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轮椅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301408发布日期:2020-09-23 01:24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轮椅车用座椅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一种座椅,尤其涉及一种轮椅车用座椅。



背景技术:

残疾人和不方便行走老人的头部和背部长时间依靠座椅垫,轮椅车用座椅的靠背垫通常是不能拆卸的,清洗消毒不方便,由此靠背会滋生细菌,影响到使用者健康。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新型座椅,包括座板、靠背和扶手,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框和靠背垫,所述靠背框连接在座板上,所述靠背垫的后侧面上设有至少与靠背框上部的内侧面廓形或外侧面廓形相适配的凸起,靠背垫通过凸起嵌合靠背框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上,两所述扶手连接在靠背框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框通过转动座单元相对座板角度可调节地连接在座板上。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框呈为u字形。

进一步地,所述转动座单元包括支承座、转动盘和电机,两支承座分别连接在座板左右两侧,每一支承座中转动连接一转动盘,电机与其中一转动盘连接,u字形靠背框的两开口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侧转动座单元中的转动盘。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框还包括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连接在u字形的靠背框的两开口端,u字形的靠背框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对应一侧的转动盘上。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框还包括连接杆,所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转动座中的转动盘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凸起上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左右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容纳转动座的凹槽。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与靠背框的贴合处设有尼龙搭扣。

进一步地,所述靠背垫设有与人体背部相贴合的凹面。

本实用新型的新型座椅,靠背垫拆卸方便,便于靠背垫清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左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左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后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左视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三后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示意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靠背垫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靠背垫后侧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四靠背框示意图。

其中,1-靠背、11-靠背垫、12-靠背框、13-凸起、13a-内侧凸起、13b-外侧凸起、14-尼龙搭扣、2-座板、21-转动座单元、211-支承座、212转动盘、213-电机、22-连接杆、23-连接板、3-扶手。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如图1、图2,本实施例的轮椅车用座椅包括座板2、靠背1和连接在靠背两侧的扶手3。靠背1由可拆分的靠背框12和靠背垫11组合形成,靠背框12为呈矩形状,固定连接在座板2上。靠背垫11的后侧面上设有与靠背框12上部的外侧面廓形相适配的凸起13,靠背垫11通过凸起13嵌合靠背框12的外侧面,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12上,便于靠背垫11的清洗。

实施例二:

如图3、图4,本实施例的轮椅车用座椅包括座板2、靠背1和连接在靠背两侧的扶手3。靠背1由可拆分的靠背框12和靠背垫11组合形成,靠背框12为u形状,固定连接在座板2上。靠背垫11的后侧面上设有与靠背框12上部的内侧面廓形相适配的凸起13,靠背垫11通过凸起13嵌合靠背框12的内侧面,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12上,便于靠背垫11的清洗。

实施例三:

如图5、图6,本实施例的轮椅车用座椅包括座板2、连接在座板一侧的靠背1和连接在靠背两侧的扶手3,靠背1包括靠背框12和靠背垫11。

本实施例设置了两个转动座单元21,每一转动座单元21包括支承座211、电机213和转动设置在支承座211内的转动盘212,靠背框12连接在转动盘212上。通过控制电机213的转动和停止,实现靠背1可调节角度。

背垫11的后侧面上设有分别与靠背框12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廓形相适配的内侧凸起13a、外侧凸起13b,并形成两凸起13a、13b之间的凹槽,靠背垫11通过两凸起13a、13b与靠背框12内侧面和外侧面的嵌合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12上,并使靠背框12贴合在凹槽中,靠背框12与靠背垫11凹槽贴合处设有尼龙搭扣14,使得靠背垫11拆卸方便,便于靠背垫11的清洗,同时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靠背垫11左右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凹槽,用于容纳转动座单元21,使得转动座单元21收纳在靠背垫11内,从而使使座椅结构更紧凑且美观。

实施例四:

如图7,本实施例的轮椅车座椅含有与实施例三相同功能的构件,包括座板2、靠背1和扶手3,但还包括连接板23和连接杆22。

如图10,本实施例中形成靠背1的靠背框12呈u字形,为了便于靠背框12与转动盘的连接采用了连接板23,两连接板23分别连接在u字形的靠背框12的两开口端,u字形的靠背框12通过连接板23连接在对应一侧的转动盘212上。

同实施例三,座板2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主要由支承座211、转动盘212和电机213组成的转动座单元21,连接杆22连接左右两侧的转动盘212,即连接在靠背框12的开口端,使背框12具有更好的刚性。

如图9,靠背垫11的凸起13设有容纳连接杆22的凹槽,连接杆22位于凹槽中,进一步保证了靠背垫11在使用过程中的稳定性。靠背垫11左右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凹槽,用于容纳转动座单元21,使得转动座单元21收纳在靠背垫11内,从而使使座椅结构更紧凑且美观。

如图8,靠背垫11设有与人体背部相贴合的凹陷,符合人体工学,使得使用者在使用过程中更舒适。



技术特征:

1.一种轮椅车用座椅,包括座板、靠背和扶手,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包括靠背框和靠背垫,所述靠背框连接在座板上,所述靠背垫的后侧面上设有至少与靠背框上部的内侧面廓形或外侧面廓形相适配的凸起,靠背垫通过凸起嵌合靠背框的内侧面或外侧面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上,两所述扶手连接在靠背框的左右两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框通过转动座单元相对座板角度可调节地连接在座板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框呈为u字形。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单元包括支承座、转动盘和电机,两支承座分别连接在座板左右两侧,每一支承座中转动连接一转动盘,电机与其中一转动盘连接,u字形靠背框的两开口端分别连接在对应侧转动座单元中的转动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框还包括连接板,两连接板分别连接在u字形的靠背框的两开口端,u字形的靠背框通过连接板连接在对应一侧的转动盘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框还包括连接杆,所连接杆的左右两端分别与对应侧转动座中的转动盘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垫凸起上设有容纳所述连接杆的凹槽。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垫左右两侧的下端分别设有容纳转动座的凹槽。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垫与靠背框的贴合处设有尼龙搭扣。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轮椅车用座椅,其特征在于:所述靠背垫设有与人体背部相贴合的凹面。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轮椅车用座椅,包括座板、连接在座板一侧的靠背和连接在靠背两侧的扶手,靠背包括靠背框和靠背垫,靠背垫的后侧面上设有与靠背框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廓形相适配的凸起,靠背垫通过所述凸起与靠背框内侧面或外侧面的嵌合可拆卸的连接在靠背框上,并使靠背框贴合在靠背垫中。本实用新型靠背垫拆卸方便,便于靠背垫清洗。

技术研发人员:金元贵;李宏;柯旭;李曼;施魏祥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南京康尼机电股份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8.30
技术公布日:2020.09.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