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1984发布日期:2020-06-26 21:37阅读:534来源:国知局
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属于医疗护理用品领域。



背景技术:

尿失禁是指排尿不受意识控制,尿液不自主流出。“原位新膀胱术”因术后可保持自然的排尿方式,提高患者术后生存质量,近年来逐渐成为治疗膀胱癌患者的重要手术方式。但因其手术的独特性致术后尿失禁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患者术后并发尿失禁,尿液污染床单及病员裤,需要护士反复更换,增加了护理人员工作量;患者夜间起夜次数多,造成患者睡眠质量下降,有些患者佩戴尿不湿,增加了经济负担;由于新膀胱相对较小、排尿功能较差,造成患者不愿意外出及进行正常的社会交往,容易造成焦虑、抑郁等心理疾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出安全卫生、避免尿液外溢、不用频繁起夜、使用成本低、不影响正常外出交往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包括环形松紧带、前吊带、后吊带、引流袋、导管,环形松紧带的两端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结构,前吊带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前侧中部,后吊带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后侧中部,前吊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的前侧上端,后吊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的后侧上端,引流袋的上端中部设有接尿口,引流袋的下端连通有导管,导管的中部外壁上设有管夹和别针,导管的末端设有快速接头。

进一步的,前吊带和后吊带均为纱布条。

进一步的,还包括接尿瓶,接尿瓶的瓶盖上设有排气孔和接尿孔。

进一步的,环形松紧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

由于实行上述技术方案,就使得患者外出佩戴时,把管夹7关闭,导管5顺着裤腿引出,快速接头上套上保护帽,放入袜筒内固定,用别针将导管在膝盖处的裤腿上固定,可防止导管前后滑动;当有卫生间方便倒尿时,将快速接头拿出,打开保护帽及管夹,即可倒尿夜间睡眠时,可将导管的快速接头上的保护帽取掉,插入接尿瓶内,打开管夹,尿液排入引流袋后即顺着导管流入接尿瓶内,患者不必频繁起夜,能够保证睡眠质量;引流袋上的接尿口与阴茎贴服,且有前吊带、后吊带、环形松紧带的固定,不会因卧床时改变体位,而引起尿液渗漏、引流袋脱落等现象,不会造成尿液污染床单及病员裤,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必佩戴尿不湿,降低护理成本;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结构由以下的附图和实施例给出:

图1是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例:1、环形松紧带,2、前吊带,3、后吊带,4、引流袋,5、导管,6、接尿口,7、管夹,8、别针,9、接尿瓶,10、排气孔,11、接尿孔,12、魔术贴。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不受下述实施例的限制,可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与实际情况来确定具体的实施方式。

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包括环形松紧带1、前吊带2、后吊带3、引流袋4、导管5,环形松紧带1的两端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结构,前吊带2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1的前侧中部,后吊带3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1的后侧中部,前吊带2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4的前侧上端,后吊带3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4的后侧上端,引流袋4的上端中部设有接尿口6,引流袋4的下端连通有导管5,导管5的中部外壁上设有管夹7和别针8,导管5的末端设有快速接头。使用时,将阴茎从引流袋4上的接尿口6放入引流袋4内,将环形松紧带1戴到患者腰部,环形松紧带1的两端固定连接在一起,前吊带2位于患者的腹部,后吊带3位于患者的臀部,环形松紧带1、前吊带2、后吊带3起到固定引流袋4的作用。患者外出佩戴时,把管夹7关闭,导管5顺着裤腿引出,快速接头上套上保护帽,放入袜筒内固定,用别针8将导管5在膝盖处的裤腿上固定,可防止导管5前后滑动。当有卫生间方便倒尿时,将快速接头拿出,打开保护帽及管夹7,即可倒尿。夜间睡眠时,可将导管5的快速接头上的保护帽取掉,插入接尿瓶9内,打开管夹7,尿液排入引流袋4后即顺着导管5流入接尿瓶9内,患者不必频繁起夜,能够保证睡眠质量。引流袋4上的接尿口6与阴茎贴服,且有前吊带2、后吊带3、环形松紧带1的固定,不会因卧床时改变体位,而引起尿液渗漏、引流袋4脱落等现象。本实用新型通过引流袋4储存尿液,通过导管5倒出尿液,不会造成尿液污染床单及病员裤,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必佩戴尿不湿,降低护理成本;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如图1和图2所示,前吊带2和后吊带3均为纱布条。纱布条具有亲肤、透气性好、干净卫生等优点,同时价格低廉,使用成本低。

如图1和图2所示,还包括接尿瓶9,接尿瓶9的瓶盖上设有排气孔10和接尿孔11。排气孔10有利于接尿瓶9中的空气排出,引流袋4内的尿液能够顺利地通过导管5流入接尿瓶9中。

如图1和图2所示,环形松紧带1的两端通过魔术贴12连接在一起。魔术贴12连接牢固,拆卸方便。

上述说明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凡是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列。



技术特征:

1.一种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环形松紧带、前吊带、后吊带、引流袋、导管,环形松紧带的两端首尾相连形成环形结构,前吊带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前侧中部,后吊带的上端固定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后侧中部,前吊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的前侧上端,后吊带的下端固定安装在引流袋的后侧上端,引流袋的上端中部设有接尿口,引流袋的下端连通有导管,导管的中部外壁上设有管夹和别针,导管的末端设有快速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前吊带和后吊带均为纱布条。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接尿瓶,接尿瓶的瓶盖上设有排气孔和接尿孔。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其特征在于:环形松紧带的两端通过魔术贴连接在一起。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的尿失禁患者接尿装置,包括环形松紧带、前吊带、后吊带、引流袋、导管,前吊带的上端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前侧中部,后吊带的上端安装在环形松紧带的后侧中部,前吊带的下端安装在引流袋的前侧上端,后吊带的下端安装在引流袋的后侧上端,引流袋的上端中部设有接尿口,引流袋的下端连通有导管,导管的中部外壁上设有管夹和别针,导管的末端设有快速接头。使用后,患者不必频繁起夜,能够保证睡眠质量;引流袋上的接尿口与阴茎贴服,且有前吊带、后吊带、环形松紧带的固定,不会因卧床时改变体位,而引起尿液渗漏、引流袋脱落等现象,减少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不必佩戴尿不湿,降低护理成本;不会影响正常的社会交往。

技术研发人员:闫焕英;闫焕娇;余喜梅;李欣;孙晓;王卫卫;代婷婷;刘淼;郭云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8.03.27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