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59381发布日期:2020-07-04 04:32阅读:61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泌尿系统领域,特别是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在临床上主要用于引流尿液、观察并记录尿液颜色、性质及尿量、冲洗膀胱。弊端是传统导尿引流装置无法进行患者核心体温的监测和直接进行膀胱内压的监测,且绝大部分尿液引流袋无法精度地测量尿液量,同时传统的留置导尿装置需要留取尿培养标本时,无取样口,只得通过消毒导尿管后用注射器抽取,反复多次穿刺后易导致漏尿和感染。而体温是进行亚低温治疗中必须监测的指标,而核心体温能更好地反映患者的真实情况,但目前临床上缺乏通过测量膀胱内温度来间接反映患者核心温度的装置;腹腔内压是临床上急性重症胰腺炎、腹腔室间隔综合征等疾病患者临床上必须监测的重要指标,通过腹内压的监测为医生手术治疗方案的决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目前临床上通常将膀胱内压作为间接反映腹内压的“金标准”,但是,目前临床上腹内压监测过程中缺乏统一、规范、科学、连续实时的测压装置是一直困扰我们的护理难题。目前测压装置只有依靠三通、输液器、注射器等物品临时拼接仅能实现间断测压,间断测压装置因受体位等多种因素影响而无法为临床提供精确、连续地的腹内压数值,而且这种装置临时拼接,每次测压均需更换,一是护士操作繁琐、工作量大;二是每日多次测量、多次更换装置,增加了患者费用负担;三是因每次更换装置时频繁开放密闭的尿液引流系统而增加了患者导管相关尿路感染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除了具备传统导尿管引流尿液、观察并记录尿液颜色、性质及冲洗膀胱等功能外,还可直接监测核心体温和膀胱内压、精确测量尿量的功能,并且方便操作,避免了反复操作造成的感染,清洁卫生。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包括入体管,所述的入体管内置有气囊,入体管内设有充气腔、注液腔、排液腔和导尿腔,入体管的一端设有端头,端头内设有弧状注液腔和弧状排液腔,入体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管、排液管和充气管,导尿管设置在导尿腔内,导尿管的一端设有感应器,导尿管的另一端设有尿液收集瓶,导尿管)靠近尿液收集瓶的一端设有侧管和导尿阀,侧管上设有密封盖,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注液管上设有注液阀,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电线通过侧管与感应器连接。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充气管、充气腔和气囊)相互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液管、注液腔和弧状注液腔相互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液管、排液腔和弧状排液腔相互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端头上环形排布有多个注液口和多个排液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液口与弧状注液腔连通,所述的排液口与弧状排液腔连通。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尿管上环形排布有多个导尿口。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感应器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尿液收集瓶上设有刻度。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入体管、导尿管、端头、充气管、注液管、排液管和侧管均为软管。

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通过采用上述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单向导尿、注液和排液,提高了引流尿液和清洗膀胱时的清洁性,避免了反复操作造成的感染;

(2)方便精确测量核心体温、膀胱内压和尿量,为诊疗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3)整个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入体管剖面结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入体管、注液管和排液管剖面结构正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导尿管结构示意图。

图中:入体管1,导尿管2,充气管3,注液管4,排液管5,侧管6,密封盖7,导尿阀8,充气阀9,注液阀10,排液阀11,电线12,导尿口13,注液口14,排液口15,端头16,感应器17,导尿腔18,弧状注液腔19,弧状排液腔20,气囊21,注液腔22,排液腔23,充气腔24,尿液收集瓶25。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中,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包括入体管1,所述的入体管1内置有气囊21,入体管1内设有充气腔24、注液腔22、排液腔23和导尿腔18,入体管1的一端设有端头16,端头16内设有弧状注液腔19和弧状排液腔20,入体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管4、排液管5和充气管3,导尿管2设置在导尿腔18内,导尿管2的一端设有感应器17,导尿管2的另一端设有尿液收集瓶25,导尿管2靠近尿液收集瓶25的一端设有侧管6和导尿阀8,侧管6上设有密封盖7,充气管3上设有充气阀9,注液管4上设有注液阀10,排液管5上设有排液阀11,电线12通过侧管6与感应器17连接。

本发明的使用方法为:先将导尿管2放置入导尿腔18内,再将导尿管2前端的感应器对准尿道口置入病人体内,到达合适位置后,通过充气管3对气囊21充气,设置完成,进行导尿工作。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除了具备传统导尿管引流尿液、观察并记录尿液颜色、性质及冲洗膀胱等功能外,还可直接监测核心体温和膀胱内压、精确测量尿量的功能,并且方便操作,避免了反复操作造成的感染,清洁卫生。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充气管3、充气腔24和气囊21相互连通。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单向控制,提高了操作时的清洁卫生,避免了感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液管4、注液腔22和弧状注液腔19相互连通。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单向控制,提高了操作时的清洁卫生,避免了感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排液管5、排液腔23和弧状排液腔20相互连通。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单向控制,提高了操作时的清洁卫生,避免了感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端头16上环形排布有多个注液口14和多个排液口15。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清洁效果和排液速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注液口14与弧状注液腔19连通,所述的排液口15与弧状排液腔20连通。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单向控制,提高了操作时的清洁卫生,避免了感染。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导尿管2上环形排布有多个导尿口13。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提高了导尿速度,提升了工作效率。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感应器17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测量核心体温和膀胱内压,为诊疗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尿液收集瓶25上设有刻度。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方便测量尿液量,为诊疗工作提供更多的便利。

优选的方案中,所述的入体管1、导尿管2、端头16、充气管3、注液管4、排液管5和侧管6均为软管。这种结构的有益效果在于:柔软舒适,减轻患者的不适。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包括入体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入体管(1)内置有气囊(21),入体管(1)内设有充气腔(24)、注液腔(22)、排液腔(23)和导尿腔(18),入体管(1)的一端设有端头(16),端头(16)内设有弧状注液腔(19)和弧状排液腔(20),入体管(1)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管(4)、排液管(5)和充气管(3),导尿管(2)设置在导尿腔(18)内,导尿管(2)的一端设有感应器(17),导尿管(2)的另一端设有尿液收集瓶(25),导尿管(2)靠近尿液收集瓶(25)的一端设有侧管(6)和导尿阀(8),侧管(6)上设有密封盖(7),充气管(3)上设有充气阀(9),注液管(4)上设有注液阀(10),排液管(5)上设有排液阀(11),电线(12)通过侧管(6)与感应器(17)连接,充气管(3)、充气腔(24)和气囊(21)相互连通,注液管(4)、注液腔(22)和弧状注液腔(19)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排液管(5)、排液腔(23)和弧状排液腔(20)相互连通,端头(16)上环形排布有多个注液口(14)和多个排液口(15),注液口(14)与弧状注液腔(19)连通,所述的排液口(15)与弧状排液腔(20)连通,导尿管(2)上环形排布有多个导尿口(1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感应器(17)包括温度感应器和压力感应器,尿液收集瓶(25)上设有刻度,入体管(1)、导尿管(2)、端头(16)、充气管(3)、注液管(4)、排液管(5)和侧管(6)均为软管。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单导向留置导尿及引流装置,包括入体管,所述的入体管内置有气囊,入体管内设有充气腔、注液腔、排液腔和导尿腔,入体管的一端设有端头,端头内设有弧状注液腔和弧状排液腔,入体管的另一端连接有注液管、排液管和充气管,导尿管设置在导尿腔内,导尿管的一端设有感应器,导尿管的另一端设有尿液收集瓶,导尿管)靠近尿液收集瓶的一端设有侧管和导尿阀,侧管上设有密封盖,充气管上设有充气阀,注液管上设有注液阀,排液管上设有排液阀,电线通过侧管与感应器连接。采用上述结构,提高了引流尿液和冲洗膀胱时的清洁性,同时方便测量核心体温、膀胱内压和尿量,不仅避免了反复操作造成感染,更加方便操作,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刘静兰;雷云宏;张泽林;崔克雄;姚青;马东玲;郭庆;詹鸿静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宜昌市中心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