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和它们的使用方法,并且更具体地,涉及手术定位穿刺器械和用法。
背景技术:
目前,主流的穿刺定位引导方式有二种:ct定位引导穿刺与超声定位引导穿刺。在实施ct定位引导下穿刺时,通过ct控制软件便可设计最佳的穿刺路径,但由于伴随病人的呼吸运动及穿刺针的推进,病灶往往是会小幅移动的,所以实际情况是往往会偏离设计的最佳的穿刺路径,导致出现一次穿刺成功率低的问题;而在实施超声定位引导下穿刺时,具有实时显示、操作方便等优点,但超声定位引导穿刺由于超声图像清晰度较低,超声只能显示一个切面的图像,所以超声定位引导下穿刺对操作者要求较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也不高,给患者造成不应该出现的疼痛,另外,多次穿刺存在手术时间长,给患者造成并发症发生机率增加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ct或mri联合超声定位引导穿刺的穿刺导引器械及其使用方法。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联合定位穿刺导引器械,其包含:基准贴(1)、穿刺导板(2)。
下面对以上技术方案作进一步阐述:
手术前,使基准贴(1)贴于手术部位体表并用皮肤记号笔沿基准贴(1)边缘画上标记,通过ct或mri扫描等手段三维重建获得手术部位含基准贴(1)的三维影像,移除基准贴(1),利用对三维影像的穿刺目标设计穿刺路径及超声探头检查路径,制作手术所需的穿刺导板,实现ct或mri定位引导穿刺;手术时,穿刺导板(2)固定于手术部位体表且局部边缘与沿基准贴(1)所画的线吻合,超声探头紧贴体表并固定于穿刺导板的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对穿刺部位进行实时观察,达到选择合适的时机将穿刺针通过穿刺导板的导向管孔向穿刺目标进行穿刺,达到穿刺到位的目的。
本发明所得到的一种联合定位穿刺导引器械,其利用ct或mri成像三维空间分辨率高、空间定位精准的特点,结合超声的实时显示,达到ct或mri联合超声定位的目的,对病灶穿刺的实时精准把控的目的,从而大大提高一次穿刺成功率,从而缩短病人手术时间,减少创口感染几率,减轻病人痛苦,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同时也降低了手术对医生的技能要求,使更多的基层医院能开展此类手术,提高了社会资源的利用率,有益于“看病难”问题的解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基准贴,2.穿刺导板,3.导向管,4.超声探头固定架,5.超声探头检查孔,6.穿刺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描述,本实例包含:基准贴(1)、穿刺导板(2)。
如图1所示,本实施的具体实施步骤:
手术前:
基准贴(1)放置:基准贴(1)的作用是标记穿刺导板(2)固定位置;手术前使基准贴(1)贴于手术部位体表并用皮肤记号笔沿基准贴(1)边缘画上标记线;基准贴(1)必要可以通过ct或mri扫描下显影的;基准贴(1)的形态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三角形,可以是正多边形,也可以是其它形态;基准贴(1)的使用数量视需使用的穿刺导板(2)而定,单个穿刺导板(2)可以是依托穿刺导板(2)与体表形态的匹配再加一个基准贴(1)边缘画线定位,也可以是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准贴(1)边缘画线;
通过ct或mri扫描等手段三维重建获得手术部位含基准贴(1)的三维影像;
移除基准贴(1);
在三维影像上设计穿刺导板(2),穿刺导板(2)由基板、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四部分组成,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位于基板上,导向管孔穿透基板,导向管(3)的中轴线与预固定于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的超声探头中轴线位于一个平面上;穿刺导板(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穿刺导板(2)的制作方法:
1.在三维影像上,以人体体表影像及基准贴(1)的影像为基准设计穿刺导板的基板,基板的作用为确定穿刺导板在人体上的摆放位置和支撑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具体操作可以是膨胀人体体表加基准贴(1)影像基板的厚度减去膨胀前影像,这样基板的基底面形态与人体穿刺部位的体表形态相吻合,基板局部边缘构成的图案与基准贴(1)局部边缘构成的图案相吻合;再修剪出预留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位置的相对稳固的形态;
2.在三维影像上,选择合适的穿刺针进入组织的路径,即穿刺路径,穿刺路径一端即为穿刺目标,另一端延伸至体外并在体外保留大于导向管的长度;选择路径时需尽量避免大的神经、血管及骨骼等;
3.以穿刺路径为导向管(3)的中轴线设计穿刺导板的导向管(3);导向管(3)的作用是对预进入体内的穿刺针导向;导向管(3)可以是直形的圆管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方管形状;导向管(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沿进入组织的路径分别测量穿刺目标到导向管两端的距离,获得预使用的穿刺针进入人体部分的长度,及穿刺针进入人体部分+导向管部分的总长度;
5.在三维影像上人体体表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摆放位置,以摆放位置的中心点与穿刺路径的穿刺目标端点的连线的延长线为超声探头中轴线,并在三维影像上放置虚拟超声探头;
6.在三维影像上虚拟超声探头下方设计超声探头检查孔(5),虚拟超声探头周边设计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位于预固定于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的超声探头与基板对应的位置,超声探头检查孔(5)的大小不小于探头的横截面;超声探头固定架(4)可以是直形的方管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u”形槽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l”形槽形状,也可以是内部中空形态与超声探头外形相匹配的形状;超声探头固定架(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按相邻部位需要穿刺的针数量,重复(2.)~(6.)的操作;
8.按三维影像上设计的虚拟的穿刺导板生成stl文件,并加工成实体穿刺导板,穿刺导板(2)的制造方式可以是3d打印,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穿刺导板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手术时:
穿刺导板(2)固定于手术部位体表且局部边缘与沿基准贴(1)边缘所画的线吻合,超声探头紧贴体表并固定于穿刺导板的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通过超声检查对穿刺部位进行实时观察,选择合适的时机将穿刺针通过穿刺导板的导向管孔向穿刺目标进行穿刺,根据(4.)中获得的长度值与穿刺针针体上的刻度比较,同时结合超声检查确定穿刺到位;按相邻部位需要穿刺的针数量重复上述操作。
1.一种联合定位穿刺导引器械,其包含:基准贴(1)、穿刺导板(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准贴(1),其特征是:基准贴(1)可以通过ct或mri扫描下显影;基准贴(1)的形态可以是长方形,可以是三角形,可以是正多边形,也可以是其它形态;基准贴(1)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穿刺导板(2),其特征是:穿刺导板(2)由基板、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四部分组成;导向管(3)、超声探头固定架(4)、超声探头检查孔(5)位于基板上,导向管孔穿透基板,导向管(3)的中轴线与预固定于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的超声探头中轴线位于一个平面上;穿刺导板(2)的制造方式可以是3d打印,也可以是其它方式;穿刺导板(2)的数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板,其特征是:基板的基底面形态与人体穿刺部位的体表形态相吻合;基板局部边缘构成的图案与基准贴(1)局部边缘构成的图案相吻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导向管(3),其特征是:导向管(3)可以是直形的圆管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方管形状;导向管(3)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探头固定架(4),其特征是:超声探头固定架(4)可以是直形的方管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u”形槽形状,也可以是直形的“l”形槽形状,也可以是内部中空形态与超声探头外形相匹配的形状;超声探头固定架(4)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超声探头检查孔(5),其特征是:超声探头检查孔(5)位于预固定于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的超声探头与基板对应的位置,超声探头检查孔(5)的大小不小于探头的横截面。
8.一种联合定位穿刺导引器械的使用方法,其包含:
a)基准贴(1)放置,手术前使基准贴(1)贴于手术部位体表并用皮肤记号笔沿基准贴(1)边缘画上标记线;
b)通过ct或mri扫描等手段三维重建获得手术部位含基准贴(1)的三维影像;
c)移除基准贴(1);
d)穿刺导板(2)的制作:
i.在三维影像上以人体体表影像及基准贴(1)的影像为基准设计穿刺导板的基板;
ii.在三维影像上选择合适的穿刺路径,穿刺路径一端即为穿刺目标,另一端延伸至体外并在体外保留大于导向管的长度;
iii.以(ii)中穿刺路径为导向管(3)的中轴线设计穿刺导板的导向管(3);
iv.沿进入组织的路径分别测量穿刺目标到导向管两端的距离,获得预使用的穿刺针进入人体部分的长度,及穿刺针进入人体部分+导向管部分的总长度;
v.在三维影像上人体体表选择合适的超声探头摆放位置,以摆放位置的中心点与穿刺路径的穿刺目标端点的连线的延长线为超声探头中轴线,并在三维影像上放置虚拟超声探头;
vi.在三维影像上虚拟超声探头下方设计超声探头检查孔(5),虚拟超声探头周边设计超声探头固定架(4);
vii.按相邻部位需要穿刺的针数量,可重复(ii)~(vi)的操作;
viii.按三维影像上设计的虚拟的穿刺导板生成stl格式的文件,并加工成实体穿刺导板;
e)手术时,穿刺导板(2)固定于手术部位体表且局部边缘与沿基准贴(1)边缘所画的线吻合;
f)超声探头紧贴体表并固定于穿刺导板的超声探头固定架(4)上;
g)通过超声检查对穿刺部位进行实时观察,选择合适的时机将穿刺针通过穿刺导板的导向管孔向穿刺目标进行穿刺;
h)根据(d):iv)中获得的长度值与穿刺针针体上的刻度比较,同时结合超声检查确定穿刺到位;
i)按相邻部位需要穿刺的针数量,重复(f)~(h)的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