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芯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97356发布日期:2020-08-25 19:39阅读:12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芯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复合芯体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合芯体。



背景技术:

一次性卫生用品如纸尿裤与卫生巾其结构已为公知,通常由透液性面层、不透液性底层以及设于透液性面层与不透液性底层之间的吸收芯组成,现有的吸收芯一般由无纺布或卫生纸包裹木浆与高分子吸水性树脂组成,在吸水后由于高分子吸水树脂膨胀木浆被分散使得芯体内导流效果减弱,吸收效果也减弱,特别是多次吸收后,效果明显减弱,且容易发生反渗。

市面上常见的复合芯体,一般最上层及最下层为无尘纸、无纺布或水刺布,中间层为无纺布,最上层、最下层及中间层之间夹杂两层高吸水性树脂。该类芯体中间层普遍为蓬松无纺布,高吸水树脂直接撒播分布于蓬松无纺布的两侧以及部分嵌入蓬松无纺布当中,这类结构上层吸水树脂易发生粘胶反应而堵塞,使得产品的通液性不佳,多次吸收液体下渗速度慢,扩散长度短,芯体整体利用率较差,导致多次吸液时易发生漏尿情况。

此外,市面上还有一种常见的棉芯体,一般是高吸水性树脂混合撒播在木浆纤维中,但此类芯体高吸水树脂与木浆之间仅仅依靠负压吸附后磨轮成型而成,木浆纤维与高吸水树脂之间没有加固,吸液体后芯体部位容易起坨,影响婴儿穿戴舒适性,特别是半岁以上婴儿,运动量加大,使用后容易造成芯体断层移位,从而导致没有吸收体而漏尿。

同时,现有木浆芯体工艺制造成的芯体整体偏厚,即使通过光压辊或花型辊压薄,产品也会产生硬块,使用舒适性降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复合芯体,解决了在现有技术中,复合芯体或棉芯体通液性不佳,多次吸收液体下渗速度慢,扩散长度短,芯体整体利用率较差,以及吸液体后芯体部位容易起坨,影响婴儿穿戴舒适性,使用后容易造成芯体断层移位,从而导致没有吸收体而漏尿和芯体整体偏厚容易产生硬块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芯体,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的材料为无尘纸、无纺布或水刺布,所述中层位于上层和下层之间,所述中层包括无序纤维,所述无序纤维上设置有经纬网线。

优选的,所述中层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高吸水性树脂或高吸水性树脂和纤维混合。

优选的,所述无序纤维经不同类型梳理方式制成。

优选的,所述无序纤维和经纬网线材料可为天然纤维或人工纤维,可为短纤或长纤。

通过实施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复合芯体,通过中层的改良,中层由为无序纤维通过经纬网固定而制成,纤维中存在一定的孔隙,从而使得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后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膨胀,因此不会发生粘胶堵塞的情况而影响多次吸液性,同时芯体也不会出现起坨、断层的情况。该复合芯体,通过经纬网线的使用,同时配合经过一定梳理方式制成的具有一定导流效果的材料,可提升层与层之间的扩散导流性,有利于芯体多次吸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现有技术中常见复合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现有技术中常见棉芯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层;2、高吸水性树脂;3、无纺布;4、下层;5、木浆;6、中层;61、无序纤维;62、经纬网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好的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实施例。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如图1-4所示,一种复合芯体,包括上层1、中层6和下层4,中层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一层或多层高吸水性树脂2,上层1和下层4的材料为无尘纸、无纺布或水刺布,中层6位于上层1和下层4之间,中层6包括无序纤维61,无序纤维61和经纬网线62材料可为天然纤维或人工纤维,可为短纤或长纤,无序纤维61上设置有经纬网线62,无序纤维61经不同类型梳理方式制成。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进一步的,通过制作上层1、下层4和经纬网线62,并准备高吸水性树脂2和经过一定类型梳理的无序纤维61。将下层4平铺于工作空间内,在下层4上表面进行施胶。在施胶后的下层4上表面撒播高吸水树脂2,高吸水树脂2的撒播可以为连续撒播也可以为间断撒播。得到的材料的正表面复合无序纤维61并通过经纬网线62固定,其中,先将无序纤维61经过经纬网线62固定,再进行复合操作。得到的材料的正表面撒播高吸水树脂2;将上层1复合于步骤s5中得到的材料的正表面上,从而得到所述复合芯体。

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在其他实施例中,更进一步的,中层6设有无序纤维61和连续密布分布的经纬网线62,无序纤维61孔隙大,在使用时,经纬网线62可吸收和快速传导液体,液体下渗后上层高吸水性树脂2可快速的吸收液体,同时经纬网线62有足够的空间可供高吸水性树脂2膨胀,上层未发生吸水树脂粘胶反应堵塞,液体可迅速通过通道流下,位于下方的高吸水树脂2起主要吸液功能。在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中层6可为一层或多层,当为多层时,层与层之间可以间断撒播高吸水性树脂2,增强芯体内部的导流性,提升多次下渗速度。

综上所述,该复合芯体,通过中层6的改良,中层6由为无序纤维61通过经纬网62固定而制成,纤维中存在一定的孔隙,从而使得高吸水性树脂2吸液后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膨胀,因此不会发生粘胶堵塞的情况而影响多次吸液性,同时芯体也不会出现起坨、断层的情况。同时,通过经纬网线62的使用,同时配合经过一定梳理方式制成的具有一定导流效果的材料,可提升层与层之间的扩散导流性,有利于芯体多次吸收。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复合芯体进行了详细介绍,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技术特征:

1.一种复合芯体,包括上层(1)、中层(6)和下层(4),所述上层(1)和下层(4)的材料为无尘纸、无纺布或水刺布,所述中层(6)位于上层(1)和下层(4)之间,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层(6)包括无序纤维(61),所述无序纤维(61)上设置有经纬网线(62);所述中层(6)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多层高吸水性树脂(2),层与层之间间断撒播高吸水性树脂(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序纤维(61)经不同类型梳理方式制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芯体,其特征在于:所述无序纤维(61)和经纬网线(62)材料可为天然纤维或人工纤维,可为短纤或长纤。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复合芯体,涉及复合芯体技术领域。该复合芯体,包括上层、中层和下层,所述上层和下层的材料为无尘纸、无纺布或水刺布,所述中层位于上层和下层之间,所述中层包括无序纤维,所述无序纤维上设置有经纬网线。通过中层的改良,中层由为无序纤维通过经纬网固定而制成,纤维中存在一定的孔隙,从而使得高吸水性树脂吸液后有足够的空间可以膨胀,因此不会发生粘胶堵塞的情况而影响多次吸液性,同时芯体也不会出现起坨、断层的情况,同时,通过经纬网线的使用,同时配合经过一定梳理方式制成的具有一定导流效果的材料,可提升层与层之间的扩散导流性,有利于芯体多次吸收。

技术研发人员:夏迪;陈永义;刘先锋;周俊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武汉永怡纸业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0.11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