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162443发布日期:2020-06-20 15:31阅读:249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属于颈部治疗用体位垫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颈针疗法是针刺颈部穴位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该疗法对神经系统疾病如偏瘫,震颤,麻痹,神经官能症等效果尤佳。在临床中应用普遍。然而,颈部穴位与延髓贴近,针刺时深浅的把握直接影响到治疗的效果。同时患者为爬在治疗床上,难免因体位不适,紧张情绪,疼痛等因素影响到操作的准确性和效果。临床中常常使用普通的枕头适当垫高颈部来便于操作,缺乏专业舒适的体位垫。如何制作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可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并降低患者的焦虑,成为当前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颈部在抬高时,可保证患者的舒适感,并减少患者的焦虑,通过设置第一螺杆,控制第一螺杆旋转使托板向上运动,托板带动圆柱杆上移使伸缩带变形,同时,将人体的颈部抬高,便于医生进行医疗操作,通过设置弹性杆,手部握住弹性杆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弹性杆带动滑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可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包括垫枕,所述垫枕与下方的支撑座通过连接块构成一体结构,所述支撑座安装有伸缩带,且伸缩带的表面与圆柱杆的表面贴紧,所述圆柱杆的表面与下方托板的表面贴合,所述托板与第一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与配合板螺纹配合,所述配合板端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座,所述中空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所述滑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滑动杆另一端安装有弹性杆。

进一步而言,所述圆柱杆的端面与支撑座的内表面光滑接触,所述托板的端部表面与支撑座的内表面光滑接触。

进一步而言,所述托板安装有滚动体,且滚动体与第一螺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的上端与托板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杆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

进一步而言,所述托板端部加工有插槽,且插槽与插杆间隙配合,所述插杆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所述第二螺杆与配合板螺纹连接,且插杆和第二螺杆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而言,所述中空座、限位块、滑动杆和弹性杆设置有两组。

进一步而言,所述中空座安装有两个弹性垫和弹簧,所述弹簧的端部与限位块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的表面与弹性垫的表面贴紧,所述限位块和弹簧位于两个弹性垫之间。

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颈部在抬高时,可保证患者的舒适感,并减少患者的焦虑,通过设置第一螺杆,控制第一螺杆旋转使托板向上运动,托板带动圆柱杆上移使伸缩带变形,同时,将人体的颈部抬高,便于医生进行医疗操作,第二螺杆旋转使插杆顶住托板,可提高托板的稳定性,通过设置弹性杆,手部握住弹性杆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弹性杆使人们握起来较为舒适,弹性杆带动滑动杆在弹簧的作用下运动,可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横向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图1中区域a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中支撑座和伸缩带的纵向剖视图。

图中标号:1、垫枕;2、连接块;3、支撑座;4、伸缩带;5、圆柱杆;6、托板;7、滚动体;8、第一螺杆;9、把手;10、配合板;11、插槽;12、插杆;13、第二螺杆;14、中空座;15、弹性垫;16、弹簧;17、滑动杆;18、限位块;19、弹性杆。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图3所示,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包括垫枕1,垫枕1与下方的支撑座3通过连接块2构成一体结构,垫枕1的运动能力受到支撑座3的限制,支撑座3安装有伸缩带4,支撑座3支撑伸缩带4工作,且伸缩带4的表面与圆柱杆5的表面贴紧,圆柱杆5的运动可引起伸缩带4的变形,圆柱杆5的表面与下方托板6的表面贴合,托板6运动带动圆柱杆5运动,托板6与第一螺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螺杆8的旋转运动转变为托板6的直线运动,第一螺杆8与配合板10螺纹配合,配合板10支撑第一螺杆8运动,配合板10端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座14,中空座14支撑配合板10工作,中空座14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7,滑动杆17在中空座14支撑下滑动,滑动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限位块18限制滑动杆17的运动距离,且滑动杆17另一端安装有弹性杆19,滑动杆17跟随弹性杆19运动。

圆柱杆5的端面与支撑座3的内表面光滑接触,圆柱杆5运动阻力较小,托板6的端部表面与支撑座3的内表面光滑接触,减少托板6的磨损,托板6安装有滚动体7,滚动体7在托板6中运动,且滚动体7与第一螺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螺杆8的上端与托板6间隙配合,使第一螺杆8具有转动能力,第一螺杆8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9,方便控制第一螺杆8运动,托板6端部加工有插槽11,且插槽11与插杆12间隙配合,插槽11限制插杆12的运动,插杆1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3,插杆12跟随第二螺杆13运动,第二螺杆13与配合板10螺纹连接,配合板10支撑第二螺杆13运动,且插杆12和第二螺杆13设置有两组,更好地支撑托板6,中空座14、限位块18、滑动杆17和弹性杆19设置有两组,中空座14安装有两个弹性垫15和弹簧16,弹簧16的端部与限位块18的端部固定连接,限位块18的表面与弹性垫15的表面贴紧,使限位块18在无外力作用下不会发生显著运动,限位块18和弹簧16位于两个弹性垫15之间。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人将脸部贴在垫枕1上,颈部将与伸缩带4接触,医生控制把手9旋转带动第一螺杆8向上运动,第一螺杆8推动托板6上移,托板6带动圆柱杆5在支撑座3内运动,圆柱杆5使伸缩带4变形,使颈部不断抬高,医生可方便对颈部进行针疗,人将手部拉动弹性杆19,弹性杆19带动滑动杆17在弹簧16的牵引作用下运动,限位块18限制弹性杆19的运动距离,防止弹性杆19与中空座14脱离,患者抓住弹性杆19可降低医疗过程中的焦虑。

以上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能够对上述实施方式进行变更和修改,因此,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上述的具体实施方式,凡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作的任何显而易见的改进、替换或变型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包括垫枕(1),其特征在于:所述垫枕(1)与下方的支撑座(3)通过连接块(2)构成一体结构,所述支撑座(3)安装有伸缩带(4),且伸缩带(4)的表面与圆柱杆(5)的表面贴紧,所述圆柱杆(5)的表面与下方托板(6)的表面贴合,所述托板(6)与第一螺杆(8)的上端转动连接,所述第一螺杆(8)与配合板(10)螺纹配合,所述配合板(10)端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座(14),所述中空座(14)滑动连接有滑动杆(17),所述滑动杆(17)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18),且滑动杆(17)另一端安装有弹性杆(1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圆柱杆(5)的端面与支撑座(3)的内表面光滑接触,所述托板(6)的端部表面与支撑座(3)的内表面光滑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安装有滚动体(7),且滚动体(7)与第一螺杆(8)的上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螺杆(8)的上端与托板(6)间隙配合,所述第一螺杆(8)下端固定安装有把手(9)。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6)端部加工有插槽(11),且插槽(11)与插杆(12)间隙配合,所述插杆(12)下方固定连接有第二螺杆(13),所述第二螺杆(13)与配合板(10)螺纹连接,且插杆(12)和第二螺杆(13)设置有两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座(14)、限位块(18)、滑动杆(17)和弹性杆(19)设置有两组。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其特征在于:所述中空座(14)安装有两个弹性垫(15)和弹簧(16),所述弹簧(16)的端部与限位块(18)的端部固定连接,所述限位块(18)的表面与弹性垫(15)的表面贴紧,所述限位块(18)和弹簧(16)位于两个弹性垫(15)之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颈针疗法的体位垫,包括垫枕,垫枕与下方的支撑座通过连接块构成一体结构,支撑座安装有伸缩带,且伸缩带的表面与圆柱杆的表面贴紧,圆柱杆的表面与下方托板的表面贴合,托板与第一螺杆的上端转动连接,第一螺杆与配合板螺纹配合,配合板端部固定连接有中空座,中空座滑动连接有滑动杆,滑动杆一端固定连接有限位块,且滑动杆另一端安装有弹性杆,通过设置第一螺杆,控制第一螺杆旋转使托板向上运动,托板带动圆柱杆上移使伸缩带变形,同时,将人体的颈部抬高,便于医生进行医疗操作,通过设置弹性杆,手部握住弹性杆可减少患者的焦虑,弹性杆具有活动能力,可适应不同体型的人群。

技术研发人员:王窕;陈玉兰;马娅萍;刘晗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11
技术公布日:2020.06.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