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烫伤治疗液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31031发布日期:2019-05-22 02:51阅读:30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治疗烧伤的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烫伤治疗液。



背景技术:

烧伤是指热液(水、汤、油等)、蒸气、高温气体、火焰、炽热金属液体或固体(如钢水、钢锭),电击、炮药等所引起的组织损害,主要指皮肤和/或黏膜,严重者也可伤及皮下或/和黏膜下组织,如肌肉、骨、关节甚至内脏,烫伤是由热液、蒸气等所引起的组织损伤,是热力烧伤的一种,现有的治疗烧伤的中药,其工艺复杂,疗程长,疗效较差,因此现有技术需要进一步的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工艺简单、疗程短、疗效好、节省经济烧烫伤治疗液。

基于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0-60份、红药子70-80份、红花10-30份、蒲公英60-80份、苦参40-60份、当归40-70份、三七60-70份、冰片15-20份、血竭90-100份、乳香10-25份、没药15-30份、黄柏75-90份、大黄10-30份、川乌15-20份、草乌20-30份、石荠苎15-30份、贝母兰40-70份、穿心草10-30份、大蓟50-60份、古羊藤10-25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0份、红药子70份、红花10份、蒲公英60份、苦参40份、当归40份、三七60份、冰片15份、血竭90份、乳香10份、没药15份、黄柏75份、大黄10份、川乌15份、草乌20份、石荠苎15份、贝母兰40份、穿心草10份、大蓟50份、古羊藤1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5份、红药子75份、红花20份、蒲公英70份、苦参50份、当归50份、三七65份、冰片17份、血竭95份、乳香15份、没药20份、黄柏80份、大黄20份、川乌17份、草乌25份、石荠苎20份、贝母兰60份、穿心草20份、大蓟55份、古羊藤20份。

进一步的,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60份、红药子80份、红花30份、蒲公英80份、苦参60份、当归70份、三七70份、冰片20份、血竭100份、乳香25份、没药30份、黄柏90份、大黄30份、川乌20份、草乌30份、石荠苎30份、贝母兰70份、穿心草30份、大蓟60份、古羊藤25份。

一种制备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将除过冰片和血竭外的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用清水浸泡24-26h,在密闭的容器内以80-90℃下加热1-2h,再加入冰片和血竭混合均匀,浓缩净化,得成品。

本发明至于时间短,可以快速止痛,无不良反应,i度烧烫伤1-2天,浅ii度烧烫伤2-3天明显结痂,小面积深ii度和iii度烧伤3-4天明显结痂,大面积深ii度烧烫伤25天明显结痂,愈合后长期使用,可淡化疤痕,本发明可以快速促进创面愈合,不发生挛缩和畸形障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0份、红药子70份、红花10份、蒲公英60份、苦参40份、当归40份、三七60份、冰片15份、血竭90份、乳香10份、没药15份、黄柏75份、大黄10份、川乌15份、草乌20份、石荠苎15份、贝母兰40份、穿心草10份、大蓟50份、古羊藤10份。

一种制备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将除过冰片和血竭外的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用清水浸泡24-26h,在密闭的容器内以80-90℃下加热1-2h,再加入冰片和血竭混合均匀,浓缩净化,得成品。

使用时,直接将烧烫伤治疗液涂布在患处。

实施例2

一种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5份、红药子75份、红花20份、蒲公英70份、苦参50份、当归50份、三七65份、冰片17份、血竭95份、乳香15份、没药20份、黄柏80份、大黄20份、川乌17份、草乌25份、石荠苎20份、贝母兰60份、穿心草20份、大蓟55份、古羊藤20份。

一种制备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将除过冰片和血竭外的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用清水浸泡24-26h,在密闭的容器内以80-90℃下加热1-2h,再加入冰片和血竭混合均匀,浓缩净化,得成品。

实施例3

一种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60份、红药子80份、红花30份、蒲公英80份、苦参60份、当归70份、三七70份、冰片20份、血竭100份、乳香25份、没药30份、黄柏90份、大黄30份、川乌20份、草乌30份、石荠苎30份、贝母兰70份、穿心草30份、大蓟60份、古羊藤25份。

一种制备所述的烧烫伤治疗液的方法,由以下步骤制得:将除过冰片和血竭外的其他原料进行混合,用清水浸泡24-26h,在密闭的容器内以80-90℃下加热1-2h,再加入冰片和血竭混合均匀,浓缩净化,得成品。

病例1:

张xx,汉族,女,10岁,河南省鹿邑县,主诉:汽油火焰烧伤一周,现病史:患者于一周前被汽油烧伤,前驱双上肢,双下肢,面颈部均出现大量坏死组织附着,有炎症分泌物渗出总面积98%,深ii度烧伤30%,iii度烧伤8%,烧伤部位肿胀明显,遂来我院治疗,门诊以“特重烧伤”收住院,入院后患者精神差,神志清。

既往史:体健,无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用药后3-4天明显结痂,20天后痊愈出院。

病例2:

刘xx,汉族,男,4岁,河南省鹿邑县,主诉:热汤烧伤面颈部,双上肢30分钟,现病史:患儿于30分钟前,不慎被热汤烫伤面颈部,双上肢,前驱,创面大量疱皮,疱皮脱落红,基水红白相间,湿润,疼痛敏感,总面积21%,深ii度烧伤10%,iii度烧伤2%,门诊以“重度烧伤”收入院,入院后患儿神志清,精神差。

既往史:体健,无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用药后2-3天明显结痂,10天后痊愈出院。

病例3:

徐xx,汉,男,27岁,安徽省毫州市,主诉:火药烧伤面颈部前驱一天,现病史:患者于一天前,面颈部,前驱,双上肢不慎被火药火焰烧伤,创面可见疱皮脱落,创面基地,红润,红白相间,湿润,总面积45%,深ii度伤10%,iii度伤3%,门诊以“重度烧伤”收入院,入院后患者神志清,精神差。

既往史:体健,无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用药后2-3天明显结痂,10天后痊愈出院。

病例4:

白xx,汉,男,23岁,河南省鹿邑县,主诉:开水烫伤双上肢1小时,现病史:患者于一小时前,双上肢不慎被开水烧伤,创面可见疱皮脱落,总面积15%,i度伤15%,既往史:体健,无不良嗜好,无药物过敏史;家族史:父母身体健康,无遗传病史;用药后1-2天明显结痂。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治疗烧伤的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烧烫伤治疗液,由以下重量份数组成:地榆50‑60份、红药子70‑80份、红花10‑30份、蒲公英60‑80份、苦参40‑60份、当归40‑70份、三七60‑70份、冰片15‑20份、血竭90‑100份、乳香10‑25份、没药15‑30份、黄柏75‑90份、大黄10‑30份、川乌15‑20份、草乌20‑30份、石荠苎15‑30份、贝母兰40‑70份、穿心草10‑30份、大蓟50‑60份、古羊藤10‑25份;本发明工艺简单、疗程短、疗效好。

技术研发人员:吴永春;吴自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吴永春;吴自力;王高峰;王秀亮
技术研发日:2019.03.20
技术公布日:2019.05.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