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冲洗管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82226发布日期:2020-07-31 21:54阅读:271来源:国知局
手术冲洗管路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腔镜冲洗管路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手术冲洗管路装置。



背景技术:

腹腔镜手术时,如发生腹腔积血或者产生组织碎屑,需要用生理盐水将体腔内冲洗干净以便于观察。

目前腹腔镜手术日益广泛,但在临床上没有一种便捷的冲洗管路,临床上使用输液器连接盐水和腔镜冲洗吸引器,但输液器接头无法匹配各种腔镜冲洗吸引器,并且手术时频繁更换连接的输液瓶操作不方便,影响手术进度及手术患者的安全。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本实用新型之目的就是提供一种手术冲洗管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输液器接头无法与各种腔镜冲洗吸引器匹配、及频繁更换连接的输液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

其解决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包括上下轴向的换液管,换液管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均布且内外贯通的连接孔,换液管上黏贴有与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密封贴,多个连接孔内均可插入锥形的连接头,连接头外侧固定有与换液管上方结构相同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下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输液管的下端设有下窄上宽的锥形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输液管末端的锥形头,适应不同腔镜冲洗吸引器的接口,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通过换液管上的连接孔与多个瓶塞穿刺装置连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瓶塞穿刺装置的数量,与多个输液瓶连接,同时利用止流结构的止流作用,便于手术的正常开展,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轴测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切轴测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全剖轴测俯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图2中a的放大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图3中b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由图1至图5给出,包括上下轴向的换液管1,换液管1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1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均布且内外贯通的连接孔2,换液管1上黏贴有与连接孔2一一对应的密封贴3,多个连接孔2内均可插入锥形的连接头4,连接头4外侧固定有与换液管1上方结构相同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1下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5,输液管5的下端设有下窄上宽的锥形头6。

所述的瓶塞穿刺装置包括软管7,软管7上侧设有空心针8,空心针8下侧设有排气管9,每个软管7外侧均连接有位于空心针8下方且结构相同的止流结构,软管7自由端与换液管1上侧或连接头4固定连接。

所述的位于换液管1上方的止流结构包括上下方向的矩形壳10,矩形壳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呈l形的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内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后斜块12,矩形壳10后侧开设有开口朝后的滑槽13,矩形壳10内滑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止流块14,滑槽13内设有呈e形且开口朝前的弹性板15,弹性板15中部与止流块14固定连接,弹性板1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后斜块12配合的前斜块16。

为了便于止流块14的使用,所述的止流块14左右两侧分别经弹性带17与矩形壳10后侧连接。

为了便于使用者调控流量,所述的锥形头6上方设有流量调节阀18。

为了便于观察换液管1,所述的换液管1为透明材料。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其初始状态为密封贴3黏贴在连接孔2外侧,止流结构中后斜块12与前斜块16配合处于止流状态,弹性带17处于拉伸状态,输液架上固定有所需液体的输液瓶;

使用时根据手术需要的瓶塞穿刺装置数量,将对应数量的密封贴3与换液管1分离使连接孔2与外界连通,将连接头4一端插入连接孔2中,连接头4的锥形结构保证连接处不会漏液,空心针8插入到对应的输液瓶中,将锥形头6插入到腔镜冲洗吸引器的对应接口中,锥形头6的结构保证其可与不同类型的腔镜冲洗吸引器连接,锥形头6上方设有流量调节阀18,便于操作手术时调节液体的流量,降低操作者的工作量;

以换液管1上侧的瓶塞穿刺装置为例,当需要液体冲洗时,按动弹性板15的两侧使后斜块12与前斜块16分离,弹性带17收缩带动止流块14向后滑动,止流块14带动弹性板15向后滑动,解除止流结构的锁止状态,当需要止流时,将弹性板15沿滑槽13向前按动,弹性板15推动止流块14向前挤压软管7,止流块14拉伸弹性带17,后斜块12与前斜块16片配合后锁止弹性板15的滑动,此时软管7处于止流状态,多个瓶塞穿刺装置便于医护人员换用不同的液体,减少了更换液体时的操作时间,便于手术的正常进行。

本实用新型的流量调节阀18为现有装置,此处不做详细解释。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利用输液管末端的锥形头,适应不同腔镜冲洗吸引器的接口,方便医护人员的使用,通过换液管上的连接孔与多个瓶塞穿刺装置连通,根据实际需要增加瓶塞穿刺装置的数量,与多个输液瓶连接,同时利用止流结构的止流作用,便于手术的正常开展,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特征:

1.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包括上下轴向的换液管(1),其特征在于,换液管(1)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1)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均布且内外贯通的连接孔(2),换液管(1)上黏贴有与连接孔(2)一一对应的密封贴(3),多个连接孔(2)内均可插入锥形的连接头(4),连接头(4)外侧固定有与换液管(1)上方结构相同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1)下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5),输液管(5)的下端设有下窄上宽的锥形头(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瓶塞穿刺装置包括软管(7),软管(7)上侧设有空心针(8),空心针(8)下侧设有排气管(9),每个软管(7)外侧均设有位于空心针(8)下方的止流结构,软管(7)自由端与换液管(1)上侧或连接头(4)固定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的换液管(1)上方的止流结构包括上下方向的矩形壳(10),矩形壳(10)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呈l形的固定块(11),两个固定块(11)内侧分别设有上下方向的后斜块(12),矩形壳(10)后侧开设有开口朝后的滑槽(13),矩形壳(10)内滑动连接有呈半圆形的止流块(14),滑槽(13)内设有呈e形且开口朝前的弹性板(15),弹性板(15)中部与止流块(14)固定连接,弹性板(15)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可与后斜块(12)配合的前斜块(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止流块(14)左右两侧分别经弹性带(17)与矩形壳(10)后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锥形头(6)上方设有流量调节阀(18)。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手术冲洗管路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换液管(1)为透明材料。


技术总结
手术冲洗管路装置,有效的解决了输液器接头无法与各种腔镜冲洗吸引器匹配、及频繁更换连接的输液瓶操作不方便的问题;包括上下轴向的换液管,换液管上侧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上开设有多个沿其圆周均布且内外贯通的连接孔,换液管上黏贴有与连接孔一一对应的密封贴,多个连接孔内均可插入锥形的连接头,连接头外侧固定有与换液管上方结构相同的瓶塞穿刺装置,换液管下方设有与其内部连通的输液管,输液管的下端设有下窄上宽的锥形头;此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构思新颖,实用性强。

技术研发人员:陶晓坤;郑俊丽;张伟;韩雪萍;冯春蕾;傅红;张增梅;赵敏;张弛弦;陈伟华;孙瑾励;程慧敏;张莹;赵海运;白冰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09.24
技术公布日:2020.07.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