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85997发布日期:2020-08-25 19:23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人们在驾驶时,需要实时触摸到汽车的方向盘,因此会在方向盘上设置多个监测装置,从而对驾驶员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由于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可能会出现单手驾驶的情况,但若设置较多的传感器,虽然可以实现实时监测的作用,但成本会大幅度的增加;若设置较少的传感器,若驾驶员恰好触摸到方向盘上传感器的盲区,则不会对驾驶员的身体进行有效的实时监测。



技术实现要素:

因此,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驾驶员在单手操作时,出现触摸盲区的缺陷,从而提供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包括:

多个监测装置,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把套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把套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之间的弧长距离小于等于80mm。

进一步,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

进一步,在所述把套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监测装置的通讯线。

进一步,所述监测装置为血氧传感器。

进一步,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发射端和接收端,所述发射端和接收端均焊接在所述通讯线上。

进一步,所述监测装置为温度传感器。

进一步,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设有用于导热的金属帽。

进一步,在所述通讯线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监测装置启闭的电路板。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包括:多个监测装置,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把套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把套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之间的弧长距离小于等于80mm。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掌宽度在80mm以上,将两个监测装置之间的弧线距离设置为小于或等于80mm,使得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即使一只手握住方向盘,也可以采集到驾驶员的生命体征的数据,从而实现实时测量和监测的作用。该采集装置制造方便,结构小,质量轻,不影响驾驶员的手感,并且保证了采集装置采集数据的准确性和成本,外观符合人机工程学。

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设有用于导热的金属帽。在手掌接触到温度传感器时,金属帽具有快速导热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温度传感器的监测精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后视图;

图4为图2中金属帽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套;2-通讯线;3-监测装置;4-发射端;5-接收端;6-金属帽;7-电路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此外,下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不同实施方式中所涉及的技术特征只要彼此之间未构成冲突就可以相互结合。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包括:多个监测装置3,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把套1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把套1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3之间的弧长距离小于等于80mm。

把套1套设在方向盘的外周壁上,与方向盘固定连接,该连接可以为粘接。在通常情况下,成年人的手掌宽度在80mm以上,因此,将两个监测装置之间的弧线距离设置为小于或等于80mm,使得驾驶员在驾驶汽车时,即使一只手握住方向盘,也可以采集到驾驶员的生命体征的数据,从而实现对人体的生命体征实时测量和监测的作用。

在本实施例中,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3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将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3之间的弧长距离设置为相等的,便于监测装置3的安装,和计算需要安装监测装置3的数量。

在所述把套1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监测装置3的通讯线2。该通讯线2为柔性软线,设置在把套1的外表面上,多个监测装置3均匀的安装在通讯线2上,以便于实时采集人体生命体征的数据。

所述监测装置3为血氧传感器。血氧传感器设置在把套1远离视线的一侧,避免血氧传感器发出的红外光,干扰驾驶员的视线。在手掌接触到血氧传感器时,血氧传感器可以监测人体血液中的氧浓度即血氧饱和度,将采集的数据传回至外接设备,从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血氧饱和度浓度较低时,及时给出预警,从而实现对人体内血氧饱和度的实时监测。该血氧传感器采用医疗级的芯片,确保采集的数据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如图1所示,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发射端4和接收端5,所述发射端4和接收端5均焊接在所述通讯线2上。血氧传感器包括两个采集端口,即发射端4和接收端5,将发射端4和接收端5焊接在通讯线2上,此连接方式,结构简单,加工方便,并且连接稳定。

如图2所示,所述监测装置3还可以为温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粘贴在通讯线2上。温度传感器采用医疗级体温采集材质,不仅限于金属材质,温度传感器的厚度在0.01-10mm之间,避免由于过厚,影响手掌接触的舒适度。在手掌接触到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实时监测人体的温度,从而传回至外接设备,从而对采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在温度较高时,及时给出预警,从而实现对人体温度的实时监测。当然,血氧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也可以同时设置在把套1上,便于同时对人体进行血氧饱和度和温度的同时监测。

如图4所示,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设有用于导热的金属帽6。金属帽6的材质为铜,在手掌接触到温度传感器时,具有快速导热的作用,同时也增加了温度传感器的监测精度。金属帽6采用镀金工艺,提高了金属帽6的防腐性能。

如图3所示,在所述通讯线2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监测装置3启闭的电路板7。电路板7主要控制血氧传感器或温度传感器的开启和/或者关闭,从而实现信号的采集。

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多个监测装置(3),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把套(1)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把套(1)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3)之间的弧长距离小于等于8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3)之间的弧长距离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把套(1)的外表面上设有用于连接多个所述监测装置(3)的通讯线(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3)为血氧传感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氧传感器包括发射端(4)和接收端(5),所述发射端(4)和接收端(5)均焊接在所述通讯线(2)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监测装置(3)为温度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温度传感器上设有用于导热的金属帽(6)。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讯线(2)上设有用于控制所述监测装置(3)启闭的电路板(7)。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命体征的采集装置,包括:多个监测装置,按预定间隔设置在把套的外表面上,且位于所述把套上的相邻两个所述监测装置之间的弧长距离小于等于80mm。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驾驶员单手或双手操作方向盘时,可以作为监测驾驶员生命体征的生命体征采集装置。

技术研发人员:白云飞;董衍昌;蔡长亮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兴科迪科技(泰州)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6.27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