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输血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50639发布日期:2020-09-25 18:26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输血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输血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新型输血器。



背景技术:

输血器是一种建立血液与静脉之间通路的输液器械。在手术中常会用到输血器对患者进行输血操作,输血器的一端与血袋进行连接,另一端与患者的血管进行连接,对患者进行输血操作,挽救患者的生命。

现有的输血器较为简单,而在对患者进行输血过程中,可能会出现血液倒流,对患者进行二次伤害。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新的新型输血器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可防止血液回流、保护了患者的安全的新型输血器。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血器包括:输血管;防回流机构,所述防回流机构连接于所述输血管的一端,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密封活塞,所述输血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中,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中,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输血管设置,所述密封活塞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弹性机构,所述弹性机构位于所述筒体中;插针机构,所述插针机构连接于所述输血管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穿刺机构,所述穿刺机构连接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输血管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弹性机构包括连接杆、连接槽和弹簧,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活塞的一端,所述连接槽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中,且所述连接杆插设于所述连接槽中并通过所述弹簧与所述连接槽的内壁连接。

优选的,所述插针机构包括针头和流量调节器,所述针头连接于所述输血管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且所述流量调节器连接于所述输血管上。

优选的,所述穿刺机构包括连通管、穿刺针、进气管和连接管,所述连通管通过所述连接管与所述筒体远离所述输血管的一端连接,所述穿刺针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连接管的一端,所述进气管连接于所述连通管的侧部上。

优选的,所述进气管的开口处设有滤尘网。

优选的,所述连接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连通管和所述筒体上,所述输血管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筒体和所述针头上。

与相关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血器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插针机构使输血管与人体的血管连通,通过穿刺机构将筒体与血袋进行连接,血液在流进筒体中后先与第二固定板接触,在血液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血液流进第二通孔中对密封活塞进行挤压,使其脱离第二通孔,血液即可依次通过第二通孔和第一通孔以及输血管进入人体,在出现血液回流现象时,势必造成血液从第一通孔向第二通孔流动,第一通孔中的压强大于第二通孔中的压强,在弹性机构的作用下,带动密封活塞伸进第二通孔中,从而阻止血液回流,装置操作简单快捷,可有效防止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回流现象的发生,保护了患者的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血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输血管,2、防回流机构,21、筒体,22、第一固定板,23、第二固定板,24、第一通孔,25、第二通孔,26、密封活塞,3、弹性机构,31、连接杆,32、连接槽,33、弹簧,4、插针机构,41、针头,42、流量调节器,5、穿刺机构,51、连通管,52、穿刺针,53、进气管,54、连接管,6、滤尘网。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请结合参阅图1、图2和图3,其中,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血器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示的筒体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示的a处的结构示意图。新型输血器包括:输血管1、防回流机构2、弹性机构3、插针机构4、穿刺机构5。

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如图1、图2和图3示,防回流机构2连接于输血管1的一端,防回流机构2包括筒体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和密封活塞26,输血管1的一端与筒体21的一端连通,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3均固定连接于筒体21中,且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分别开设于第一固定板22和第二固定板23中,第一固定板22靠近输血管1设置,密封活塞26位于第二通孔25中,本装置在使用过程中,通过插针机构4使输血管1与人体的血管连通,通过穿刺机构5将筒体21与血袋进行连接,血液在流进筒体21中后先与第二固定板23接触,在血液自身的重力作用下,血液流进第二通孔25中对密封活塞26进行挤压,使其脱离第二通孔25,血液即可依次通过第二通孔25和第一通孔24以及输血管1进入人体,在出现血液回流现象时,势必造成血液从第一通孔24向第二通孔25流动,第一通孔24中的压强大于第二通孔25中的压强,在弹性机构3的作用下,带动密封活塞26伸进第二通孔25中,从而阻止血液回流,装置操作简单快捷,可有效防止在输血过程中出现的血液回流现象的发生,保护了患者的安全。

参考图1和图3示,弹性机构3位于筒体21中,弹性机构3包括连接杆31、连接槽32和弹簧33,连接杆31固定连接于密封活塞26的一端,连接槽32开设于第一固定板22中,且连接杆31插设于连接槽32中并通过弹簧33与连接槽32的内壁连接。

参考图1示,插针机构4连接于输血管1远离筒体21的一端,插针机构4包括针头41和流量调节器42,针头41连接于输血管1远离筒体21的一端,且流量调节器42连接于输血管1上,在对患者而进行输血时,将针头41插进患者的血管中并使用胶布对其进行固定,通过流量调节器42控制对患者进行输血的流量。

参考图1示,穿刺机构5连接于筒体21远离输血管1的一端,穿刺机构5包括连通管51、穿刺针52、进气管53和连接管54,连通管51通过连接管54与筒体21远离输血管1的一端连接,穿刺针52固定连接于连通管51远离连接管54的一端,进气管53连接于连通管51的侧部上,将穿刺针52插进血袋中,血袋中的血液依次通过穿刺针52、连通管51、连接管54进入筒体21中,通过进气管53对连通管51保持通气。

参考图1示,进气管53的开口处设有滤尘网6,通过设置滤尘网6,可有效防尘。

参考图1示,连接管54的两端分别插设于连通管51和筒体21上,输血管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筒体21和针头41上,连接管54和输血管1均为软管,可拆卸。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输血管(1);

防回流机构(2),所述防回流机构(2)连接于所述输血管(1)的一端,所述防回流机构(2)包括筒体(21)、第一固定板(22)、第二固定板(23)、第一通孔(24)、第二通孔(25)和密封活塞(26),所述输血管(1)的一端与所述筒体(21)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板(2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3)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21)中,且所述第一通孔(24)和第二通孔(25)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和所述第二固定板(23)中,所述第一固定板(22)靠近所述输血管(1)设置,所述密封活塞(26)位于所述第二通孔(25)中;

弹性机构(3),所述弹性机构(3)位于所述筒体(21)中;

插针机构(4),所述插针机构(4)连接于所述输血管(1)远离所述筒体(21)的一端;

穿刺机构(5),所述穿刺机构(5)连接于所述筒体(21)远离所述输血管(1)的一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机构(3)包括连接杆(31)、连接槽(32)和弹簧(33),所述连接杆(31)固定连接于所述密封活塞(26)的一端,所述连接槽(32)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22)中,且所述连接杆(31)插设于所述连接槽(32)中并通过所述弹簧(33)与所述连接槽(32)的内壁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针机构(4)包括针头(41)和流量调节器(42),所述针头(41)连接于所述输血管(1)远离所述筒体(21)的一端,且所述流量调节器(42)连接于所述输血管(1)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机构(5)包括连通管(51)、穿刺针(52)、进气管(53)和连接管(54),所述连通管(51)通过所述连接管(54)与所述筒体(21)远离所述输血管(1)的一端连接,所述穿刺针(52)固定连接于所述连通管(51)远离所述连接管(54)的一端,所述进气管(53)连接于所述连通管(51)的侧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管(53)的开口处设有滤尘网(6)。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新型输血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管(54)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连通管(51)和所述筒体(21)上,所述输血管(1)的两端分别插设于所述筒体(21)和所述针头(41)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输血器。所述新型输血器包括输血管、防回流机构、弹性机构、插针机构、穿刺机构,所述防回流机构连接于所述输血管的一端,所述防回流机构包括筒体、第一固定板、第二固定板、第一通孔、第二通孔和密封活塞,所述输血管的一端与所述筒体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均固定连接于所述筒体中,且所述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分别开设于所述第一固定板和所述第二固定板中,所述第一固定板靠近所述输血管设置,所述密封活塞位于所述第二通孔中,所述弹性机构位于所述筒体中,所述插针机构连接于所述输血管远离所述筒体的一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新型输血器具有可防止血液回流、保护了患者的安全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张莹;张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莹
技术研发日:2019.08.06
技术公布日:2020.09.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