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256240发布日期:2020-06-26 22:0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儿童输液护理是一直儿童护理的重点,由于儿童在输液过程中,容易乱动,因此需要护士特别关注,传统的会采用儿童输液板对儿童手部进行固定,放置儿童手弯曲导致针头脱离跑偏,一般儿童输液过程中采用留置针比较多,由于儿童在睡觉以及活动过程中,手的乱动依然会导致针头碰触的物体导致针头脱离跑偏,目前只能在过程中严加注意,如果针头脱离跑偏需要重新进行穿刺,由于儿童静脉较细,穿刺成功率难把握,显然会增加儿童的痛苦以及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而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的儿童输液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固定器以及定位器,所述的手掌固定器包括与手掌以及腕部相适应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对应手指部位以及腕部均设置有绑带,使得对腕部与手掌固定保持腕部与手掌呈平直状态,所述的定位器包括定位板以及固定夹件,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夹件,所述的固定夹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螺栓件,所述的第一夹块一端与定位板一侧固定,螺栓件穿设固定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使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夹设固定在床边沿,所述的固定板的端面以及定位板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呈相互磁性吸附的磁性吸附面。

进一步的:所述的磁性吸附面采用磁性硅胶垫。

进一步的:所述的固定板对应手指部位设置有一组绑带,所述的腕部设置有两组绑带,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绑带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绑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纽扣公扣,临近绑带的一端的绑带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纽扣公扣配合的第一纽扣母扣,绑带的一端绕过第一固定孔并且第一纽扣公扣与第一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一纽扣件使得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孔位置,所述的绑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且与绑带后侧的端面通过魔术贴固定。

进一步的:对应手指部位的绑带以及与其临近的一组绑带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纽扣母扣,所述的绑带固定有用于罩设输液针头的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的两端通过第二纽扣公扣与第二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二纽扣件与绑带固定,输液针部分容纳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的防护罩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输液管出线的通孔。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和效果: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减少在输液时由于睡眠导致儿童手随意移动造成输液针脱离以及跑针情况,同时绑带可拆卸,便于安装与更换,同时在绑带上设置防护罩,在儿童在使用留置针时,不输液玩耍情况下,有效对针体进行保护,壁面针体的磕碰导致脱离以及跑针情况。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儿童输液护理装置的使用状态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夹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绑带与防护罩的连接示意图。

附图编号:定位器1,固定板2,定位板11,绑带5,固定夹件12,第一夹块121,第二夹块122,螺栓件123,床边沿3,磁性吸附面13,第一固定孔211,第二固定孔212,通孔41,魔术贴51,防护罩4,第一纽扣件52,第二纽扣件53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而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下实施例。

实施例1: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包括手掌固定器以及定位器1,所述的手掌固定器包括与手掌以及腕部相适应的固定板2,所述的固定板2对应手指部位以及腕部均设置有绑带5,使得对腕部与手掌固定保持腕部与手掌呈平直状态,所述的定位器1包括定位板11以及固定夹件12,定位板1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夹件12,所述的固定夹件12包括第一夹块121、第二夹块122以及螺栓件123,所述的第一夹块121一端与定位板11一侧固定,螺栓件123穿设固定在第一夹块121和第二夹块122上,使得第一夹块121和第二夹块122夹设固定在床边沿3,所述的固定板2的端面以及定位板11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呈相互磁性吸附的磁性吸附面13。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磁性吸附面13采用磁性硅胶垫。

本实施例提供的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在输液时,用于将儿童手掌与手腕进行平直固定的装置,通过将手腕与手掌进行绑定,使得手掌与手腕始终保持平直状态,壁面出线跑针的情况,放置跑针给儿童带来伤害,同时具体的还涉及了一种定位器1,所述的定位器1固定在床板上,所述的固定板2与定位器1的定位板11通过磁性吸附贴合,在病床输液过程中,对儿童的手部进行了有效的限制,避免在输液过程中手乱动影响输液,特别是在儿童在睡觉过程中,手不自主活动导致针头的脱落、偏移导致输液停止以及安全问题,本装置结构设计合理,安装方便,在针对5-12岁儿童使用时,由于其本身具有一定的自主意识,在睡觉过程中,由于无法轻松抬起手,可有效对其进行输液提醒,防止儿童在输液过程中由于睡意模糊导致手随意活动造成输液针的偏移或者脱落。

实施例2:

参见图1-图4,本实施例中,基于上述特征,所述的固定板2对应手指部位设置有一组绑带5,所述的腕部设置有两组绑带5,所述的固定板2设置有绑带5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211和第二固定孔212,所述的绑带5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纽扣公扣,临近绑带5的一端的绑带5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纽扣公扣配合的第一纽扣母扣,绑带5的一端绕过第一固定孔211并且第一纽扣公扣与第一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一纽扣件52使得绑带5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孔211位置,所述的绑带5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212且与绑带5后侧的端面通过魔术贴51固定。

具体的本实施例中对应手指部位的绑带5以及与其临近的一组绑带5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纽扣母扣,所述的绑带5固定有用于罩设输液针头的防护罩4,所述的防护罩4的两端通过第二纽扣公扣与第二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二纽扣件53与绑带5固定,输液针部分容纳设置在防护罩4内,所述的防护罩4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输液管出线的通孔41。

本实施例中具体涉及固定板2的绑带5的结构,本绑带5结构方便绑带5也便于拆卸,使得在绑带5破损后可进行更换,同时涉及的绑带5可连接防护罩4,所述的防护罩4有效对注入静脉的针头以及暴露在手背的外置针体部分进行保护,特别是在儿童在使用留置针时,在不输液玩耍情况下,有效对针体进行保护,壁面针体的磕碰导致脱离以及跑针情况。

本说明书中所描述的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本实用新型说明书的内容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固定器以及定位器,所述的手掌固定器包括与手掌以及腕部相适应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对应手指部位以及腕部均设置有绑带,使得对腕部与手掌固定保持腕部与手掌呈平直状态,所述的定位器包括定位板以及固定夹件,定位板的一侧设置有若干固定夹件,所述的固定夹件包括第一夹块、第二夹块以及螺栓件,所述的第一夹块一端与定位板一侧固定,螺栓件穿设固定在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上,使得第一夹块和第二夹块夹设固定在床边沿,所述的固定板的端面以及定位板的端面分别设置有呈相互磁性吸附的磁性吸附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磁性吸附面采用磁性硅胶垫。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固定板对应手指部位设置有一组绑带,所述的腕部设置有两组绑带,所述的固定板设置有绑带的位置两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固定孔和第二固定孔,所述的绑带的一端设置有第一纽扣公扣,临近绑带的一端的绑带端面设置有与第一纽扣公扣配合的第一纽扣母扣,绑带的一端绕过第一固定孔并且第一纽扣公扣与第一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一纽扣件使得绑带的一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孔位置,所述的绑带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固定孔且与绑带后侧的端面通过魔术贴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对应手指部位的绑带以及与其临近的一组绑带的端面分别设置有第二纽扣母扣,所述的绑带固定有用于罩设输液针头的防护罩,所述的防护罩的两端通过第二纽扣公扣与第二纽扣母扣配合构成第二纽扣件与绑带固定,输液针部分容纳设置在防护罩内,所述的防护罩的后侧设置有用于输液管出线的通孔。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儿童输液护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手掌固定器以及定位器,所述的手掌固定器包括与手掌以及腕部相适应的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对应手指部位以及腕部均设置有绑带,使得对腕部与手掌固定保持腕部与手掌呈平直状态,所述的定位器包括定位板以及固定夹件,本实用新型结构设计合理,有效减少在输液时由于睡眠导致儿童手随意移动造成输液针脱离以及跑针情况,同时绑带可拆卸,便于安装与更换,同时在绑带上设置防护罩,在儿童在使用留置针时,不输液玩耍情况下,有效对针体进行保护,壁面针体的磕碰导致脱离以及跑针情况。

技术研发人员:赵燕;苏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浙江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9.05.08
技术公布日:2020.06.26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