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21266发布日期:2020-08-05 01:11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专利涉及矫形器械、中医药,具体涉及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



背景技术:

脑卒中是一种中老年常见病,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剧,脑卒中的发病率以达到所有疾病第一位,且脑卒中的致残率长期居于首位,卒中患者遗留的下肢功能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脑卒中患者常有偏瘫后遗症,偏瘫下肢呈现膝关节屈曲优势,尖足和足内翻,甚至足趾痉挛屈曲。影响患者站立、平衡、行走。矫形器是指装配于人体四肢、躯干等部位的体外器具的总称,其目的是为了预防或矫正四肢、躯干的畸形或治疗骨关节及神经肌肉疾病并补偿其功能为目前较广应用的偏瘫下肢固定矫形器。中医通过各种熏洗、推拿点穴手法作用于人体肌表,可以达到消除疲劳、缓解压力和康复治疗等作用。虽然,市场上已经出现了各种下肢矫形器,但是由于结构简单、作用单一,只是单纯阻止患肢的外旋下垂位,单纯的阻力对抗还常因为患者下肢感觉减弱出现压疮等皮肤损伤。临床上常会有采用枕头,海绵靠垫等代替矫形器固定纠正偏瘫下肢,此种方法常会因固定效果不好,最终形成偏瘫下肢痉挛畸形。

发明专利内容

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结合患者症型,中药外治促进恢复、缓解痉挛,帮助偏瘫患者站立、行走训练、矫正异常运动模式的中药下肢矫形器。

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药偏瘫下肢矫形器,包括全包型中药偏瘫下肢矫形器、悬挂式中药下肢矫形器。全包型及按照偏瘫下肢外形制作l型前开口,悬挂型包括c型大腿固定部分、小腿固定部分、鞋型足部固定部分。按照患者症型运用中医经典方将中药制作为丸剂或敷贴,具温经通络之功效。丸剂通过穴位凹槽固定并与皮肤接触,达到局部刺激(点穴)并从皮肤表面渗入穴位(中药外治),从而改善患者局部循环,起到镇痛消炎、舒经活络作用。中药敷贴与直流电链接、或通过热效应,将药液渗入患肢皮肤,通过物理和药物双重刺激,促使神经肌肉与血管功能恢复。设计基于物理固定矫正下肢偏瘫病理体位的下肢矫形器,结合中医药外治、经络熏蒸等传统疗法,更有效的缓解痉挛,固定矫正下肢偏瘫畸形,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上述固定带均为尼龙粘带魔术扣,经久耐用且便于穿戴。

上述全包型和悬挂型的大腿固定部、小腿固定部和鞋型足部固定部均为低温热塑板制成,此材质透气性好、重量轻、可塑性好、便于调整、制作。

有益效果:是辨证结合治疗,根据患者症型结合中医经典方,促进偏瘫患者下肢肌力恢复、缓解痉挛,防止和矫正患者变形的下肢,改善步行,协助患者进行站立、行走训练,矫正异常运动模式,本装置结构轻便,便于穿戴,本装置便于制作,能根据患者不同病期修改制作,确保患肢处在正确体位。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原理图;

图2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型示意图

图3中:

1.全包型下肢矫形器2.悬挂型下肢矫形器3.低温热塑板4.尼龙粘带魔术扣5.经络走形6.特定穴位、中药丸剂放置点7.加热部位/磁

具体实施方式

采用低温热塑板。根据患者下肢长度腿围等取材,将裁好的板材放入70℃左右的恒温箱中加热5min,材料软化稍冷不烫手后,立即放到患者偏瘫下肢进行塑形,再进行修整、磨滑、加固,使之与偏瘫下肢贴合,在特定穴位设置略浅于丸剂的凹槽,使丸剂略高于矫形器可以接触皮肤形成压迫感(点穴)将方剂制作为丸剂或中药敷贴安放于矫形器凹槽中,给予局部穴位刺激,并用细线槽延足三阴、足三阳经络走向将穴位联系,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内侧端(隐白穴),沿内侧赤白肉际,上行过内踝的前缘,沿小腿内侧正中线上行,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厥阴肝经之前,上行沿大腿内侧前缘,,主运化,为后天之本,主肉。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趾下面,斜行于足心(涌泉穴)出行于舟骨粗隆之下,沿内踝后缘,分出进入足跟,向上沿小腿内侧后缘,至腘内侧,上股内侧后缘入脊内(长强穴),穿过脊柱,主水,为先天之本,主骨。肾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爪甲后丛毛处,沿足背向上至内踝前一寸处(中封穴),向上沿胫骨内缘,在内踝上8寸处交出足太阴脾经之后,上行过膝内侧,沿大腿内侧中线进入阴毛中,绕阴器,至小腹,挟胃两旁,主疏泄,主筋。三阴经并可调节经络巡行部位的经气。上述寸为手指同身寸定位。穴位中药可和红外灯等结合使药用从涌泉穴开始从下向上延经络将舒筋方导入,达到缓解痉挛,矫正偏瘫步态,调和经脉,通经活络、通脉止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定期检查矫形器与患肢的贴合程度,当出现与患肢不相贴合时,固定矫正及经络走形、点穴会出现偏移,则再加热软化、稍冷后重新塑性。最后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描述仅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发明的启示下,在不违背本发明宗旨及权利要求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多种类似的表示,这样的变换均落入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其特征在于:应用低温热塑板制作,根据患者症型结合名医经验方,经络、中药外治的下肢矫形器,达到辨证施治,促进恢复,缓解痉挛,矫正偏瘫步态,调和经脉,通经活络、通脉止痛的中西医结合治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偏瘫下肢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壁按照下肢经络走形线路,指定穴位铸造凹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偏瘫下肢矫形器,其特征在于:根据中风患者的病情病症分期,运用相对应的中医经验方制作可外用释放的中药丸剂放置于凹槽中。


技术总结
一种可穿戴式中药下肢矫形器,主要涉及矫形器械、中医药领域。解决物理作用矫形器单纯矫正患肢的外旋下垂位,运用中医药经络理论,促进下肢肌力恢复,缓解下肢痉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下肢感觉障碍,预防因感觉缺失引起的皮肤破损、压疮,名医经验方化裁改善患者局部循环,起到镇痛消炎、舒经活络作用。中药敷贴与直流电链接、或通过热效应,将药液渗入患肢皮肤,通过物理和药物双重刺激,促使神经肌肉与血管功能恢复。设计基于物理固定矫正下肢偏瘫病理体位的下肢矫形器,结合中医药外治、经络熏蒸等传统疗法,更有效的促进肌力恢复、缓解痉挛,固定矫正下肢偏瘫畸形,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

技术研发人员:詹青;李娜;余敏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上海市第七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