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589502发布日期:2020-05-01 17:11阅读:1131来源:国知局
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



背景技术:

痔疮是一种位于肛门部位的常见疾病,任何年龄都可发病,但随着年龄增长,发病率逐渐增高,在我国,痔是最常见的肛肠疾病,rph痔疮自动套扎术是由祖国中医传统结扎疗法发展而来,此法是通过特制的自动痔疮套扎器在齿线上方1.5~3cm的适当位置将特制的胶圈套于痔或痔上粘膜的基底部,通过胶圈的紧缩、绞勒阻断痔疮的血供或减少静脉倒流,减少痔的充血肥大或血流瘀滞,使之产生缺血、萎缩、坏死,套扎组织逐渐脱落,创面组织修复而愈,是目前非手术治疗疗效最好的治疗方法之一,在套扎手术中,需要使用到套扎器配合使用,以确保套扎手术安全。

然而现有的肛肠套扎器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在套扎圈套扎过程中容易对直肠内壁发生过度摩擦甚至出血的现象,对患者产生二次伤害的现象,降低了套扎器使用的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底部卡接固定有负压吸引接头,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一侧卡接固定有排气孔开关,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另一侧卡接固定有回弹按钮,所述控制手柄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扳手,所述控制手柄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管,且痔疮吸附管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头,所述痔疮吸附头的外表面包裹有套扎圈,所述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还包括与该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配套使用的直肠镜。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套扎圈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层,且套扎圈为弹性结构,并且套扎圈的内径小于痔疮吸附头的外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扳手的有效转动角度大小为0-60度。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凹槽。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直肠镜由直肠镜外管和直肠镜内管组成,所述直肠镜外管的横截面呈漏斗结构,所述直肠镜内管的外径与直肠镜外管的较小侧内径大小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

所述直肠镜内管的内侧为弧形平滑透明结构。

本实用新型中,首先,该肛肠套扎器整体结构设计相对一体化,方便使用人员的握取操作,避免发生脱手的现象,同时采用一次性的方式,能够避免交叉使用时发生的污染现象,提高了肛肠套扎器的使用安全性,其次,通过设置的套扎圈,一方面在其表面包裹有硅胶层,方便了套扎圈的安装和拆卸使用,另一方面也能够在痔疮吸附头插入直肠内部时,降低套扎圈对直肠内表壁产生过大的摩擦影响,从而避免发生直肠破皮出血的现象,增强了肛肠套扎器的实际使用效果,最后,配合直肠镜的插入使用,能够对痔疮手术的前后起到完善的观察了解,确保了肛肠套扎器的操作准确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直肠镜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扎圈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例说明:

1-痔疮吸附头、2-套扎圈、3-痔疮吸附管、4-排气孔开关、5-扳手、6-回弹按钮、7-控制手柄、8-负压吸引接头、9-直肠镜、10-直肠镜外管、11-直肠镜内管、12-硅胶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包括控制手柄7,控制手柄7的底部卡接固定有负压吸引接头8,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一侧卡接固定有排气孔开关4,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另一侧卡接固定有回弹按钮6,控制手柄7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扳手5,控制手柄7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管3,且痔疮吸附管3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头1,痔疮吸附头1的外表面包裹有套扎圈2,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还包括与该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配套使用的直肠镜9。

套扎圈2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层12,且套扎圈2为弹性结构,并且套扎圈2的内径小于痔疮吸附头1的外径,扳手5的有效转动角度大小为0-60度,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凹槽,直肠镜9由直肠镜外管10和直肠镜内管11组成,直肠镜外管10的横截面呈漏斗结构,直肠镜内管11的外径与直肠镜外管10的较小侧内径大小相等,直肠镜内管11的内侧为弧形平滑透明结构。

套扎圈2套接在痔疮吸附头1的外表面,当痔疮吸附头1插入直肠内部时,痔疮吸附头1在痔疮吸附管3的负压吸引下,将痔疮向外吸附拉动,此时套扎圈2会向外滑动套接在痔疮上,对痔疮进行套扎处理。

工作原理:使用时,首先将直肠镜9内的直肠镜外管10插入患者直肠内部,此时直肠镜外管10会对直肠进行支撑作用,然后将直肠镜内管11插入直肠镜外管10内,通过外接观察设备对直肠内部情况进行观察,另一方面负压吸引接头8外接负压发生器,手握控制手柄7将痔疮吸附头1插入直肠内部并且与痔疮接触,此时开启负压发生器,向下按压扳手5,产生的负压穿过痔疮吸附管3作用在痔疮吸附头1上,将直肠内的痔疮向外吸附拉动,之后套扎圈2会沿着痔疮吸附头1向外滑动,并且套扎在痔疮表面,从而实现了对痔疮的套扎处理。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包括控制手柄(7),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的底部卡接固定有负压吸引接头(8),所述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一侧卡接固定有排气孔开关(4),所述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另一侧卡接固定有回弹按钮(6),所述控制手柄(7)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扳手(5),所述控制手柄(7)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管(3),且痔疮吸附管(3)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头(1),所述痔疮吸附头(1)的外表面包裹有套扎圈(2),所述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还包括与该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配套使用的直肠镜(9),所述套扎圈(2)的外表面包裹有硅胶层(12),且套扎圈(2)为弹性结构,并且套扎圈(2)的内径小于痔疮吸附头(1)的外径,所述扳手(5)的有效转动角度大小为0-60度,直肠镜内管(11)的内侧为弧形平滑透明结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手柄(7)的外表面开设有螺纹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直肠镜(9)由直肠镜外管(10)和直肠镜内管(11)组成,所述直肠镜外管(10)的横截面呈漏斗结构,所述直肠镜内管(11)的外径与直肠镜外管(10)的较小侧内径大小相等。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包括控制手柄,所述控制手柄的底部卡接固定有负压吸引接头,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一侧卡接固定有排气孔开关,所述控制手柄的外表面另一侧卡接固定有回弹按钮,所述控制手柄的内部通过销轴活动连接有扳手,所述控制手柄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管,且痔疮吸附管的外侧卡接固定有痔疮吸附头,所述痔疮吸附头的外表面包裹有套扎圈,所述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还包括与该一次性使用肛肠套扎器配套使用的直肠镜。本实用新型中,该肛肠套扎器整体结构设计相对一体化,方便使用人员的握取操作,避免发生脱手的现象,同时采用一次性的方式,能够避免交叉使用时发生的污染现象,提高了使用安全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相均;高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北诺盛科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07.31
技术公布日:2020.05.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