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341112发布日期:2020-07-04 01:14阅读:639来源:国知局
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



背景技术:

小腿假肢就是用工程技术的手段和方法,为弥补截肢者或肢体不完全缺损的人而专门设计和制作装配的人工假体,又称“义肢”。它的主要作用是代替失去肢体的部分功能,使截肢者恢复一定的生活自理和工作能力。其适用对象是因疾病、交通事故、工伤事故、运动创伤等原因的截肢者,传统的小腿假肢穿戴困难,悬吊难且不安全,穿戴的时候由于内部不平滑可能会损伤残肢,过于笨重,使用者步行困难,行走不灵活,并且整体不透气,穿戴不舒服,容易造成一些皮肤问题和产生异味,因此设计一种新型的小腿假肢是很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接受腔、外壳、连接组件、锁具和仿生脚,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腔由口型和腔体组成,所述口型设置在腔体的顶端,在所述外壳包裹在接受腔和连接组件的外部,所述接受腔和仿生脚通过连接组件连接,所述接受腔下方安装有仿生脚,所述仿生脚由前脚掌和后跟组成,所述前脚掌安装在后跟的一侧,在所述连接组件由锁具安装孔、排汗通道和承重骨组成,所述锁具安装孔为锁具内置的预留槽,所述排汗通道为连接组件内置的残肢流汗通道,所述承重骨位于后跟内。

进一步的,所述腔体由内接受腔和外接受腔组成,内外接受腔采用加强筋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承重骨采用加强筋结构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锁具与锁具型硅凝胶套配合使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假肢穿戴困难,悬吊难的问题,整体轻便,让患者步行耗能减少,口型的设计使假肢与残肢接触安全,无划伤危险;内接受腔采用结构性排气孔设计,均匀设置圆形透气微孔,圆孔向内壁成漏斗型延伸,使内接受腔与外接受腔在微小的相对位移时,两者侧壁排列的圆孔仍能内外相连,减少瘙痒、水疱、慢性溃疡的等皮肤问题和异味,提高接受腔内卫生状况,提升假肢使用舒适性;排汗通道是残肢流汗通道,采用圆形通孔设计,使残肢与外部环境形成较为开放的透气通道,便于汗液流出,提升假肢使用舒适性;锁具满足了不同体重、运动等级的患者功能需求,与锁具型硅凝胶套配套使用,提高使用舒适性,使悬吊安全可靠,扩大产品使用范围;仿生脚采用仿生储能设计,高度仿真人体脚板外形,最大程度增加患者行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整体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整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中:1、接受腔;2、外壳;3、连接组件;4、锁具;5、仿生脚;6、口型;7、腔体;8、锁具安装孔;9、排汗通道;10、承重骨;11、前脚掌;12、后跟;13、内接受腔;14、外接受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阅图1-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包括接受腔1、外壳2、连接组件3、锁具4和仿生脚5,接受腔1由口型6和腔体7组成,口型6设置在腔体7的顶端,腔体7由内接受腔13和外接受14腔组成,内外接受腔采用加强筋连接,外壳2包裹在接受腔1和连接组件3的外部,接受腔1和仿生脚5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接受腔1下方安装有仿生脚5,仿生脚5由前脚掌11和后跟12组成,所述前脚掌11安装在后跟12的一侧,前脚掌11采用“蜂窝状多腔体结构”原理,用几组“椭圆环”组成设计,具有弹性储能功能,增加脚后跟12抗冲压和缓冲性能,用来缓冲脚后跟12着地和提供残肢迈腿动能,后跟12采用“蜂窝状多腔体结构”原理,用几组“平行四边形”,分层式设计,具有弹性储能功能,增加前脚掌11跟抗冲压和缓冲性能,用来缓冲脚掌着地和提供残肢迈腿动能,连接组件3由锁具安装孔8、排汗通道9和承重骨10组成,承重骨10采用加强筋结构连接,确保强度可靠,锁具安装孔8为锁具4内置的预留槽,锁具4与锁具型硅凝胶套配合使用,排汗通道9为连接组件3内置的残肢流汗通道,承重骨10位于后跟12内;口型6过计算机光学扫描仪扫描采集健肢的外型数据,用专业软件处理数据,按人体残端曲线,采用均匀倒角设计,仿生脚5是一种假脚,采用仿生储能设计,高度仿真人体脚板外形,承重骨10是支撑人体站立的承重部件,根据人体小腿骨承重比例,可以按人体体重变化设计,锁具4为一个轻型小巧的专用锁具4,内置轻型小巧的锁具4设计,满足了不同体重、运动等级的患者功能需求。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包括接受腔(1)、外壳(2)、连接组件(3)、锁具(4)和仿生脚(5),其特征在于:所述接受腔(1)由口型(6)和腔体(7)组成,所述口型(6)设置在腔体(7)的顶端,所述外壳(2)包裹在接受腔(1)和连接组件(3)的外部,所述接受腔(1)和仿生脚(5)通过连接组件(3)连接,所述接受腔(1)下方安装有仿生脚(5),所述仿生脚(5)由前脚掌(11)和后跟(12)组成,所述前脚掌(11)安装在后跟(12)的一侧,所述连接组件(3)由锁具安装孔(8)、排汗通道(9)和承重骨(10)组成,所述锁具安装孔(8)为锁具(4)内置的预留槽,所述排汗通道(9)为连接组件(3)内置的残肢流汗通道,所述承重骨(10)位于后跟(12)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腔体(7)由内接受腔(13)和外接受腔(14)组成,内外接受腔采用加强筋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承重骨(10)采用加强筋结构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具(4)与锁具型硅凝胶套配合使用。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3D打印一体化小腿假肢辅具,包括接受腔、外壳、连接组件、锁具和仿生脚,所述接受腔由口型和腔体组成,所述外壳包裹在接受腔和连接组件的外部,该实用新型,解决了假肢穿戴困难,悬吊难的问题,整体轻便,让患者步行耗能减少,内接受腔采用结构性排气孔设计,均匀设置圆形透气微孔,提高接受腔内卫生状况,提升假肢使用舒适性;排汗通道是残肢流汗通道,采用圆形通孔设计,提升假肢使用舒适性;锁具满足了不同体重、运动等级的患者功能需求,提高使用舒适性,扩大产品使用范围;仿生脚采用仿生储能设计,高度仿真人体脚板外形,最大程度增加患者行走的安全性、稳定性和灵活性。

技术研发人员:梅松;周华容;刘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康复辅具技术中心
技术研发日:2018.07.13
技术公布日:2020.07.0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