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到椎体融合手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人们生活、工作方式也发生了巨大变化,越来越多的人需要伏案工作,甚至久坐不起,加之社会老龄化程度加重,脊柱疾患越来越影响人们的健康,相关流行病学调查也显示约有58-84%的成年工作者均受到不同程度的脊柱疾患的困扰。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腰椎滑脱和脊柱侧弯等疾病,已经成为影响广大群众生活质量的常见病和多发病。
脊柱疾患严重者往往导致脊柱失稳,从而引起颈项痛、腰背痛,压迫神经导致四肢感觉、运动障碍,对非手术治疗无效者一般都需要行椎间融合术来稳定脊柱。近年来,随着材料学和生物力学的进步,椎间融合器(cage)越来越多的用于椎间融合术。然而,现有的椎间融合器形状固定单一,操作复杂,手术创伤大,融合效果不确定,既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又延长了术后的康复时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以实现微创手术的可塑性椎间融合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提供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包括球囊,球囊的膨胀倍率不小于5倍,所述球囊上设置有与球囊内部连通的注入口,球囊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
本方案中的球囊的膨胀倍率不小于5倍,手术时,将球囊通过微创切口放入事先经过处理的椎间隙,经注入口向球囊中注入骨水泥等可凝固的液体,通过膨胀的球囊填塞并撑开椎间隙,骨水泥凝固后,可以将两个相邻椎体固定,且球囊膨胀时可以很好的与相邻椎体的上下终板面贴合,从而固定效果好,球囊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可以增加球囊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球囊与相邻椎体固定牢固。
作为优化,所述注入口为向球囊内部延伸的注液管,注液管的端部弹性收紧。本方案中的注液管向球囊内部延伸且端部弹性收紧,在向球囊中注入液体时,将注射器的圆管插入注液管中,插入时,圆管将注液管端部撑开,从而向球囊内部注入液体,注入完毕后,注射器的圆管拔出,注液管的端部可以弹性收紧,从而将球囊封闭,防止液体流出。
作为优化,所述注入口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本方案中设置的环形凸起可以增大注入口外侧的厚度,减小球囊膨胀时注入口处的拉伸量,从而防止球囊膨胀时圆管端部无法弹性收紧。
作为优化,所述注入口设置在脊椎后方的方向。本方案中注入口设置在脊椎后方的方向,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从患者背部方向对球囊内部注入液体。
作为优化,所述球囊位于椎体两侧方向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本方案中球囊位于椎体两侧方向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从而使球囊膨胀时向两侧方向的膨胀率大于前后方向的膨胀率,从而使球囊两侧的长度大于前后的长度,从而适应椎体截面的形状。
作为优化,所述尖状突起设置在球囊膨胀后与相邻椎体贴合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本方案中尖状突起设置在球囊膨胀后与相邻椎体贴合的上端面和下端面,从而减小球囊上不与椎体贴合的部位对身体其余组织的摩擦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球囊的膨胀倍率不小于5倍,手术时,将球囊通过微创切口放入事先经过处理的椎间隙,经注入口向球囊中注入骨水泥等可凝固的液体,通过膨胀的球囊填塞并撑开椎间隙,骨水泥凝固后,可以将两个相邻椎体固定,且球囊膨胀时可以很好的与相邻椎体的上下终板面贴合,从而固定效果好,球囊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可以增加球囊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球囊与相邻椎体固定牢固,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腰椎融合术的微创治疗,操作简单,撑开固定融合效果好,减小了患者的痛苦,缩短了术后的康复时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a-a面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膨胀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所示:
1、球囊,2、尖状突起,3、注入口,4、注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清楚说明本方案的技术特点,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方案进行阐述。
如图1~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包括球囊1,球囊1为硅胶等对人体无害的弹性材质制成,球囊1的膨胀倍率不小于5倍,球囊1上设置有与球囊1内部连通的注入口3,所述注入口3设置在椎体后方的方向,从而方便操作人员从患者背部方向对球囊1内部注入液体。
所述球囊1位于椎体两侧方向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因此球囊1膨胀后的横截面为长圆形,且两侧方向的尺寸大于前后方向的尺寸。
所述注入口3为向球囊1内部延伸的注液管4,注液管4的端部弹性收紧。
所述注入口3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
球囊1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2,所述尖状突起2设置在球囊1膨胀后与相邻椎体贴合的上端面和下端面,所述尖状突起2可以是球囊本体材料加工时设置的凸起,也可以是在球囊1上固接有钛合金材质的突起。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手术时先通过抽真空设备将球囊1中的空气抽出,不但可以减小球囊的体积,还可以防止因球囊内的空气导致球囊无法与相邻椎体固定牢固。
将球囊1通过微创切口放入事先处理过的椎间隙,将注射器的圆管插入注液管4中,插入时,圆管将注液管4端部撑开,从而向球囊内部注入液体,注入完毕后,注射器的圆管拔出,注液管4的端部可以弹性收紧,从而将球囊封闭,防止液体流出,通过球囊1的膨胀将椎间隙撑开,骨水泥凝固后,可以将两个相邻的椎体固定,且球囊1膨胀时可以很好的与相邻的椎体上下终板面贴合,从而固定效果好,球囊1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2,可以增加球囊1与椎体之间的摩擦力,使球囊1与椎体固定牢固。
当然,上述说明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实用新型未经描述的技术特征可以通过或采用现有技术实现,在此不再赘述;以上实施例及附图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参照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都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
1.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包括球囊(1),球囊(1)的膨胀倍率不小于5倍,所述球囊(1)上设置有与球囊(1)内部连通的注入口(3),球囊(1)的外表面固接有多个尖状突起(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3)为向球囊(1)内部延伸的注液管(4),注液管(4)的端部弹性收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3)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入口(3)设置在脊椎后方的方向。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球囊(1)位于椎体两侧方向的厚度大于其余部分的厚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塑性椎间融合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尖状突起(2)设置在球囊(1)膨胀后与相邻椎体贴合的上端面和下端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