撑板1,支撑板1下端两侧分别设有剪叉式支撑腿2,剪叉式支撑腿2包括内剪叉壁201和外剪叉壁202,外剪叉壁202一端转动安装在支撑板1下端一侧,另一端安装万向轮3,内剪叉壁201一端转动安装在移动座4上,另一端安装有万向轮3,支撑板1下端还设有滑道5,滑道5上安装移动座4,移动座4与安装在支撑板1上的第一手动液压缸6连接,支撑板1上端设有轨道7,轨道7上设有椅子8,椅子8前端两侧分别铰接有第一支撑腿9,第一支撑腿9末端设有转轮10,椅子8后端两侧分别竖向安装有第二手动液压缸11,第二手动液压缸11连接有第二支撑腿12,第二支撑腿12末端连接有转轮10,通过设计支撑板1、剪叉式支撑腿2、椅子8和手动液压缸,实现在不需移动患者的情况下,只需一人就可实现轮椅的上下车,省时省力,有效避免患者受到二次伤害。

椅子8前端设有转轴13,转轴13两端分别固定安装有第一支撑腿9,转轴13两侧还固定安装有棘轮14,椅子8对应棘轮14的位置还设有可调节棘爪15,便于控制第一支撑腿的位置,实现支撑轮椅和准确收起的作用。

第二支撑腿12为可折叠支撑腿,避免第二支撑腿12过长,带来不便。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

本申请的轮椅上车时,当轮椅到达汽车侧面时,首先将棘爪15脱离棘轮14,然后转动第一支撑腿9,使其水平,然后推动轮椅,将轮椅贴近汽车边缘,然后将棘爪15与棘轮14贴合,转动第一支撑腿9,使第一支撑腿9的转轮10与汽车底盘16接触,然后通过手动调节第二手动液压缸11,使第二支撑腿12伸展直至地面17,此时第一支撑腿9和第二支撑腿12起到支撑轮椅的作用,然后通过第一手动液压缸6将剪叉式支撑腿2收起,推动支撑板1使其沿椅子8向汽车内移动,直至整个剪叉式支撑腿2全部进入汽车内并固定,然后推动椅子8,第二支撑腿12和第一支撑腿9在转轮10的作用向车内移动,当第二支撑腿12到达汽车边缘时,通过第一手动液压缸6将剪叉式支撑腿2展开,使剪叉式支撑腿2对轮椅起到支撑作用,然后通过第二手动液压缸11将第二支撑腿12收起,同时将第一支撑腿9收起,从而实现整体轮椅上车,本申请的轮椅下车过程与上车过程正好相反,在此不再赘述。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不能作为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所做出的任何替代改进或变换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述之处,均为本技术领域技术人员的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