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吻合器切割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554730发布日期:2018-09-29 00:51阅读:43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临床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吻合器切割刀。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现有的吻合器切割刀包括一体刀和分体刀。其中,分体刀由刀头和切割刀刀身组成,如申请人在先申请专利,申请号为201621316095.9,申请名称为腔镜吻合器的切割刀,其中通过固定的刀头“工”字间距将刀头与其他零件的刚性面接触实现固定连接,其刀头为机加工或钣金冲裁而成,切割刀刀身为机加工或钣金冲裁而成,使用过程中,多片切割刀刀身叠加使用,通过多片切割刀刀身弹性弯曲变形回复实现切割刀的前进、后退、左右转弯的功能,刚性面接触的刀头会产生较大反作用力和摩擦力。并且,在该吻合器切割刀使用过程中,使用者无法感知力的实际状态,多片切割刀刀身叠加使用,也增加了接触面积,同样增加了运动过程的阻力,影响使用者的使用体验和效果。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吻合器切割刀在结构、方法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如何能创设一种新的吻合器切割刀,使其能及时感知刀头处的压力,便于使用者操作,或能减少该切割刀运动阻力,方便使用,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切割刀,使其能减少该切割刀使用时的运动阻力,方便操作和使用,从而克服现有的吻合器切割刀运动阻力大的不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切割刀,包括刀头和与其连接的刀身,所述刀身采用超弹性合金丝折弯而成。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超弹性合金丝采用对称的对折结构,其对折处形成所述刀身的前端与所述刀头末端连接,所述超弹性合金丝的两端头形成所述刀身的末端。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末端开设有燕尾型凹槽,所述超弹性合金丝的对折处折弯成与所述燕尾型凹槽相匹配的燕尾型凸起。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身中部包括由所述超弹性合金丝向内折弯形成的若干个u型结构。

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刀的刀头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和嵌设在所述刀头本体前端凹槽中的刀刃,所述刀头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保护檐,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檐的内侧,所述保护檐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数据连接线的通孔。

此外,本发明还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吻合器切割刀,使其能及时感知刀头处的压力,便于使用者操作,从而克服现有的吻合器在使用过程中无法感知到力的实际状态的缺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吻合器切割刀,所述切割刀的刀头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压力传感器为薄膜压力传感器。

进一步改进,所述切割刀的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和嵌设在所述刀头本体前端凹槽中的刀刃,所述刀头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保护檐,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所述保护檐的内侧,所述保护檐上设有用于穿过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数据连接线的通孔。

采用这样的设计后,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本发明通过对切割刀刀身结构和加工方式的改变,使其由传统的钣金冲裁而成的多片切割刀刀身叠加结构改为通过单根超弹性合金丝折弯而成的结构,从很大程度上减小了刀身横截面面积,降低了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和摩擦力。

2、本发明还通过在所述刀身中部设置有由所述超弹性合金丝向内折弯形成的若干个u型结构,大大提高了该刀身在被压缩或被拉伸过程中的缓冲作用,提升了该切割刀的使用可靠性。

3、本发明通过在刀头两侧内置压力传感器,通过该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能及时为使用者提供力学反馈,让使用者根据力学反馈数据适当控制操作的速度,进一步提升了该切割刀的使用可靠性。

附图说明

上述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以下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图1是本发明带内置传感装置的吻合器切割刀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a线的截面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是针对现有吻合器切割刀进行的改进,具体改进点如下。

参照附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吻合器切割刀为分体式结构,包括刀头10和与其连接的刀身11。该刀头10包括刀头本体和嵌设在刀头本体前端凹槽中的刀刃13,该刀头本体的末端与刀身11的前端连接。需要指明的是,

本技术:
中的前端是指吻合器伸向需切割缝合组织的一端,末端是指靠近使用者操作手柄的一端,该前端和后端的表达只用于使描述简明、清楚,不应理解是对该切割刀结构的任何限制。

本实施例中该刀身11采用单根超弹性的合金丝折弯而成,该合金丝可采用截面为圆形或多边形的合金丝材质制成。具体的,该超弹性合金丝采用对称的对折结构,其对折处形成刀身11的前端与刀头末端连接,该超弹性合金丝的两端头113呈开放式相对设置,形成刀身的末端。

较优实施例为,该刀头10末端开设有燕尾型凹槽101,该超弹性合金丝的对折处折弯成与燕尾型凹槽101相匹配的燕尾型凸起111,该燕尾型凹槽101和燕尾型凸起111通过过盈连接、粘接或焊接等方式固定连接。

更优实施例为,该刀身11中部还包括由该超弹性合金丝向内折弯形成的若干个u型结构112,如附图1所示,该刀身包括三对对称设置的u型结构112。这样在切割刀刀身尾部113处施加一定的推拉力时,u型结构112可以在压缩或拉伸过程中提供较大的缓冲作用,提升该切割刀的使用可靠性。

进一步改进,本实施例中该切割刀的刀头10处设置有压力传感器,用于及时检测该吻合器使用时刀头处所受的力状态,利于使用者根据力反馈信息控制吻合器的操作速度。

本实施例中该压力传感器采用薄膜压力传感器12。该刀头本体的上下端分别设有弧形保护檐14。该薄膜压力传感器12通过嵌注或粘接等方式分别设置在该保护檐14的内侧,且该保护檐14上设有用于穿过该薄膜压力传感器12数据连接线122的通孔,使该刀头结构设计紧凑,占用空间小。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做出些许简单修改、等同变化或修饰,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吻合器切割刀,该切割刀的刀身采用超弹性合金丝折弯而成。该超弹性合金丝采用对称的对折结构,其对折处折弯成与刀头末端燕尾型凹槽相匹配的燕尾型凸起,且该刀身中部包括由超弹性合金丝向内折弯形成的若干个U型结构。该切割刀的刀头部设置有薄膜压力传感器。该切割刀刀头包括刀头本体和嵌设在其前端凹槽中的刀刃,该刀头本体上下端分别设有保护檐,该薄膜压力传感器分别设置在保护檐的内侧。本发明通过对切割刀刀身结构和加工方式的改变,大大减小了刀身横截面面积,降低了运动过程中的阻力和摩擦力。还通过压力传感器的压力检测能及时为使用者提供力学反馈信息,让使用者更好的控制操作速度,提升吻合器的使用可靠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慧军;路新;张大海;李茂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北京派尔特医疗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5.21
技术公布日:2018.09.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