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针钳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100680发布日期:2020-09-04 12:58阅读:454来源:国知局
拔针钳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针灸用器械,特别是用于拔出断针的钳子。



背景技术:

针灸临床治疗过程中,不时会发生断针的情况,造成断针的原因包括针具质量问题,进针或行针时用力过猛,滞针或弯针时处理不当,又或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随意变动体位,局部肌肉猛烈痉挛等。目前处理断针时,多是先安稳住患者情绪,然后根据断针外露皮肤的长度决定处理的方式,采用的工具一般是镊子或普通钳子,用手辅助,特别是针对断针外露长度较短的情况,还必须用双手挤压针孔附近皮肤,使得断针外露长度增加,方便镊子或钳子夹持。

例如,申请号为201020173647.1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医用拔针钳,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上部设有互相对应的铰接孔,第一钳把与第二钳把绕安装在铰接孔中的心轴铰接。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顶部设有开口叉,第一钳把及其顶部的开口叉位于心轴的一侧,第二钳把及其顶部的开口叉位于心轴的另一侧。第一钳把和第二钳把的铰接孔下方设有互相对应的浅圆槽,弹簧的两端分别安置在互相对应的浅圆槽中。将医用拔针钳的闭合开口叉插入注射器针筒和注射针之间,用手按压两个钳把,顶部的开口叉张开,用过废弃的注射针就会脱离注射器针筒,掉入医用垃圾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拔针钳,快速锁定断针附近皮肤,牢固夹持住断针的外露端。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拔针钳,包括通过转轴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所述转轴滑动连接在固定环侧端面上的周向槽口中,且转轴的上、下端分别位于周向槽口上、下端面上的第一端面凹槽和第二端面凹槽内;

所述第一钳体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一钳头,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为滚花面,第一钳头内侧面上有第一弧形锯齿;

所述第二钳体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二钳头,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为滚花面,第二钳头下端面有一向下凸起,第二钳头内侧面上有第二弧形锯齿;

所述转轴与固定环轴线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夹角,所述转轴到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末端的距离大于固定环的内环半径;

所述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与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共面;

所述固定环为一不锈钢圆环件。

所述周向槽口的弧长大于固定环的半圆周长。

所述转轴到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后端指环的距离是固定环外径的两倍以上。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的镊子取断针的方式设计了新的断针压紧和拔出工具,首先,固定环的应用可以快速锁定断针区域;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构成的夹持钳通过转轴两端可以沿着固定环侧面的周向槽口周向移动,方便操作者调整最佳夹持角度;第一钳头上表面和第二钳头下表面共面,且采用滚花处理,当二者接触时能够提供较大的摩擦力,起到锁定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相对位置的作用,牢固夹持断针,防止松动;第二钳头的内侧面和第一钳头的内侧面作为夹持面相对运动直至与断针表面接触,其各自表面设计有弧形锯齿,用于夹持断针针体;增加了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的力臂,便于小角度操作(即不用张开钳头太大角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和图3是固定环的结构示意图;

图4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铰接后的状态示意图;

图5是第二钳体结构示意图;

图6是第一钳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6所示,拔针钳,包括通过转轴7铰接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转轴7两端滑动连接在固定环3侧端面上的周向槽口4中,且转轴7的上、下端分别位于周向槽口4上、下端面上的第一端面凹槽6和第二端面凹槽5内;第一钳体1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一钳头,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12为滚花面,第一钳头内侧面11上有第一弧形锯齿;第二钳体2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二钳头,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8为滚花面,第二钳头下端面有一向下凸起10,第二钳头内侧面9上有第二弧形锯齿;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12与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8共面;固定环3为一不锈钢圆环件。

进一步,周向槽口4的弧长大于固定环3的半圆周长,转轴7到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末端的距离大于固定环3的内环半径。转轴7到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后端指环的距离是固定环3外径的两倍以上。

使用时,首先确定断针的位置,然后以断针处为中心,将固定环3下压的同时旋转,使得断针尽可能暴露出皮肤,此时再通过转轴7和周向槽口4调整夹持钳的位置,确定最佳夹持位置后,收紧钳头,使得第一钳头内侧面11和第二钳头内侧面9夹住断针针体,此时由于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12与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8接触,保证了第一钳头和第二钳头不再相对位移,最后整体拔出断针即可。



技术特征:

1.拔针钳,其特征在于:包括通过转轴(7)铰接的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所述转轴(7)滑动连接在固定环(3)侧端面上的周向槽口(4)中,且转轴(7)的上、下端分别位于周向槽口(4)上、下端面上的第一端面凹槽(6)和第二端面凹槽(5)内;

所述第一钳体(1)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一钳头,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12)为滚花面,第一钳头内侧面(11)上有第一弧形锯齿;

所述第二钳体(2)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二钳头,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8)为滚花面,第二钳头下端面有一向下凸起(10),第二钳头内侧面(9)上有第二弧形锯齿;

所述转轴(7)与固定环(3)轴线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夹角,所述转轴(7)到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末端的距离大于固定环(3)的内环半径;

所述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12)与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8)共面;

所述固定环(3)为一不锈钢圆环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周向槽口(4)的弧长大于固定环(3)的半圆周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拔针钳,其特征在于:所述转轴(7)到第一钳体(1)和第二钳体(2)后端指环的距离是固定环(3)外径的两倍以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拔针钳,主要由通过销轴铰接的第一钳体和第二钳体组成,转轴滑动连接在固定环侧端面上的周向槽口中,且其上、下端分别位于周向槽口上、下端面上的第一端面凹槽和第二端面凹槽内;转轴与固定环轴线在竖直平面内有一夹角,述转轴到第二钳头和第一钳头末端的距离大于固定环的内环半径,第一钳体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一钳头,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为滚花面,第一钳头内侧面上有第一弧形锯齿;第二钳体包括末端弯曲的第二钳头,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为滚花面,第二钳头下端面有一向下凸起,第二钳头内侧面上有第二弧形锯齿;第一钳头弯曲段上表面与第二钳头弯曲段下表面共面。本实用新型可快速锁定并挤压断针附近皮肤,牢固夹持住断针的外露端。

技术研发人员:刘洋;王飞清;陶奕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洋
技术研发日:2019.10.10
技术公布日:2020.09.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