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439338发布日期:2020-04-17 22:17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射频消融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胃食道返流用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



背景技术:

射频技术作为热消融的一种,随着微创消融的发展已成为行业发展的趋势。胃食道返流是一种常见的慢性上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疾病,是由食道下括约肌过性松弛、食道裂孔疝及食管胃连接处松弛等病理改变单独或共同引起,射频消融技术因为微创、疗效好等优点在治疗胃食道返流疾病方面得到迅速的发展。

射频消融导管是实现射频消融技术的器械,现在的射频消融导管的电极针出针方式是由拇指直接推动/拉回出针固定机构从而实现出针/收针过程,这样的出针方式会比较费力,据统计,在一次胃食道返流射频消融治疗手术过程中需要40次左右的重复出收针,重复的直接推动/拉回出针固定结构,医生拇指因为持续用力很快就会有疼痛感,而且,推动的费力会影响手术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可以实现非常省力的完成电极针出/收针过程,并且结构简单、可靠。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实现如下: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包括手柄盖、齿轮副、转动连杆、电极针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副包括齿轮、齿条,所述手柄盖内侧设置齿轮柱,所述转动连杆固定连接在齿轮靠近齿侧端面上,所述齿轮旋转安装在齿轮柱上,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一力臂,所述齿轮副啮合部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长度至少为第二力臂长度的两倍,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极针连接杆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包括装配孔、齿轮齿部、连杆装配螺丝孔,所述装配孔旋转安装在所述的齿轮柱上。

进一步地,所述的转动连杆包括螺丝过孔、转动受力块,所述的螺丝过孔与所述的连杆装配螺丝孔上下对齐,通过螺丝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条包括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齿条齿部,所述的齿轮齿部与所述的齿条齿部相对运动。

进一步地,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均匀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数量与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数量一致,所述电极针连接杆一端通过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另一端与电极针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胶粘固定、螺丝固定、焊接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手柄盖开设有弧状通孔,所述转动受力块部分穿过弧状通孔。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为扇形体,所述扇形体的角度在30-90度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的齿轮副、转动连杆、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在所述手柄盖的一侧,所述的手柄盖内侧放置所述齿条、电极针连接杆的位置相应设置有辅助支撑的凸起结构。

工作原理:控制转动连杆的转动受力块前后运动,转动连杆带动齿轮沿装配柱中心转动,运动的齿轮齿部与齿条齿部接触,带动齿条产生相对运动,齿条的运动带动与之相连的电极针连接杆的运动,从而带动电极针运动。转动连杆与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一力臂,齿轮副啮合部与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二力臂,第一力臂长度至少为第二力臂长度的两倍。达到省力的目的。齿轮与齿条配合时,齿条不能驱动齿轮转动,有自锁的功能,另外,电极针连接杆至少设置2根,可以确保电极针连接杆运动过程稳定,电极针可以稳定出/收。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1)在相同力距的情况下,通过增加力臂的长度,从而达到减小作用力的目的;

(2)利用齿轮齿条配合时,齿条的自锁功能以及2根以上电极针连接杆的设置,达到传动稳定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内部装配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转动连杆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齿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1齿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整体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1-电极针连接杆;2-转动连杆;3-齿轮副;4-手柄盖;21-螺丝过孔;22-转动受力块;31-齿轮;32-齿条;311-装配孔;312-齿轮齿部;313-连杆装配螺丝孔;321-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322-齿条齿部;41-左半手柄盖;42-右半手柄盖;43-装配柱。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该结构由电极针(图中未画出)、电极针连接杆1、转动连杆2、齿轮副3、手柄盖4组成,手柄盖4分左半手柄盖41和右半手柄盖42,两者可扣合安装在一起,电极针连接杆1、转动连杆2、齿轮副3装配在左半手柄盖41内。

转动连杆2上设置螺丝过孔21与转动受力块22,齿轮副3由齿轮31和齿条32组成,齿轮31上设置装配孔311、齿轮齿部312、连杆装配螺丝孔313,齿条32上设置321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齿条齿部322。手柄盖4上开设有圆弧形的开孔,转动连杆2上的转动受力块22上部穿过圆弧形开口伸到手柄盖4外部,方便后续使用。转动连杆2上面的螺丝过孔21与齿轮31上的连杆装配螺丝孔313对齐,螺丝依次穿过两个孔完成固定。手柄盖4内固定设置有装配柱43,齿轮31上的装配孔311转动安装在装配柱43上。用手扳动转动受力块22,转动连杆2前后转动,进一步带动齿轮31沿装配柱43转动,齿轮31的转动使得齿轮齿部312与齿条齿部322产生前后相对运动,进一步地带动安装在齿条32上的电极针连接杆1前后运动,从而带动电极针的出/收针。

出/收针时齿轮31受力点在齿轮齿部312与齿条齿部322啮合的部位,其与装配柱43中心形成力矩,且齿轮31受力点与装配柱43中心形成第二力臂,操作者扳动转动受力块22与装配柱43中心形成第一力臂,第一力臂的长度至少为第二力臂长度的两倍。

该结构,只能通过齿轮31带动齿条32运动,因此,只要齿轮31运动停止,齿条32运动即刻停止,因此,传动稳定。

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发明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包括手柄盖、齿轮副、转动连杆、电极针连接杆,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副包括齿轮、齿条,所述手柄盖内侧设置齿轮柱,所述转动连杆固定连接在齿轮靠近齿侧端面上,所述齿轮旋转安装在齿轮柱上,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一力臂,所述齿轮副啮合部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长度至少为第二力臂长度的两倍,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极针连接杆固定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包括装配孔、齿轮齿部、连杆装配螺丝孔,所述装配孔旋转安装在所述的齿轮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转动连杆包括螺丝过孔、转动受力块,所述的螺丝过孔与所述的连杆装配螺丝孔上下对齐,通过螺丝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条包括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齿条齿部,所述的齿轮齿部与所述的齿条齿部相对运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均匀布置至少两个,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数量与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数量一致,所述电极针连接杆一端通过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孔固定连接,所述的电极针连接杆另一端与电极针固定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连接方式包括胶粘固定、螺丝固定、焊接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手柄盖开设有弧状通孔,所述转动受力块部分穿过弧状通孔。

8.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为扇形体,所述扇形体的角度在30-90度之间。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意一项所述的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副、转动连杆、电极针连接杆装配在所述手柄盖的一侧,所述的手柄盖内侧放置所述齿条、电极针连接杆的位置相应设置有辅助支撑的凸起结构。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射频消融导管的转动式省力出针结构,其包括手柄盖、齿轮副、转动连杆、电极针连接杆,所述的齿轮副包括齿轮、齿条,所述手柄盖内侧设置齿轮柱,所述转动连杆固定连接在齿轮靠近齿侧端面上,所述齿轮旋转安装在齿轮柱上,所述转动连杆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一力臂,所述齿轮副啮合部与所述齿轮柱中心形成第二力臂,所述第一力臂长度至少为第二力臂长度的两倍,所述齿条与所述电极针连接杆固定连接,由此,可实现省力且稳定出针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杨宏宇;缪丰东;王健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美安创新医疗科技无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2.25
技术公布日:2020.04.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