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须攀式人工晶状体,用于无晶状体眼、晶状体囊袋受损的晶状体或混浊晶状体的人工晶状体植入。
背景技术:
现有人工晶状体包括圆盘形的光学区1及其外缘的2~4个c形晶状体的攀2(如图1所示,为双攀人工晶状体),其用于晶状体替换,植入晶状体囊袋内。现有人工晶状体的缺陷在于,若手术过程中发现晶状体囊袋异常,比如后囊不完整,则难以支撑该人工晶状体,植入后可能发生脱位。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人工晶状体不适用于晶状体囊袋缺陷的患者,植入后易发生脱位。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须攀式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表面的边缘处均布由多根须状的攀。
优选地,所述光学区上的攀分为多个簇,每个簇内设有多根攀,每个簇内攀的倾斜角相同。
优选地,所述光学区上设有2~6个簇的攀。
优选地,所述攀的端部向光学区的外沿延伸。
本实用新型中的须状攀附着并支撑于睫状体平坦部将人工晶状体挂持于巩膜内面,因此,无需缝合便能够可靠地固定于晶状体摘除后的眼内。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晶状体囊袋异常、无法提供对人工晶状体正常支撑的白内障患者,此型人工晶状体无需缝合,即能可靠地固定于巩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提供的须攀式人工晶状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更明显易懂,兹以优选实施例,并配合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
如图2所示,为本实施例提供的须攀式人工晶状体,其包括圆盘形的光学部1,在其表面的边缘处对称分布两簇须状的攀2。
光学区1优选记忆材料,例如甲基丙烯酸甲酯、羟乙基甲基丙烯酸甲酯、甲基丙烯酸酯羟基苯酚及乙烯乙二醇二丙烯酸酯交联聚合而成的三维共价网状结构等。攀2的一端埋藏于光学区1的边缘内,该端部的材质优选为高强度聚丙烯材料,另一端为不锈钢金属质地的穿刺针3。
本产品的工作过程:摘除晶状体后,将上述人工晶状体旋转注入眼球的后房,使人工晶状体的边缘靠近睫状体区域,调整人工晶状体的位置,使光学区1居中并稳固,人工晶状体植入即告完成。
1.一种须攀式人工晶状体,包括光学区(1),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1)表面的边缘处分布有多根须状的攀(2);所述光学区(1)上的攀(2)分为多个簇,每个簇内设有多根攀(2),每个簇内攀(2)的倾斜角相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须攀式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区(1)上设有2~6个簇的攀(2)。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须攀式人工晶状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攀(2)的端部向光学区(1)的外沿延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