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756612发布日期:2020-08-07 17:48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使用。听诊器自从1817年3月8日应用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有不断的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胸件),传导部分(胶管)及听音部分(耳件)组成。

听诊器前端是一个面积较大的膜腔,体内声波鼓动膜腔后,听诊器内的密闭气体随之震动,而塞入耳朵的一端,由于腔道细窄,气体震动幅度就比前端大很多,由此放大了患者体内的声波震动。

目前,使用听诊器时需要先将听音部分戴上,一只手按着听诊器,进行听诊。在外科进行留置胃管等操作时,往往需要两个人合作,一个人插入并控制胃管,一个人使用听诊器通过腹部听诊判断胃管是否到达指定位置,此操作无法单人完成操作,某种意义上占用了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还有,在对实习医生进行教学时,必须固定听诊器的位置,再由不同的实习医生依次佩戴听音部分进行听诊,使用普通听诊器需助手人力按压固定拾音部的位置,否则无法保证位置的固定进而无法保证每一位学生听诊的声音内容一致性,不利于医疗听诊教学。

这就需要我们研发一种可以将听诊器拾音部分固定在人体表面特定位置的听诊器,在进行某些特定医疗操作或教学时,可以单人独立操作,节省有限的医疗人力资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普通听诊器技术中不便于位置固定,在特定的医疗操作时需要两人合作操作完成,为了实现单人操作节约有效的医疗人力资源,而提出的一种。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传导胶管和听音器,所述拾音部分又包括拾音器和吸盘,所述传导胶管又包括拾音传导胶管和听音传导胶管,所述听音器又包括管件和耳塞,所述吸盘一端套设在拾音器上,所述拾音器与所述拾音传导胶管固定连接,所述拾音传导胶管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听音传导胶管固定连接,所述听音传导胶管与所述管件固定连接,所述耳塞套设在所述管件端部,所述吸盘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端连接设置有按接帽,所述吸盘两侧还设置有提手。

优选地,所述提手呈三角形,与所述吸盘一体成型,便于吸盘从人体表面取下。

优选地,所述开孔呈圆柱形,使吸盘内外通过所述开孔贯通,便于释放负压,便于取下吸盘。

优选地,所述按接帽上端设置有把手,下端设置有堵塞柱,所述堵塞柱呈圆台形。

优选地,所述吸盘开口端与所述听诊器端面平齐,便于听诊器紧贴在人体表面。

优选地,所述拾音部分插设在保温保护壳中,便于保温,防止接触人体的听诊器温度过低。

优选地,所述保温保护壳又包括放置空腔、加热层、卡扣、加热板和蓄电池,所述卡扣设置在加热层背面,所述加热层设置在放置空腔后面,所述加热板设置在加热层内,拾音器对应位置,所述蓄电池设置在加热板上方,所述蓄电池与所述加热板电连接,便于加热拾音器,防止听诊器温度过低刺激患者体表。

优选地,所述卡扣与所述保温保护壳一体成型,便于将所述保温保护壳卡合在衣服口袋处,所述保温保护壳前端设置有长条形开口,便于将听诊器放入保温保护壳中。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1、在拾音器外部增设了吸盘,便于将拾音器固定在人体表面,便于教学,同时,便于特定操作时单人操作;

2、在吸盘上设置有提手和开孔,便于释放负压,将吸盘从人体表面取下;

3、增设了保温保护壳,在听诊器闲置时可以将拾音部分放置在保温保护壳内,保证拾音器是温暖的,防止接触人体表面的拾音器过凉。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拾音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一;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拾音部分剖面结构示意图二;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拾音部分与保温保护壳的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保护壳主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保温保护壳侧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加热层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构造、特征、及其功能有进一步的了解,兹配合实施例详细说明如下。

请参见图1和图2,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10、传导胶管20和听音器30,所述拾音部分10又包括拾音器101和吸盘102,所述传导胶管20又包括拾音传导胶管201和听音传导胶管202,所述听音器30又包括管件301和耳塞302,所述吸盘102一端套设在拾音器101上,所述拾音器101与所述拾音传导胶管201固定连接,所述拾音传导胶管201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听音传导胶管202固定连接,所述听音传导胶管202与所述管件301固定连接,所述耳塞302套设在所述管件301端部,所述吸盘上设置有开孔103,所述开孔103上端连接设置有按接帽104,所述吸盘102两侧还设置有提手105。

请参见图4,所述提手105呈三角形,与所述吸盘102一体成型,便于吸盘102从人体表面取下。

请参见图3,所述开孔103呈圆柱形,使吸盘102内外通过所述开孔103贯通,便于释放负压,便于取下吸盘102。

请进一步参见图1和图3,所述按接帽104上端设置有把手1041,下端设置有堵塞柱1042,所述堵塞柱1042呈圆台形。

具体的,所述吸盘102开口端与所述拾音器101端面平齐,便于听诊器紧贴在人体表面。

请参见图5,所述拾音部分10插设在保温保护壳40中,便于保温,防止接触人体的听诊器温度过低。

请参见图6、图7和图8,所述保温保护壳40又包括放置空腔401、加热层402、卡扣403、加热板404和蓄电池405,所述卡扣403设置在加热层402背面,所述加热层402设置在放置空腔401后面,所述加热板404设置在加热层402内,拾音器101对应位置,所述蓄电池405设置在加热板404上方,所述蓄电池405与所述加热板404电连接,便于加热拾音器101,防止听诊器温度过低刺激患者体表。

请进一步参见图7,所述卡扣403与所述保温保护壳40一体成型,便于将所述保温保护壳40卡合在衣服口袋处,所述保温保护壳40前端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06,便于将听诊器放入保温保护壳40中。

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相关实施例加以描述,然而上述实施例仅为实施本实用新型的范例。必需指出的是,已揭露的实施例并未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相反地,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内所作的更动与润饰,均属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10)、传导胶管(20)和听音器(30),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部分(10)又包括拾音器(101)和吸盘(102),所述传导胶管(20)又包括拾音传导胶管(201)和听音传导胶管(202),所述听音器(30)又包括管件(301)和耳塞(302),所述吸盘(102)一端套设在拾音器(101)上,所述拾音器(101)与所述拾音传导胶管(201)固定连接,所述拾音传导胶管(201)通过三通管与所述听音传导胶管(202)固定连接,所述听音传导胶管(202)与所述管件(301)固定连接,所述耳塞(302)套设在所述管件(301)端部,所述吸盘(102)上设置有开孔(103),所述开孔(103)上端连接设置有按接帽(104),所述吸盘(102)两侧还设置有提手(105)。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提手(105)呈三角形,与所述吸盘(102)一体成型。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03)呈圆柱形,使吸盘(102)内外通过所述开孔(103)贯通。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接帽(104)上端设置有把手(1041),下端设置有堵塞柱(1042),所述堵塞柱(1042)呈圆台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吸盘(102)开口端与所述拾音器(101)端面平齐。

6.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拾音部分(10)插设在保温保护壳(40)中。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温保护壳(40)又包括放置空腔(401)、加热层(402)、卡扣(403)、加热板(404)和蓄电池(405),所述卡扣(403)设置在加热层(402)背面,所述加热层(402)设置在放置空腔(401)后面,所述加热板(404)设置在加热层(402)内,拾音器(101)对应位置,所述蓄电池(405)设置在加热板(404)上方,所述蓄电池(405)与所述加热板(404)电连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扣(403)与所述保温保护壳(40)一体成型,所述保温保护壳(40)前端设置有长条形开口(40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吸盘式负压听诊器,包括拾音部分、传导胶管和听音器,所述拾音部分又包括拾音器和吸盘,所述吸盘上设置有开孔,所述开孔上端连接设置有按接帽,所述吸盘两侧还设置有提手。本实用新型在拾音器外部增设了吸盘,能够将拾音器固定在人体表面,在多人教学情境下使用可以增加教学便利性,保证学生听诊声音内容一致性,也使得在某些特定临床操作例如留置胃管通过听诊器确认胃管是否留置到位时实现单人操作可能;在吸盘上设置有提手和开孔,便于释放负压,将吸盘从人体表面取下;增设了保温保护壳,在听诊器闲置时可以将拾音部分放置在保温保护壳内,保证拾音器是温暖的,防止接触人体表面的拾音器过凉。

技术研发人员:姜超;陈彻;姚学权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苏省中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8.05
技术公布日:2020.08.0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