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75974发布日期:2019-05-28 20:08阅读:675来源:国知局
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药品、保健品领域,涉及一种黄酮类小分子在制备治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特别是圣草次苷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经济水平的提高和现代人饮食习惯的改变,全球范围内的糖尿病患者人数逐年升高。目前,糖尿病已经成为危害人类健康问题的巨大难题之一。糖尿病是一组以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主要是由于体内胰岛素的含量过低,分泌受到抑制或者无法与受体结合起作用所导致的。糖尿病的主要病症是血糖高及糖尿,而且还会伴随着多饮多食疲乏无力的状况。并且当血糖长时间处在高水平,会对人体多出组织或脏器造成损伤,主要包括血管、神经、肾脏损伤等。近些年来,中国的糖尿病患者也不断地增多,据统计,平均每10个人就有一个糖尿病患者,糖尿病也越来越成为威胁国人健康的杀手。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疾病,很难彻底治愈,在众多药物当中,α-葡萄糖苷酶抑制剂是备用一线降糖药,可有效竞争性抑制麦芽糖酶、葡萄糖淀粉酶及蔗糖酶,阻断糖苷键的水解从而减少多糖向葡萄糖的转化,起到降血糖的作用。代表类药物有糖-100、阿卡波糖、伏格列波糖。

圣草次苷是一种天然小分子化合物,属黄酮类。黄酮类化合物是一类植物次生代谢产物,广泛存在于多种植物中,不仅数量种类繁多,而且结构类型复杂多样。黄酮类化合物因其独特的化学结构,具有许多重要的生理、生化作用。因此,其引起了国内外科学家的广泛重视。发现了黄酮类化合物生物学活性及其作用机制,为其在医药、食品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依据,加快了黄酮类化合物的开发利用。

目前,圣草次苷在制备治疗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还未见报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黄酮类小分子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本发明对圣草次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机制进行阐述,为开发出一种全新的防治糖尿病药物提供实验依据。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在制备治疗糖尿病药物中的应用。

优选地,所述的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是圣草次苷。

优选地,所述的圣草次苷来源于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果树。

优选地,圣草次苷的剂量为0.33×10-5~1.00×10-5mol/l。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黄酮类小分子圣草次苷对α-葡萄糖苷酶活性起到抑制作用,α-葡萄糖苷酶活性被抑制后可以减缓多种多糖的消化分解,对血糖平衡具有调控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黄酮类小分子圣草次苷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及其相关疾病的药物中的全新应用。结果显示圣草次苷能够抑制α-葡萄糖苷酶的活性。

附图说明

图1是圣草次苷溶液浓度分别为0.33、0.66、0.99×10-5mol/l的荧光光谱。

图2是圣草次苷溶液浓度分别为0.33、0.66、0.99×10-5mol/l的同步荧光光谱δλ=15nm。

图3是圣草次苷溶液浓度分别为0.33、0.66、0.99×10-5mol/l的同步荧光光谱δλ=60nm。

图1~图3中,曲线1代表空白对照组,曲线2~4依次代表圣草次苷浓度为0.33、0.66、0.99×10-5mol/l。

具体实施方式

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圣草次苷在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中的应用。

实施例1圣草次苷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检测

取1ml浓度为1.0×10-4mol/l的α-葡萄糖苷酶溶液和一定浓度的单体化合物圣草次苷溶液于10ml容量瓶中,之后用磷酸盐缓冲液(0.01mol/l,ph7.4)定容至10ml,得α-葡萄糖苷酶和圣草次苷混合溶液,α-葡萄糖苷酶溶液的浓度为1.0×10-5mol/l;

调节圣草次苷溶液的浓度,使α-葡萄糖苷酶和圣草次苷混合溶液中圣草次苷浓度分别为0.33、0.66、0.99×10-5mol/l,25℃反应1h;

荧光光谱的测定:分别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为1.0cm的石英比色皿里,在荧光光谱仪上进行扫描,以150w氙灯为光源,发射波长范围设定在200-500nm,激发波长为280nm,激发及发射狭缝为2.5nm,pmt电压750v,扫描速度为720nm/min;

同步荧光光谱的测定:分别将样品放入样品池为1.0cm的石英比色皿里,在荧光光谱仪上进行扫描,以150w氙灯为光源,扫描模式设置成同步荧光模式δλ=15或60nm,发射波长范围设定在200-350nm,激发及发射狭缝为2.5nm,pmt电压750v,扫描速度为720nm/min;

荧光结果:25℃下,α-葡萄糖苷酶与圣草次苷在不同浓度下的荧光光谱如图1所示,随着圣草次苷浓度的不断增加α-葡萄糖苷酶发生规律的猝灭现象,说明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经过计算,圣草次苷对α-葡萄糖苷酶的猝灭作用属于静态猝灭。

同步荧光结果表明α-葡萄糖苷酶中主要的荧光基团为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设定δλ为15nm时,同步荧光谱可以反映酪氨酸残基的特征信息;当δλ为60nm时,同步荧光谱可以反映色氨酸残基的特征信息。如图2和图3所示,随着圣草次苷浓度的升高,同步荧光谱实验结果表明酪氨酸残基的荧光很弱(δλ=15nm),且色氨酸残基的荧光降低速度(δλ=60nm)远快于酪氨酸残基,说明色氨酸残基是圣草次苷猝灭α-葡萄糖苷酶内源荧光的主要作用位点。酪氨酸残基的同步荧光光谱图峰位位置发生了明显的红移,而色氨酸残基的同步荧光光谱图峰位位置发生了明显的蓝移,这表明圣草次苷对色氨酸和酪氨酸残基附近微环境也产生影响。本实施例说明圣草次苷能够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属于药品或保健品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黄酮类小分子化合物单用或与其他药物联用在制备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的黄酮类小分子是圣草次苷。圣草次苷可以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对于糖尿病的防治有较好的效果。本发明公开的活性成分圣草次苷来源于芸香科柑橘亚科柑橘属果树,能够较好的抑制α‑葡萄糖苷酶活性,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和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和依据。因此,本发明公开的天然产物圣草次苷具有成为新型糖尿病治疗药物的潜力和应用前景。

技术研发人员:刘剑利;毕若尘;耿广军;曹向宇;贺音;蔡天革;李其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辽宁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4.01
技术公布日:2019.05.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