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镜持镜器。
背景技术:
在目前的消化内镜检查过程及治疗过程中,在进行某些高难度操作的时候,往往需要有人来持镜固定,而目前的消化内镜固定器与内镜贴合的部位均为环状或弧形,与内镜有效接触接触面非常小,而实际的临床上这种持镜器是无法使用的,因为固定一根长达一米以上且部分位于体内的内镜,需要考虑角度和力量两个问题,而目前查询到的专利未同时考虑过这两方面的问题,于是临床上仍是人工辅助持镜。此外,现有的内镜固定器需要频繁消毒,如果消毒不彻底将增加患者被感染的风险,同时频繁消毒也在无形中增加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镜持镜器,用以解决现有的内镜固定装置存在体积过大,无法对内镜进行有效固定,以及需要频繁消毒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内镜持镜器,所述内镜持镜器包括固定基座、高度调节装置、可弯曲金属杆和内镜夹具,所述固定基座包括上夹片、下夹片、螺纹杆和螺纹套筒,所述下夹片与所述螺纹杆的一端连接,所述上夹片可活动套设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周,所述螺纹套筒的一端套设于所述螺纹杆的外周面并与所述螺纹杆的另一端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的另一端通过所述高度调节装置与所述可弯曲金属杆的一端连接,所述可弯曲金属杆的另一端与所述内镜夹具连接。
优选的,所述上夹片的下表面与所述下夹片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橡胶软垫。
优选的,所述高度调节装置是由多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插接而成的可伸缩管。
优选的,所述内镜夹具是由上夹持片、下夹持片、销轴和弹簧构成的夹子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夹持片和所述下夹持片的宽度均为2-7cm。
优选的,所述上夹持片的下表面和所述下夹持片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硅胶片。
优选的,所述硅胶片的夹持面上覆盖有一层薄膜。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的内镜持镜器通过对上夹持片和下夹持片进行加宽处理,增加与内镜的接触面,便于对内镜进行有效固定。通过在硅胶片的夹持面上覆盖有一层薄膜,减少了对内镜持镜器进行消毒的次数,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对固定基座进行改进,便于将内镜持镜器稳固的安装在病床以及任何可固定的位置上。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固定基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内镜持镜器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如图1所示,内镜持镜器包括固定基座1、高度调节装置2、可弯曲金属杆3和内镜夹具4,固定基座1包括上夹片11、下夹片12、螺纹杆13和螺纹套筒14,下夹片12与螺纹杆13一体成型,螺纹杆13靠近下夹片12一端的横截面呈矩形或多边形,优选项为矩形,螺纹杆13远离下夹片12一端的外周面设置有螺纹。上夹片11设置有通孔,通孔的形状和尺寸与螺纹杆13一端横截面的形状和尺寸相匹配,上夹片11套设于螺纹杆13靠近下夹片12的一端,上夹片11可沿螺纹杆13的轴线移动,但不能围绕螺纹杆13轴线转动。螺纹套筒14呈管状结构,螺纹套筒14的内壁设置有螺纹,螺纹套筒14的一端套设于螺纹杆13的外周面并与螺纹杆13的另一端螺纹连接。相比传统的使用夹子固定内镜持镜器,本发明的固定基座1固定内镜持镜器更为牢固,可将内镜持镜器稳固的安装在病床以及任何可固定的位置上。进一步的,为了方便使用,螺纹套筒14的外周面上设置有多条防滑纹。进一步的,上夹片11的下表面与下夹片1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橡胶软垫,使得固定基座1夹在可支撑的物体(如病床等)上时,不会因为使物体外表面收到挤压而变形。
如图2所示,高度调节装置2是由多根不同直径的金属管插接而成的可伸缩管,可伸缩管的一端插接于螺纹套筒14的另一端,使用时,可通过调节可伸缩管的长度,来调节内镜的固定高度。可弯曲金属杆3的一端插接于可伸缩管的另一端,可弯曲金属杆3可根据需要随意弯曲,进而实现对内镜固定方向的调节。
内镜夹具4用于夹住内镜,方便医生腾出一只手来进行其他工作,内镜夹具4是由上夹持片41、下夹持片42、销轴43和弹簧构成的夹子结构。可弯曲金属杆3的另一端与销轴43连接,上夹持片41和下夹持片42的宽度均为2-7cm,通过对上夹持片41和下夹持片42进行加宽处理,增加与内镜的接触面,同时,通过使用加粗的弹簧,延长弹簧的支撑腿,进一步的增加内镜夹具4的夹持力,从而便于对内镜进行有效固定。进一步的,上夹持片41的下表面和下夹持片42的上表面分别设置有一个硅胶片421,硅胶片421可避免上夹持片41和下夹持片42对内镜的外壳造成损伤,同时增大了与内镜的外壳之间的摩擦系数,使内镜固定的更牢固。进一步的,硅胶片421的夹持面上覆盖有一层薄膜,薄膜为医用高分子材料制成薄膜,薄膜可有效防止硅胶片421受到污染。手术完毕后,将薄膜撕下放入医疗废物收集箱,再更换新的薄膜便可再次使用内镜持镜器,薄膜可有效减少对内镜持镜器进行消毒的次数,降低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
使用时,旋转螺纹套筒14,使上夹片11与下夹片12之间的间隙大于被夹持物的厚度,将上夹片11与下夹片12分别保持在被夹持物的两侧,再反向旋转螺纹套筒14,螺纹套筒14不断推动上夹片11向被夹持物靠近,并最终将被夹持物紧紧夹持在上夹片11与下夹片12之间,分别调整高度调节装置2和可弯曲金属杆3,使内镜夹具4达到需要的高度和角度,再打开内镜夹具4将内镜夹在其中。
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发明基础上,可以对之做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此,在不偏离本发明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发明要求保护的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