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8773发布日期:2020-08-07 18:00阅读:265来源:国知局
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急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



背景技术:

儿科患者在夏季容易引发感冒、发烧等症状,当症状明显时,需要将其送至急诊外科或内科进行救治,这时就需要用到降温冰袋,现有的降温冰袋大多采用物理方法进行制冷,使用起来较为方便。

但是现有的冰袋放在患者额头上时,由于患儿不能很好地控制身体,容易导致冰袋滑落,另外,冰袋在使用过程中不仅保温效果不好,容易导致内部温度流失,同时还会造成内部液体泄漏,影响正常使用。因此,本领域技术人员提供了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冰袋主体,所述冰袋主体由相互密封的外袋和内袋构成,所述外袋和内袋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冰袋主体的上表面中心密封连接有螺纹接头,还包括位于冰袋主体上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母贴以及位于冰袋主体下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子贴、位于冰袋主体的一侧并通过挂绳连接的密封组件以及填充于空腔内的保温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魔术贴母贴和魔术贴子贴的长度相等,且魔术贴母贴和魔术贴子贴均呈长条状,所述魔术贴母贴和魔术贴子贴均与冰袋主体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密封组件包括密封管、密封圈和螺纹槽,所述密封组件的上表面固定粘接有密封圈,且密封组件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所述密封组件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密封组件为塑料材质的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螺纹接头位于螺纹槽的内部,且螺纹接头与螺纹槽相适配,所述螺纹接头的底部直径与密封圈的直径相等。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外袋和内袋的厚度相等,且外袋和内袋为一体式设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保温棉均匀填充在空腔内,且保温棉呈长条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组件可以增加冰袋主体的密封性能,防止冰袋主体内的水源出现渗漏现象,密封性能得到提升,使用者将魔术贴母贴与魔术贴子贴上的不同位置进行贴合时,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佩戴和使用,防止冰袋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将冰袋主体设置为由外袋和内袋构成,可以在二者之间填充保温棉,从而提高了冰袋主体整体的保温效果,降低了冰袋主体内温度的流失。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中螺纹接头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3为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中保温棉的安装结构示意图;

图4为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中密封组件和螺纹接头对接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密封组件;2、刻度线;3、外袋;4、魔术贴子贴;5、魔术贴母贴;6、螺纹接头;7、内袋;8、空腔;9、保温棉;10、密封管;11、密封圈;12、螺纹槽;13、冰袋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冰袋主体13,冰袋主体13由相互密封的外袋3和内袋7构成,外袋3和内袋7之间形成空腔8,外袋3和内袋7的厚度相等,且外袋3和内袋7为一体式设置,冰袋主体13的上表面中心密封连接有螺纹接头6,还包括位于冰袋主体13上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母贴5以及位于冰袋主体13下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子贴4,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的长度相等,且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均呈长条状,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均与冰袋主体13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使用者将魔术贴母贴5与魔术贴子贴4上的不同位置进行贴合时,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佩戴和使用,防止冰袋主体1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

在图4中:位于冰袋主体13的一侧并通过挂绳连接的密封组件1,密封组件1包括密封管10、密封圈11和螺纹槽12,密封组件1的上表面固定粘接有密封圈11,且密封组件1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12,密封组件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密封组件1为塑料材质的构件,螺纹接头6位于螺纹槽12的内部,且螺纹接头6与螺纹槽12相适配,螺纹接头6的底部直径与密封圈11的直径相等,通过密封组件1可以增加冰袋主体13的密封性能,防止冰袋主体13内的水源出现渗漏现象,密封性能得到提升。

在图3中:填充于空腔8内的保温棉9,保温棉9均匀填充在空腔8内,且保温棉9呈长条状,将冰袋主体13设置为由外袋3和内袋7构成,可以在二者之间填充保温棉9,从而提高了冰袋主体13整体的保温效果,降低了冰袋主体13内温度的流失。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是:当外部的冰水通过螺纹接头6注入冰袋主体13内后,此时使用者将密封管10与螺纹接头6进行拧紧,直至密封圈11与螺纹接头6的底部接触后即可,此时通过密封圈11可以增加螺纹接头6的密封性能,所以通过密封组件1可以增加冰袋主体13的密封性能,防止冰袋主体13内的水源出现渗漏现象,密封性能得到提升,而保温棉9均匀填充在空腔8内,且保温棉9呈长条状,将冰袋主体13设置为由外袋3和内袋7构成,可以在二者之间填充保温棉9,从而提高了冰袋主体13整体的保温效果,降低了冰袋主体13内温度的流失,最后使用者先将冰袋主体13的前表面放在患者额头上,然后将魔术贴母贴5与魔术贴子贴4上的不同位置进行贴合时,此时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是位于患者的脑后位置,直至冰袋主体13稳固,而使用者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佩戴和使用,防止冰袋主体13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

以上所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冰袋主体(13),所述冰袋主体(13)由相互密封的外袋(3)和内袋(7)构成,所述外袋(3)和内袋(7)之间形成空腔(8),所述冰袋主体(13)的上表面中心密封连接有螺纹接头(6),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位于冰袋主体(13)上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母贴(5)以及位于冰袋主体(13)下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子贴(4)、位于冰袋主体(13)的一侧并通过挂绳连接的密封组件(1)以及填充于空腔(8)内的保温棉(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的长度相等,且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均呈长条状,所述魔术贴母贴(5)和魔术贴子贴(4)均与冰袋主体(13)通过粘胶剂进行粘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组件(1)包括密封管(10)、密封圈(11)和螺纹槽(12),所述密封组件(1)的上表面固定粘接有密封圈(11),且密封组件(1)的内壁开设有螺纹槽(12),所述密封组件(1)为空心圆柱体结构,且密封组件(1)为塑料材质的构件。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接头(6)位于螺纹槽(12)的内部,且螺纹接头(6)与螺纹槽(12)相适配,所述螺纹接头(6)的底部直径与密封圈(11)的直径相等。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袋(3)和内袋(7)的厚度相等,且外袋(3)和内袋(7)为一体式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棉(9)均匀填充在空腔(8)内,且保温棉(9)呈长条状。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儿科急诊辅助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儿科急诊用物理降温冰袋,包括冰袋主体,所述冰袋主体由相互密封的外袋和内袋构成,所述外袋和内袋之间形成空腔,所述冰袋主体的上表面中心密封连接有螺纹接头,还包括位于冰袋主体上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母贴以及位于冰袋主体下表面边缘处的魔术贴子贴、位于冰袋主体的一侧并通过挂绳连接的密封组件以及填充于空腔内的保温棉。本实用新型通过密封组件可以增加冰袋主体的密封性能,防止冰袋主体内的水源出现渗漏现象,密封性能得到提升,使用者将魔术贴母贴与魔术贴子贴上的不同位置进行贴合时,可以方便使用者根据实际需要来进行佩戴和使用,防止冰袋主体在使用过程中出现滑落现象。

技术研发人员:张衡;孔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儿童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02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