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丸剂,属中医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慢性肠炎多由于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发生紊乱,破坏了粘膜屏障而形成。本发明所治疗的是肝胃郁热型慢性肠炎,也是临床最常见的类型;其症状为:慢性肠炎部灼热疼痛,进食后疼痛加重、嘈杂泛酸、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临床上通过辩证采取泄热和胃、疏肝止痛为治疗大法,收到了很好的治疗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丸剂,具有见效快、疗程短、治愈率高、安全方便、无毒副作用的特点。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慢性肠炎的中药丸剂,各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筚澄茄18克、水红花子24克、炒香附15克、赤包12克、两面针15克、合欢皮12克、秫米12克、连翘6克、八月札6克、白芍6克和苍术9克。
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匀、过100目细罗,用冷开水将药粉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烘干,装袋,每袋重10克。
用法及用量:口服,一次一袋,日服三次,30天为一疗程。
本发明中的药物机理如下:
筚澄茄:行气破瘀,通经止痛。
水红花子:散血、消积、止痛,多用于胃痛及腹胀痞块等。
炒香附:理气解郁、调经止痛。
赤包:理气活血止痛、祛瘀、止呕。
两面针:祛风活络、散瘀止痛、解毒消肿。
合欢皮:安神解郁、活血消肿,有很好的疏肝解郁、悦心安神的功效。
秫米:和胃安眠。
连翘:疏风清热、清热解毒、消痈散结。据报道,本品有广谱抗菌作用,对幽门螺旋杆菌有抑制作用。
八月札:疏肝理气、散结。
白芍:敛阴止汗、平肝止痛、养血调经。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
本发明以筚澄茄、水红花子为主药,炒香附、赤包为辅助药,两面针、合欢皮、秫米、连翘、八月札、白芍、苍术共为佐使药。
以上诸药的主治及功效均参考于中医药院校本科教材《中药学》。
以下为临床试验总结:临床试验治疗慢性肠炎患者600例。
慢性肠炎的症状:胃脘部灼热疼痛、食后加重,嘈杂泛酸、口干口苦,烦躁易怒,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治疗方案:服用实施例丸剂,一次一袋,日服三次,30天为一疗程。
治疗标准:
痊愈上腹部不适等症状全部消失,胃镜复查溃疡面已愈合。
好转上腹部不适等症状明显减轻,胃镜复检溃疡面积缩小。
无效临床症状减轻,胃镜检查无明显好转。
治疗结果:慢性肠炎患者经过一个疗程治疗后痊愈540例,占90%,好转48例,占8%,无效16例,占2%,总有效率98%。通过治疗所示,对病人无任何副作用,三大常规化验及肝肾功能检测未发现异常。
以下列举几个典型病例:
病例1:患者常某,男,53岁,生活无规律、有吸烟饮酒史,近年来突感胃脘部胀痛、食后疼痛加重,泛酸,心烦易怒,口苦、咽干。2017年11月,确诊为慢性肠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复查溃疡已愈合。
病例2:患者刘某某,男,63岁,长期上腹部不适、疼痛、反酸、嗳气,食后疼痛加重、口苦咽干。2018年1月,检查确诊为慢性肠炎,口服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消失,检查溃疡已消失。
病例3:患者邓某某,男,33岁,长期上腹部不适,两年前曾在省立医院诊为慢性肠炎,多方治疗均未治愈。近半年来自感症状加重,上腹部饱胀、疼痛、嗳气、吞酸、烦躁,因在家治疗无效,2017年5月,复查诊为慢性肠炎,给予本发明药物治疗一个疗程后症状全部消失,复查溃疡已愈合。
本发明药物临床使用表明有如下优点:
①本发明所选用的中草药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规定,根据配伍,本发明具有泄热和胃、疏肝止痛的功效。
②本发明不仅对慢性肠炎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而且对萎缩性胃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也有明显的治疗效果。
③本发明辩证准确、配伍合理,用药精良、标本兼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中药原料的重量组成为:筚澄茄18克、水红花子24克、炒香附15克、赤包12克、两面针15克、合欢皮12克、秫米12克、连翘6克、八月札6克、白芍6克和苍术9克。
制备方法:将上药炮制合格、称量配齐,共轧为细粉,和匀、过100目细罗,用冷开水将药粉泛为小丸,晒干或低温烘干,装袋,每袋重10克。口服,一次一袋,日服三次,30天为一疗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