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3980458发布日期:2021-02-20 09:07阅读:113来源:国知局
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制作方法

[0001]
本发明涉及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背景技术:

[0002]
在要将在胆管、膀胱等脏器内产生的结石破碎的情况下,已知一种插入到内窥镜的通道中而经内窥镜地进行处置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1。)。
[0003]
另外,对于使取石篮线自固定于挠性管的顶端的呈短管状的硬质的顶端头的内孔突出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要将收纳于取石篮线内的结石破碎的情况下,取石篮线被夹在顶端头与结石之间,力难以向取石篮线传递,为了解决这样的不良情况,已知在顶端头设有供取石篮线嵌入的退避槽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例如参照专利文献2。)。
[0004]
现有技术文献
[0005]
专利文献
[0006]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6-314715号公报
[0007]
专利文献2:日本实公昭62-41724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0008]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9]
根据专利文献2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通过在设于顶端头的退避槽配置构成取石篮线的各线单体,从而避免取石篮线被夹在结石与顶端头之间。然而,位于比包围着的结石靠基端侧的位置的取石篮线在被拉入到顶端头的内孔内的位置被强有力地压靠于退避槽的基端侧的槽壁,因此难以有效地降低取石篮线与顶端头之间的摩擦。
[0010]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线不会被强力地捋拽,能够抑制线的变形,降低施加于线的摩擦力,以较小的牵引力有效地将结石破碎。
[0011]
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2]
本发明的一技术方案是一种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其中,该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包括:护套,其呈管状,具有长度轴线;操作线,其配置为,能够在该护套的内部沿着所述长度轴线移动;把持部,其设于该操作线的顶端,具有用于把持结石的1根以上的线;顶端头,其为金属制,呈筒状,安装于所述护套的顶端;以及树脂构件,其配置于与该顶端头的径向内方或者外方相邻的位置,在所述顶端头设有退避槽,该退避槽从该顶端头的顶端朝向该顶端头的基端延伸,从该顶端头的内周面贯通到外周面,具有能够供所述把持部的所述线贯穿的尺寸,在所述顶端头的径向上所述退避槽的至少基端侧与所述树脂构件重叠,所述树脂构件的顶端配置于比所述退避槽的基端靠顶端侧的位置。
[0013]
根据本技术方案,将顶端头和护套的顶端部配置于体内,在配置于体外的护套的基端侧对操作线进行操作,从而当在利用构成设于操作线的顶端的把持部的线把持着结石的状态下将操作线向基端侧牵引时,结石被压靠于顶端头的顶端。构成把持部的线进入到设于顶端头的顶端的退避槽内,因此不会夹在把持着的结石与顶端头之间,以从顶端头的
内部朝向顶端侧扩展的方式倾斜而贯穿退避槽。
[0014]
在该情况下,退避槽从顶端头的顶端朝向该顶端头的基端延伸,因此根据贯穿退避槽的线的角度,线会靠近退避槽的基端侧的槽壁。在该情况下也是,树脂构件与顶端头的径向内方或者外方相邻地配置,并且,在顶端头的径向上退避槽的至少基端侧与树脂构件重叠,树脂构件的顶端配置于比退避槽的基端靠顶端侧的位置,因此线与树脂构件接触,从而阻止与设于金属制的顶端头的退避槽的基端接触。由此,线不与较硬的顶端头接触,因此线不会被强力地捋拽,能够抑制线的变形。
[0015]
即,即使在通过牵引而对线赋予了较大的张力的状态下,作用于线的摩擦力通过与树脂构件的接触而被维持得较小。由此,能够将施加于操作线的牵引力高效地向构成把持部的线传递,能够以更小的牵引力将利用把持部把持着的结石破碎。
[0016]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树脂构件配置于所述顶端头的径向内方。
[0017]
根据该结构,以从顶端头的内侧朝向顶端扩展的方式倾斜的线朝向树脂构件的径向外方地压靠于树脂构件的内表面侧。通过将树脂构件配置于与顶端头的径向内方相邻的位置,从而推到外侧的树脂构件夹在顶端头与线之间,因此能够更可靠地阻止线与顶端头的接触。
[0018]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树脂构件的顶端配置于比所述顶端头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
[0019]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树脂构件的顶端位于比所述顶端头的顶端靠所述顶端头的基端侧且比所述退避槽的基端靠所述顶端头的顶端侧的位置。
[0020]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树脂构件形成为管状,在所述线贯穿于所述退避槽的状态下,所述树脂构件位于所述线与所述退避槽的基端之间。
[0021]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树脂构件形成为安装于所述顶端头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的至少一部分的管状。
[0022]
根据该结构,能够以简单的形状实现与退避槽的至少基端侧重叠的树脂构件。
[0023]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护套是将线单体卷绕成螺旋状的螺旋护套,所述树脂构件安装于所述螺旋护套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
[0024]
根据该结构,能够将安装于螺旋护套的内周面或者外周面的树脂构件的顶端部用于阻止线与顶端头的接触。在将树脂构件配置于螺旋护套的内周面侧的情况下,能够作为降低操作线相对于螺旋护套的滑动摩擦的衬垫发挥功能。在将树脂构件配置于螺旋护套的外周面侧的情况下,能够作为包覆螺旋护套的外包装而发挥功能。
[0025]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持部是取石篮线。
[0026]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所述把持部是圈套器。
[0027]
另外,在上述技术方案中,也可以是,在所述把持部的所述线配置于在退避槽内贯穿的位置的状态下,若将所述操作线相对于所述护套向基端侧牵引,则维持为所述把持部的所述线与所述树脂构件接触的状态。
[0028]
发明的效果
[0029]
根据本发明,线不与较硬的顶端头接触,因此产生如下效果:线不会被强力地捋拽,能够抑制线的变形,降低施加于线的摩擦力,以较小的牵引力有效地将结石破碎。
附图说明
[0030]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整体结构图。
[0031]
图2是图1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插入部的顶端的局部纵剖视图。
[0032]
图3是图1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插入部的顶端的局部侧视图。
[0033]
图4是表示利用图1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把持着结石的状态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34]
图5是表示图1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操作部的纵剖视图。
[0035]
图6是图5的操作部的侧视图。
[0036]
图7是表示操作图5的操作部的状态的侧视图。
[0037]
图8是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插入部的顶端的局部纵剖视图。
[0038]
图9是表示相对于图8,管相对于护套的位置向基端侧移动的情况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39]
图10是表示相对于图8,管相对于护套的位置向顶端侧移动的情况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40]
图11是表示相对于图10,通过护套伸长而管的位置向基端侧移动的状态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41]
图12是表示相对于图10,管相对于护套的位置向顶端侧移动的情况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42]
图13是对在图10和图12的情况下,牵引了线时的管的变形进行说明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43]
图14是对图13的管的变形进行说明的插入部的局部立体图。
[0044]
图15是表示相对于图10,管相对于护套的位置进一步配置于顶端侧的情况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45]
图16是表示相对于图15,将管拉入到护套内的状态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46]
图17是表示相对于图16,将管拉入到护套内的状态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47]
图18是表示在图10的管的顶端具有缺口的情况的插入部的局部纵剖视图。
[0048]
图19是图18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49]
图20是表示图18的缺口的变形例的插入部的局部侧视图。
[0050]
图21是表示图2的插入部的变形例的局部纵剖视图。
[0051]
图22是表示图2的插入部的另一变形例的局部纵剖视图。
[0052]
图23是图22的插入部的侧视图。
[0053]
图24是表示图1的操作部的变形例的整体结构图。
[0054]
图25是表示图1的把持部的变形例的整体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55]
参照附图在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
[0056]
使用具备用于收纳患者的结石x的取石篮的结石破碎装置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包括纵长的插入部
2和固定于该插入部2的基端的操作部3。
[0057]
插入部2包括:管状的护套4;操作线5,其配置为,能够在护套4内部沿着护套4的长度轴线方向移动;取石篮线(把持部)6,其设于操作线5的顶端;顶端头7,其固定于护套4的顶端;以及管(树脂构件)8,其配置于护套4内,顶端固定于顶端头7的外表面。
[0058]
护套4例如是具有能够模仿插入路径弯曲的挠性且压缩强度较高的螺旋护套。
[0059]
顶端头7是金属制的圆筒状构件,利用圆筒状的连接构件同轴地固定于护套4的顶端。
[0060]
操作线5遍及护套4全长地配置,被安装于护套4的基端侧的操作部3向基端侧牵引。
[0061]
如图1和图2所示,取石篮线6例如包括:4根(在图中仅显示3根)线9,其基端部在操作线5的顶端被捆束;以及顶端构件10,其捆束这些线9的顶端部,通过将各线9弯折而能够将各线9收纳于护套4内,并且通过将各线9从护套4内向前方推出而如图1所示那样地扩展,构成包围预定的空间的取石篮。
[0062]
如图2和图3所示,在顶端头7设有从顶端朝向基端侧延伸的多个退避槽11。各退避槽11与顶端头7的长度轴线平行地延伸至长度轴线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在图2和图3所示的例子中,退避槽11为了分别收纳构成取石篮线6的4根线9而在周向上隔开间隔地设于4个部位。
[0063]
各退避槽11具有比构成取石篮线6的各线9的直径大的槽宽尺寸。
[0064]
管8由peek或者氟树脂(例如四氟乙烯树脂等)这样的滑动性较高的树脂构成。
[0065]
管8通过配置于护套4内部,从而配置于操作线5与护套4之间,内贴在护套4内表面,降低在操作线5与护套4之间产生的摩擦。
[0066]
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管8在顶端头7的基端侧配置于部分地包覆顶端头7的外周面的位置。即,管8包覆顶端头7的外周面,直到如下这样的位置,即,管8的顶端面配置于顶端头7的长度轴线方向上的中途位置。如图2和图3所示,管8的顶端面配置于比设于顶端头7的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侧的位置。
[0067]
更具体而言,在顶端头7的径向上退避槽11的至少基端侧与管8重叠。另外,管8的顶端面位于比顶端头7的顶端靠顶端头7的基端侧且比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头7的顶端侧的位置。
[0068]
在该情况下,期望的是,如图4所示,顶端头7的顶端与管8的顶端面之间的距离e1比构成取石篮线6的线9的外径尺寸d1大。
[0069]
如图1以及图5~图7所示,操作部3例如包括:主体13,其与护套4的基端连接;结合构件14,其设置为,能够相对于主体13沿前后方向移动,与操作线5连接;第1手柄17,其具备与设于结合构件14的齿条15啮合的小齿轮16;第2手柄18,其固定于结合构件14;以及支承部19,其固定于比第2手柄18靠主体13的基端侧的位置。
[0070]
在对操作部3进行操作时,如图7所示,将左手的大拇指勾挂于支承部19,将左手的食指直到小拇指勾挂于第2手柄18,通过左手的握力使第2手柄18向靠近支承部19的方向移动。由此,固定有第2手柄18的结合构件14相对于主体13向基端侧移动,固定于结合构件14的操作线5被向基端侧牵引。
[0071]
另外,通过利用右手使第1手柄17相对于主体13旋转,从而固定于第1手柄17的小
齿轮16旋转,与小齿轮16啮合着的齿条15向主体13的基端侧移动。由此,固定有齿条15的结合构件14向主体13的基端侧移动,固定于结合构件14的操作线5被向基端侧牵引。
[0072]
以下说明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的作用。
[0073]
为了使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将患者的体内的结石x破碎,通过操作配置于护套4的基端的操作部3,将取石篮线6拉入到护套4内,从而使取石篮线6成为收缩状态,将插入部2向插入到体腔中的未图示的内窥镜的通道插入,配置为使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的顶端头7的顶端靠近体内的结石x的状态。
[0074]
在该状态下,手术者通过对配置于患者的体外的操作部3进行操作,从而将操作线5向顶端侧推出,使取石篮线6从顶端头7的顶端向前方突出。取石篮线6通过被从顶端头7向前方推出,从而从收缩状态释放而展开。在该状态下,将结石x收纳于取石篮线6内部,对操作部3进行操作而将操作线5向基端侧牵引。
[0075]
若操作线5被向基端侧牵引,则构成取石篮线6的各线9逐渐被拉入到顶端头7内。然后,在被取石篮线6把持着的结石x被牵引到与顶端头7抵接的位置之后,进一步对操作线5施加牵引力。由此,将在取石篮线6与顶端头7的顶端之间被紧缚的结石x破碎。
[0076]
在该情况下,在顶端头7设有退避槽11,各线9收纳于退避槽11内,因此即使牵引操作线5直到结石x与顶端头7的顶端抵接,也能防止构成取石篮线6的各线9被夹在结石x与顶端头7之间。
[0077]
另外,在该状态下,管8的顶端配置于比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侧的位置,因此收纳于退避槽11内的各线9与管8的顶端接触,防止其与退避槽11的基端12接触。即,防止通过牵引而作用有较大的张力的状态的线9抵靠于金属制的顶端头7的情况。由此,线9不与较硬的顶端头7接触,因此线9不会被强力地捋拽,能够抑制线9的变形。
[0078]
即使在管8的顶端被线9压靠的情况下,由于管8被顶端头7的内周面保持,难以产生管8进入到退避槽11内这样的变形,因此也能够将在线9与管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维持得较小。
[0079]
另外,被线9压靠的管8为树脂制,因此能够将在线9与管8之间产生的摩擦力维持得较小。由此,存在如下优点:能够降低因摩擦引起的损耗地将施加于操作线5的牵引力向取石篮线6高效地传递,能够以更小的牵引力将利用取石篮线6把持着的结石x破碎。
[0080]
另外,对于操作部3而言,例如利用左手握住支承部19和第2手柄18,通过左手的握力将第2手柄18拉向支承部19侧,并且,利用右手使第1手柄17旋转,从而用两手进行将结合构件14向基端侧牵引的操作,因此能够以更强的力牵引操作线5,能够更容易地将结石x破碎。
[0081]
另外,在使第1手柄17向箭头a的方向旋转的情况下,若张力变大而难以使第1手柄17旋转,则可作用使主体向箭头c的方向倾斜的力矩。采用本实施方式的操作部3,第2手柄18配置于比第1手柄17的旋转中心靠前侧的位置,因此能够利用把持第2手柄18的左手对主体13赋予与箭头c相反的方向的力矩。由此,能够防止主体13向第1手柄17的旋转方向倾斜,存在易于对第1手柄17施加力的优点。
[0082]
接下来,参照附图在以下说明本发明的第2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
[0083]
在本实施方式的说明中,对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结构通用的部位标注相同附图标记而省略说明。
[0084]
如图8~图1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在管8和护套4未被固定的方面与第1实施方式存在差别。管8配置为,能够在顶端头7的内表面侧沿长度轴线方向移动。
[0085]
由螺旋护套构成的护套4弯曲,从而构成螺旋护套的线材彼此间的间隔扩展,因此护套4的沿着中心轴线的长度变长。
[0086]
例如,即使在笔直的状态下,如图10所示,管8的顶端与顶端头7的顶端一致,若护套4弯曲,则管8在护套4内移动,如图11所示,管8的顶端也移动到比顶端头7的顶端靠基端侧的位置。
[0087]
在本实施方式中,管8和护套4成为如下这样的位置关系:在假定的使用状态下,即使在管8的顶端相对于护套4移动到最靠基端侧的状态下,管8也被夹在线9与护套4的退避槽11的基端12之间。
[0088]
作为管8的顶端移动到最靠基端侧的状态,例如,如图9所示,是管8的顶端处于与退避槽11的基端侧的侧面一致的位置的状态。
[0089]
在以下说明像这样构成的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的作用。
[0090]
在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中也是,若通过牵引操作线5而对线9作用有张力,则被取石篮线6引入的结石x被拉近到与顶端头7的顶端抵接的位置。在该情况下也是,构成取石篮线6的各线9收纳于顶端头7的退避槽11,因此防止其被夹在顶端头7与结石x之间。
[0091]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也是,即使对构成取石篮线6的各线9作用有较大的张力,由于在线9与顶端头7之间配置有管8,因此也防止线9直接压靠于退避槽11的基端侧的侧壁。即,线9与滑动性比金属制的顶端头7的滑动性高的树脂制的管8接触,因此能够降低因摩擦引起的损耗地将牵引力向取石篮线6高效地传递,因此能够以更小的牵引力将利用取石篮线6把持着的结石x破碎。
[0092]
根据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管8配置于顶端头7的内表面侧,因此存在能够将管8更可靠地配置于线9与顶端头7之间的优点。即,若对线9作用有较大的张力而压靠于管8,则管8向径向外方变形,但顶端头7配置于管8的径向外方,因此即使管8变形,也能够更可靠地防止线9与顶端头7的接触。
[009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管8与护套4的位置关系,设为如下这样的位置关系:在假定的使用状态下,即使为管8的顶端相对于护套4移动到最靠基端侧的状态,管8也被夹在线9与护套4的退避槽11的基端12之间。即,对管8的顶端的移动到基端侧的位置进行了限制,但其顶端侧位置可以是任意的。
[0094]
例如,既可以如图10所示,是与顶端头7的顶端相同的位置,也可以如图12所示,配置于自顶端头7的顶端突出的位置。
[0095]
在这些图10和图12的状态下,即使在对线9作用有较大的张力的情况下,由于如图13和图14所示,被线9压靠的管8以进入退避槽11内的方式局部变形,线9收纳于退避槽11内,因此也能防止线9被夹在结石x与顶端头7之间,并且,也能防止线9与退避槽11直接接触。
[0096]
另外,如图15~图17所示,在利用取石篮线6捕捉了结石x的状态下,在牵引了操作线5时,只要为管8不压曲就被拉入到护套4内的量,由于在将结石x破碎之前,管8被拉入直到管8的顶端与顶端头7的顶端大致一致,因此管8的顶端就也可以大幅超过顶端头7的顶端
地突出。
[0097]
另外,也可以在管8的顶端的与退避槽11一致的相位上设置比线9的外径尺寸大的缺口20,以便即使管8不变形,线9也收纳于退避槽11内。
[0098]
缺口20的形状既可以如图18和图19所示为v槽型,也可以如图20所示为与退避槽11同样的形状。在图20中,优选的是,若设为退避槽的宽度h1、缺口的宽度h2,为了尽可能地消除线9与顶端头7的接触,优选为h1>h2。
[0099]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说明了能够相对于护套4沿长度方向移动的管8配置于护套4的内部的情况,但也可以代替于此,如图21所示,将顶端头7和配置于该顶端头7的内表面的较短的管8固定于护套4的顶端。在该情况下,也优选将管8的顶端面配置于比顶端头7的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侧的位置。在图中,附图标记21是包覆护套4的外表面的包覆管。包覆管21的顶端位于比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头7的基端侧的位置。
[0100]
另外,作为本实施方式的内窥镜用处置器具1,示出了管8配置于护套4的内侧的例子,但代替于此,也可以如图22和图23所示,将管8配置于护套4的外侧。
[0101]
具体而言,管8在从护套4的基端到顶端头7的退避槽11的中途位置包覆护套4的外表面和顶端头7的外表面的一部分。在该情况下,也需要将管8的顶端面配置于比顶端头7的退避槽11的基端12靠顶端侧的位置。
[0102]
另外,作为操作部3,也可以如图24所示,采用在主体13具备第1手柄17,而不具有第2手柄18和支承部19的构造。
[0103]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取石篮线6作为把持部,但也可以代替于此,如图25所示,使用圈套器20作为把持部。
[0104]
附图标记说明
[0105]
1、内窥镜用处置器具;4、护套;5、操作线;6、取石篮线(把持部);7、顶端头;8、管(树脂构件);9、线;11、退避槽;20、圈套器(把持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