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外置弹簧式的椎弓根钉的改进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2321发布日期:2018-08-14 16:50阅读:20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申请涉及对一种应用在骨外科手术中的外置弹簧式的椎弓根钉的改进。



背景技术:

在骨外科手术,特别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和腰椎管狭窄等疾病中,除了使用传统的刚性固定融合手术中所采用的固定钉,包括单轴钉与多轴钉之外,还产生了新的,被称为动态固定系统中使用的具有“微动态固定功能”的微动态椎弓根钉,简称“微动态钉”;而目前在临床上使用的其中一款微动态钉,如申请号为:201721481479.x,名称为:”一种具有轴向缓冲及微动态功能的椎弓根钉”的微动态钉,其特点之一,钉的上端(头部),(以下简称头部)与下端(尾部),(以下简称尾部)各有一个突出的凸台,且凸台设有螺纹,分别与弹簧的两端连接;使得钉的头部与尾部,在弹簧的作用下,呈弹性连接,于是,在临床上达到微动态连接的使用目的;这种有别于将弹簧藏置于钉座内的微动态钉,则被术界称为“外置弹簧式”;

这种“外置弹簧式”的微动态钉,具有简单实用,切迹低等优点,且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轴向缓冲功能。但是,由于与弹簧连接用的两个带螺纹槽的凸台,占用一定的位置,及必须预留弹簧活动的空间,于是,这样的弹簧长度,必须在13~15mm左右。但这样的微动态钉在植入椎体后,很容易受到椎体上的棘突的干涉限制。于是,临床上就提出了一个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就是,尽量减少弹簧外置的长度,以便使微动态钉更贴近地植入椎体中。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外置弹簧式的微动态钉,在临床上所要求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发明申请提出了一个切实可行的技术方案,就是取消原来使用的钉的头部上的突出的带螺纹的凸台,改成为在钉的头部的底部,钻出一个通孔,并加工成与弹簧的外径相匹配的内螺纹,便于弹簧旋入,使得弹簧不再是通过与头部的突出的带螺纹的凸台连接,而是通过头部的底部上的带内螺纹的通孔连接,从而使得弹簧的一部分,置入钉的头部内,于是,弹簧外置的长度,降低到7±1mm,这就达到了临床上的要求;

进一步地,将置入钉的头部的内螺纹孔中的弹簧,用焊接等机械方式,将弹簧与钉的头部作永久性连接固定;

再进一步地,将弹簧与钉的头部的焊接之处,清理、打磨好;

再进一步地,为适应临床的的有差异化的需求,可调整所述的弹簧的线径、节距、线截面等弹簧参数;

就这样,本发明申请通过“将弹簧与头部所突出的带螺纹的凸台相互连接”改进为:“将弹簧与头部内的带螺纹的通孔相连接”的技术方案,解决了临床上对这类的外置弹簧式的微动态钉的技术问题,达到了既保持这类微动态钉的优点,又以简单可行的方法,同时达到了解决减少弹簧外置的长度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申请实施方案一的三维效果图及爆炸图;

图2为未改进的外置弹簧式微动态椎弓根钉的效果图及爆炸图;

图3为本发明申请实施方案一与未改进前的对比图;

图4为本发明申请实施方案二的三维剖视效果图;

其中:1、头部(亦称上端);2、尾部(亦称下端);3、弹簧;11、头部凸台上的螺纹槽;12,头部中带内螺纹的通孔;21、尾部凸台上的螺纹槽;

h,未改进的外置弹簧式微动态钉的弹簧长度;

h,本发明申请实施方案一的弹簧伸出的长度;

x,减少了的弹簧外置长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申请的原理及特征进行描述:

首先,先请看图2所示的开始流行于临床上的一款属于动态固定融合系统中的外置弹簧式的微动态钉的效果图及爆炸图;如图2所示,是靠钉的头部1与钉的尾部2各自突出的凸台上的螺纹槽11与21分别与弹簧3的两端来连接;由于线径为1.8~2mm,才能达到临床上的要求,且弹簧两端的连接部,应保持有两圈左右,再必须在两连接部之间,就予留置有一定的距离,以备弹簧活动。由于上述的诸因素存在,弹簧的长度h,一般不少于13mm,这就容易与椎体上的棘突发生干涉,限制了微动态钉植入椎体内的深度。

本发明申请所公示的技术方案,就是为了解决上述的这个在临床上遇到的技术问题。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申请的实施方案一的三维效果图及爆炸图,从图中可清楚看出,微动态椎弓根钉的头部1,取消了凸台,同时在头部1的中间,加工出一个与弹簧的外径相配合的带内螺纹的通孔12,然后将弹簧3的一端,旋入微动态钉的头部1的带内螺纹的通孔12内,这就使得弹簧3有一部分置入到微动态钉的头部1的内部,从而使弹簧3的长度不变的前提下,其外露部分大为减少;

弹簧3的长度不变,可确保其能起到“两端的有效连接的同时弹簧能活动”;而将弹簧3的一部分置入头部1内,可使其外露部分大为减少,从而整个微动态钉得以尽量地旋入椎体内,即降低了微动态钉的切迹,这就是本发明申请的技术效果。

如图3所示的本发明申请实施方案一与未改进前的对比图中可看出,尽管弹簧3的另一端,由于钉的尾部2的结构所限,只能沿用原来的连接方式,即使如此,弹簧3伸出的长度h,依然比未改进前的整个h大为减少;由于弹簧的线径、螺纹距、连接部的长短、予留置弹簧的活动距离等诸因素的原因限制,这样的弹簧3伸出的长度h,一般约在7±1mm,所减少的切迹x可达4±1mm,这样的减少量,在临床上,已经是一个很理想的数据了。

如图4所示的是本发明申请的实施方案二,就是将原属于固定融合系统中的万向钉(亦称为多轴钉)进行微动态改进后,再使用本发明申请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同理,不再是由球头钉头部上的突出的凸台与弹簧相连接,而是在头部上加工出一个带内螺纹的通孔,再将弹簧旋入,再用焊接等机械办法进行永久性固定连接,即可达到临床上的效果。

随着临床上的到更进一步的探索,或是加工工艺的进步,所有的,在本发明申请的基础上所采用的相似办法,均应在本发明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对外置弹簧式的椎弓根钉的改进,即在这种形式的椎弓根钉中,头部不再是依靠突出的凸台上的螺纹槽与弹簧的连接,而是改进成带内螺纹性质的通孔,去与弹簧连接,有效的改善了连接的工艺条件,增加了这种连接的可靠性,亦同时降低了椎弓根钉的切迹高度,有利于临床上的需要。

技术研发人员:何伟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何伟义
技术研发日:2018.02.06
技术公布日:2018.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