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16534发布日期:2020-07-17 15:47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验光仪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



背景技术:

验光仪可以做主观验光检查,包括近视、远视、散光和老化,同时综合验光仪也是医学验光的基础,综合验光仪可以检查视功能,包括隐斜的类型和定量,同时视、融合视、立体视三级视功能的检查,眼肌的检查也就是调节的检查。

然而,现在的验光仪需要验光师在现场,在固定的地方,不断的询问,根据消费者反馈,切换不同镜片,为消费者验光,必须要验光师才能完成验光,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数字式验光设备的使用范围,难以满足市场的需求。而且目前的分析仪不够智能,结构复杂,速度不够快,不够人性化,线路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成本低廉、便于携带,能够普及到每个家庭中,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和视力的手持式智能验光仪。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包括用于保护验光仪的外壳、用于改变视标板与人眼之间光学路径的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用于改变视标板与光学透镜组件在设备内的相对距离和位置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测量值进行分析处理和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将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组件,所述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调节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和显示组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视标板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组件的一端,所述视标板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视标板和所述显示组件。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视标板、光学透镜组件和智能控制系统均安装于所述前壳内,所述显示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内,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光学透镜组件为双凸透镜模块,所述双凸透镜模块的一端连接视标板,所述双凸透镜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观察孔,所述视标板、双凸透镜模块和观察孔均位于双凸透镜模块的中心轴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所述电池连接智能控制电路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包括正反转控制电路、无线遥控电路、信号处理模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视标板和显示组件,所述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手持式智能验光仪还设有遥控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无线遥控电路与遥控器信号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用于采集视标板变化状态和位移量编码器以及用于向显示组件发送测量结果的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器的信号端,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通信模块的受控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和螺母,所述视标板安装于所述丝杆上并且可在丝杆上移动,所述螺母由电机驱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杆。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显示组件为屈光度数显示屏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视标板、光学透镜组件和智能控制系统均安装于前壳内,显示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内,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调节机构连接视标板进行调节验光,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携带,且方便使用、可以通过手持进行验光,使用范围广。

2.本实用新型采用智能控制系统,智能控制系统中通过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调节机构进行视标板的调节,通过信号处理模块采集视标板变化状态和位移量并处理为屈光度信息在屈光度数显示屏组中显示,实现智能化、人性化,且反应速度快、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分解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壳、2光学透镜组件、3视标板、4调节机构、5智能控制系统、6显示组件、7前壳、8后壳、9观察孔、10电池、11智能控制电路系统、12电机、13丝杆、14螺母。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详细描述:

参考图1,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包括用于保护验光仪的外壳1、用于改变视标板与人眼之间光学路径的光学透镜组件2、视标板3、用于改变视标板与光学透镜组件在设备内的相对距离和位置的调节机构4、用于对测量值进行分析处理和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5以及将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组件6。

外壳1包括前壳7和后壳8,视标板3、光学透镜组件2和智能控制系统5均安装于前壳7内,显示组件6安装于所述后壳8内,调节机构4安装于所述前壳7与后壳8之间。

光学透镜组件2为双凸透镜模块,双凸透镜模块的一端连接视标板3,双凸透镜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观察孔9,视标板3、双凸透镜模块和观察孔9均位于双凸透镜模块的中心轴线上。

智能控制系统5包括电池10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11,电池10连接智能控制电路系统11,智能控制电路系统11包括正反转控制电路、无线遥控电路、信号处理模块。

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视标板和显示组件,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手持式智能验光仪还设有遥控器,智能控制系统的无线遥控电路与遥控器信号连接。

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用于采集视标板变化状态和位移量编码器以及用于向显示组件发送测量结果的通信模块;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器的信号端,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通信模块的受控端。

调节机构4包括电机12、丝杆13和螺母14,视标板3安装于丝杆13上并且可在丝杆13上移动,螺母14由电机12驱动,螺母14带动丝杆13。

显示组件6为屈光度数显示屏组。

实施案例一:

本实用新型使用时,视标板3、双凸透镜模块和观察孔9均位于双凸透镜模块的中心轴线上,观察孔9部分设置外壳1外面。启动手持式智能验光仪,通过遥控器控制手持式智能验光仪,使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的调节机构4转动,带动视标板3回到原始位置。

单眼对着观察孔9观察,眼睛紧靠观察孔9,集中精力紧盯视标板3,通过遥控器连接智能控制系统,进而控制调节机构4,调节机构4中的电机12正转或反转,带动视标板3向双凸透镜模块靠近或远离,直至视标板3由模糊刚刚变为清晰时停止,此时信号处理模块通过采集视标板变化状态和位移量转换为屈光度值,通过通信模块发送到屈光度数显示屏组显示,即可完成屈光度的检测。

综上所述,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实用新型文件后,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换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保护验光仪的外壳、用于改变视标板与人眼之间光学路径的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用于改变视标板与光学透镜组件在设备内的相对距离和位置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测量值进行分析处理和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将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组件,所述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调节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和显示组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所述视标板设于所述光学透镜组件的一端,所述视标板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视标板和所述显示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包括前壳和后壳,所述视标板、光学透镜组件和智能控制系统均安装于所述前壳内,所述显示组件安装于所述后壳内,所述调节机构安装于所述前壳与后壳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透镜组件为双凸透镜模块,所述双凸透镜模块的一端连接视标板,所述双凸透镜模块的另一端连接观察孔,所述视标板、双凸透镜模块和观察孔均位于双凸透镜模块的中心轴线上。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控制系统包括电池和智能控制电路系统,所述电池连接智能控制电路系统,所述智能控制电路系统包括正反转控制电路、无线遥控电路、信号处理模块。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连接视标板和显示组件,所述正反转控制电路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手持式智能验光仪还设有遥控器,所述智能控制系统的无线遥控电路与遥控器信号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处理模块包括数据处理器、用于采集视标板变化状态和位移量编码器以及用于向显示组件发送测量结果的通信模块;所述数据处理器的输入端连接编码器的信号端,数据处理器的输出端连接通信模块的受控端。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调节机构包括电机、丝杆和螺母,所述视标板安装于所述丝杆上并且可在丝杆上移动,所述螺母由电机驱动,所述螺母带动所述丝杆。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组件为屈光度数显示屏组。


技术总结
一种手持式智能验光仪,包括用于保护验光仪的外壳、用于改变视标板与人眼之间光学路径的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用于改变视标板与光学透镜组件在设备内的相对距离和位置的调节机构、用于对测量值进行分析处理和对调节机构进行控制的智能控制系统以及将智能控制系统检测得到的数据进行显示的显示组件,所述光学透镜组件、视标板、调节机构、智能控制系统和显示组件均设于所述外壳内,视标板设于光学透镜组件的一端,所述视标板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智能控制系统连接所述调节机构、所述视标板和所述显示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便于携带使用,能够普及到每个家庭中,方便人们随时随地测量眼睛的屈光度和视力的手持式智能验光仪。

技术研发人员:刘东光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广州市博视医疗保健研究所
技术研发日:2019.08.20
技术公布日:2020.07.1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