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风除湿酒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6755355发布日期:2019-01-29 17:18阅读:1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具体涉及医药保健领域,特别是一种对人体保健有益的祛风除湿酒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风疾是一种很复杂的疾病,临床上常出现头痛眩晕、抽搐、痉挛、肢体颤抖、麻木、蠕动、口眼歪斜、言语不利、步履不稳,甚至突然晕厥、不省人事、半身不遂等症状,而情志不遂、饮食无节、恣酒纵欲等,则应是引起风疾的一种主要原因。有的风疾,症状如西医所说的心脑血管疾病、高血压等,当与遗传有关,且重症死亡率极高。

而目前祛风的方法一般是通过中医进行针灸治疗,通过活血通络,来达到祛风的效果,这种治疗方法时间长,治疗效果慢,费用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帮助人体活血、祛湿、通络,能够缩短风疾的治疗过程的祛风除湿酒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除湿酒,包括以下组分:五粒松叶:300-380g、麻黄10-14g、川穹8-12g、独活12-16g、肉桂8-12g、天雄4-7g、秦艽:5-7g和52°-60°纯粮白酒3200-3600g。

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于:包括以下组分:五粒松叶:340g、麻黄10g、川穹12g、独活14g、肉桂10g、天雄5g、秦艽:6g和52°-60°纯粮白酒3400g

一种祛风除湿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取十月除采摘的五粒松叶,将麻黄去除根节,采用小满后4-5天收获的川穹、将肉桂去除皱皮,将天雄炮裂去皮脐,将秦艽去苗;

b、细锉:预处理配置好的上述药品细锉,用生绢袋盛好;

c、浸泡:将生绢袋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浸泡时间:6-8周,浸泡温度:20-25℃。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等效果,特别适用于风疾的复制治疗,且不易复发,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缩短了风疾的疗程,减轻缓解了病人的痛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以通过优选实施例对本发明工艺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

一种祛风除湿酒,包括以下组分:五粒松叶:340g、麻黄10g、川穹12g、独活14g、肉桂10g、天雄5g、秦艽:6g和52°-60°纯粮白酒3400g

一种祛风除湿酒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预处理:取十月除采摘的五粒松叶,将麻黄去除根节,采用小满后4-5天收获的川穹、将肉桂去除皱皮,将天雄炮裂去皮脐,将秦艽去苗;

b、细锉:预处理配置好的上述药品细锉,用生绢袋盛好;

c、浸泡:将生绢袋放入白酒中密封浸泡,浸泡时间:6-8周,浸泡温度:20-25℃。

本发明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等效果,特别适用于风疾的复制治疗,且不易复发,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缩短了风疾的疗程,减轻缓解了病人的痛楚,每日3服,每次1小盏。

五粒松叶:防止器官老化和病变;增强血管弹性,防止动脉硬化,加速血液循环,特别是加强毛细血管微循环系统的血氧供给;麻黄与肉桂相配,起到发汗解表、散寒祛湿的功效;天雄对风寒湿痹,历节风痛,四肢拘挛,心腹冷痛有奇效;秦艽对于治疗关节痛效果明显,有效缓解风寒引起的周身疼痛。

申请人又一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实现方法及装置结构,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方法及结构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所选用实现方法等效替换及步骤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的范围之内。

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凡采用和本发明相似结构及其方法来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所有方式,均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祛风除湿酒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组分:五粒松叶:300‑380g、麻黄10‑14g、川穹8‑12g、独活12‑16g、肉桂8‑12g、天雄4‑7g、秦艽:5‑7g和52°‑60°纯粮白酒3200‑3600g。预处理:取十月除采摘的五粒松叶,将麻黄去除根节,采用小满后4‑5天收获的川穹、将肉桂去除皱皮,将天雄炮裂去皮脐,将秦艽去苗、细锉、浸泡。本发明具有祛风散寒,活血通络,除湿等效果,特别适用于风疾的复制治疗,且不易复发,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缩短了风疾的疗程,减轻缓解了病人的痛楚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王天石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王天石
技术研发日:2018.10.26
技术公布日:2019.01.2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