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23037发布日期:2020-07-17 15:57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中药材在切片前未经蒸汽软化,切片时药材较硬,容易磨损切片刀具,且药材切片时碎末较多,浪费严重,影响产出质量。因此药材软化是切制的关键,且软化的好坏直接关系到饮片的质量。一般针对不同的药材会需要用到不同的软化方法,一、吸湿回润法:是将药材置于潮湿地面的席子上,使其吸潮变软再行切片的方法。本法一般重于含油脂、糖分较多的药材,如牛膝、当归、玄参等。二、热汽软化法:本法是将药材经热开水焯或经蒸汽煮等处理,使热水或热蒸汽渗透到药材组织内部,加速软化,再行切片的方法。此法一般适用于经热处理对其所含有效成分影响不大的药材,如甘草、三棱等,采用热气软化,可克服水处理软化时出现的发霉现象;目前,在通过蒸汽对中药材软化过程中,因为药材堆积在箱体内,导致受热不均,从而使得软化效率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受热不均而使得软化效率低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设计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所述底座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板,所述支撑架板的顶部设置有软化箱,所述软化箱固定安装在支撑架板上,所述软化箱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箱门,所述密封箱门通过铰链与软化箱转动连接,所述软化箱远离密封箱门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软化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辊,所述电机的输出轴贯穿软化箱的侧壁,且与转动辊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板,所述隔板在转动辊均匀分布,且均固定安装在转动辊的侧壁上,所述隔板远离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转筒,所述隔板均与转筒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化箱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入管,所述蒸汽导入管与软化箱的内部相通,所述蒸汽导入管远离软化箱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所述蒸汽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所述蒸汽导入管与蒸汽发生器的出口端接通,所述软化箱远离蒸汽导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出管。

优选的,所述减震机构包括套筒,所述套筒的内部卡接有套杆,所述套杆与套筒滑动连接,所述套筒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弹簧,所述套杆的底端搭设在减震弹簧上,所述套杆的顶端与底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密封箱门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安装在密封箱门上。

优选的,所述隔板和转筒上均设置有若干蒸汽通孔,所述蒸汽通孔在隔板、转筒上均匀分布。

优选的,所述蒸汽导入管和蒸汽导出管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有益效果在于:转动机构的设计,作用在于,首先将中药材均匀分布在不同的隔板上,然后通过电机带动转动辊和转筒转动,从而避免中药材发生堆积,软化箱的内部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进入转筒内侧,从而对中药材加热软化,同时中药材的受热均匀,进而提高软化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转动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的减震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座1、减震机构2、套筒21、套杆22、减震弹簧23、支撑架板3、软化箱4、密封箱门5、电机6、转动机构7、转动辊71、隔板72、转筒73、蒸汽通孔74、蒸汽发生器8、蒸汽导入管9、控制阀10、蒸汽导出管11。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4,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底座1,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2,减震机构2包括套筒21,套筒21的内部卡接有套杆22,套杆22与套筒21滑动连接,套筒2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弹簧23,套杆22的底端搭设在减震弹簧23上,套杆22的顶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减震弹簧23可以在电机6工作时有效减缓底座1的晃动,增加整个装置的稳定性。

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板3,支撑架板3的顶部设置有软化箱4,软化箱4固定安装在支撑架板3上,软化箱4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箱门5,密封箱门5通过铰链与软化箱4转动连接,密封箱门5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垫,密封垫固定安装在密封箱门5上,软化箱4远离密封箱门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软化箱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7,转动机构7包括转动辊71,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软化箱4的侧壁,且与转动辊71固定连接,转动辊7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板72,隔板72在转动辊71均匀分布,且均固定安装在转动辊71的侧壁上,隔板72远离转动辊71的一端设置有转筒73,隔板72均与转筒73的内壁固定连接,隔板72和转筒73上均设置有若干蒸汽通孔74,蒸汽通孔74在隔板72、转筒73上均匀分布,转动机构7的设计,作用在于,首先将中药材均匀分布在不同的隔板72上,然后通过电机6带动转动辊71和转筒73转动,从而避免中药材发生堆积,软化箱4的内部的蒸汽通过蒸汽通孔74进入转筒73内侧,从而对中药材加热软化,同时中药材的受热均匀,进而提高软化效率。

软化箱4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入管9,蒸汽导入管9与软化箱4的内部相通,蒸汽导入管9远离软化箱4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8,蒸汽发生器8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蒸汽导入管9与蒸汽发生器8的出口端接通,软化箱4远离蒸汽导入管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出管11,蒸汽导入管9和蒸汽导出管11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0,通过控制阀10有效的控制软化箱4的蒸汽量和软化温度。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1)底部的四角均固定安装有减震机构(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部固定安装有支撑架板(3),所述支撑架板(3)的顶部设置有软化箱(4),所述软化箱(4)固定安装在支撑架板(3)上,所述软化箱(4)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箱门(5),所述密封箱门(5)通过铰链与软化箱(4)转动连接,所述软化箱(4)远离密封箱门(5)的一端固定安装有电机(6),所述软化箱(4)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转动辊(71),所述电机(6)的输出轴贯穿软化箱(4)的侧壁,且与转动辊(71)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辊(71)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板(72),所述隔板(72)在转动辊(71)均匀分布,且均固定安装在转动辊(71)的侧壁上,所述隔板(72)远离转动辊(71)的一端设置有转筒(73),所述隔板(72)均与转筒(73)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软化箱(4)的外侧壁上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入管(9),所述蒸汽导入管(9)与软化箱(4)的内部相通,所述蒸汽导入管(9)远离软化箱(4)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8),所述蒸汽发生器(8)固定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蒸汽导入管(9)与蒸汽发生器(8)的出口端接通,所述软化箱(4)远离蒸汽导入管(9)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出管(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机构(2)包括套筒(21),所述套筒(21)的内部卡接有套杆(22),所述套杆(22)与套筒(21)滑动连接,所述套筒(21)内部的底端设置有减震弹簧(23),所述套杆(22)的底端搭设在减震弹簧(23)上,所述套杆(22)的顶端与底座(1)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箱门(5)的内侧设置有密封垫,所述密封垫固定安装在密封箱门(5)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72)和转筒(73)上均设置有若干蒸汽通孔(74),所述蒸汽通孔(74)在隔板(72)、转筒(73)上均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蒸汽导入管(9)和蒸汽导出管(11)上均固定安装有控制阀(10)。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中药加工装置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中药材加工用软化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底部的四角均安装有减震机构,底座顶部安装有支撑架板,支撑架板的顶部设置有软化箱,软化箱的一端设置有密封箱门,软化箱远离密封箱门的一端安装有电机,软化箱的内部设置有转动机构,转动机构包括转动辊,转动辊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隔板,隔板远离转动辊的一端设置有转筒,软化箱的外侧壁上安装有蒸汽导入管,蒸汽导入管远离软化箱的一端设置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固定安装在底座上,蒸汽导入管与蒸汽发生器的出口端接通,软化箱远离蒸汽导入管的一侧固定安装有蒸汽导出管。本实用新型的实用性强,值得推广。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漆小军
技术研发日:2019.05.31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