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0393231发布日期:2020-04-14 20:22阅读:115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辅助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



背景技术:

目前国内市面上只有采用海绵作支撑,外面用棉布或合成革包裹,易于清洁,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等特点。一般采用型号(cm)40*20*20的海绵垫,这种普通的上肢垫不能调节上肢的倾斜角度,且不具有保温功能,无法满足断指再植及皮瓣移植的患者的需求,不能适应体位的改变、年龄及身高的变化等。因此,需要开发出一款具有保温功能,且能调节高度以适应多种情况的医用上肢支撑垫。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所述的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放置上肢的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垫层,支撑本体底部安装有调节凹槽倾斜角度的升降机构,凹槽向下一端安装有放置肩胛部位的肩胛部支撑垫。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充气增高垫层。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垫层为柔性电热毯,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按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支撑垫本体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凹槽设置在倾斜面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充气增高垫层设置为三层,肩胛部支撑垫所在一端支撑垫本体增高度大于另一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加热垫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25-30度。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实用新型肩胛部支撑垫上安装有魔术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肢放置在凹槽内,支撑垫本体底部安装有充气增高垫层,用于调节凹槽高度以及切斜角度,体位由平卧位→半卧位→坐位,防止因体位改变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使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而发生痉挛,改变凹槽高度以及切斜角度还可以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及身高的患者;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垫层,保证上肢处于合适的温度,避免术后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设置有肩胛部支撑垫以及魔术贴,使肩部舒适,保持肩关节功能位;调转本实用新的方向左右上肢均可适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充气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支撑垫本体;2.凹槽;3.加热垫层;4.升降机构;5.肩胛部支撑垫。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主旨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经济实用,适用范围广。

下面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进行详细说明,以便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及优点进行更深入的诠释。

本实用新型的如图1-2所示,揭示了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1,支撑垫本体上设置凹槽2,上肢放置在凹槽内,支撑本体底部安装有升降机构4,升降机构调节凹槽倾斜角,体位由平卧位→半卧位→坐位,避免因体位改变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使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而发生痉挛,此外升降机构调节高度以及凹槽的倾斜角度,还可以使其适用于不同年龄段和身高的患者,该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垫层,加热垫层3保证上肢在适宜的温度,防止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凹槽向下一端安装有肩胛部支撑垫,肩胛部支撑垫5上还安装有魔术贴,魔术贴使得患者肩部舒适,保持肩关节功能位。

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充气增高垫层,且充气增高垫层设置为三层,每一层上均设置有充气孔,充气后,凹槽向下一端上升的高度,低于凹槽向上一端的高度,设置为三层,每充满一层,凹槽倾斜角度减小10度,三层均充满后,上肢抬高的角度减小30度。充气增高垫层也可以设置为二层、四层、五层或者六层等,具体根据需要设置,对于层数不做限制。当然这里的升降机构也可以设置为螺杆调节机构、升降杆或升降气缸等,设置在上肢垫主体两端,调节两端高度,改变凹槽切斜角度。

此外,所述的加热垫层为柔性电热毯,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按钮,温度调节范围为为25-30度。所述的支撑垫本体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凹槽设置在倾斜面上,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充气增高垫,全部充满气后,凹槽切斜角度调整为15度,上肢被抬高15度。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上肢放在在凹槽内,加热垫层加热,保持凹槽内上肢的温度维持在25-30度之间,根据需要给充气增高垫层充气调整上肢抬高的角度。本实用新型适用于断指再植及皮瓣移植的患者,避免术后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不会因体位改变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使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而发生痉挛;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及身高的患者,使用者肩部舒适,保持肩关节功能位;通过调转本实用新型的方向可适用于左右上肢。

通过使用本实用新型减少了断指再植及皮瓣移植的患者发生坏死的机率,减少此类患者的住院天数,从而减少病人住院费用及社保支出的费用;提高科室的技术水平,提高社会的认可,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如一年收治此类患者20人,如减少发生1例断指再植或皮瓣移植的坏死的患者,可节省医疗费用1-2万元.更主要是提高患者生活的自理能力及保持好自我形像。

通过以上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放置上肢的凹槽(2),该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垫层(3),支撑本体底部安装有调节凹槽倾斜角度的升降机构(4),凹槽向下一端安装有放置肩胛部位的肩胛部支撑垫(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升降机构为充气增高垫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垫层为柔性电热毯,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用于调节温度的调节按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垫本体截面呈直角三角形,凹槽设置在倾斜面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充气增高垫层设置为三层,肩胛部支撑垫所在一端支撑垫本体增高度大于另一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倾斜面的倾斜角度为45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加热垫层的加热温度范围为25-30度。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其特征在于:肩胛部支撑垫上安装有魔术贴。


技术总结
一种多功能医用上肢支撑垫,包括支撑垫本体,所述的支撑垫本体上设置有放置上肢的凹槽,该凹槽内安装有加热垫层,支撑本体底部安装有调节凹槽倾斜角度的升降机构,凹槽向下一端安装有放置肩胛部位的肩胛部支撑垫。本实用新型,避免术后温度过低使血管痉挛阻碍血液循环;防止因体位改变导致体内血压的改变,使吻合的血管对血压瞬间变化而发生痉挛;适用于不同年龄阶段及身高的患者,使用者肩部舒适,保持肩关节功能位,通过调转本实用新型的方向可适用于左右上肢。

技术研发人员:肖翠梅;吴凡宇;冯锡光;许素芃;吴庆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肖翠梅
技术研发日:2019.05.27
技术公布日:2020.04.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