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3812发布日期:2020-07-21 12:40阅读:153来源:国知局
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胸外科术后护理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胸外科术后,通常需要采用胸腔引流管插入人体胸腔内,对胸腔内的积液和气体进行引流,有助于肺组织恢复正常的功能。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的方式是讲引流管直接插入患者伤口处,外部粘接医用胶布固定,进行引流操作,这种方式虽然操作简单,但是由于引流管在患者伤口处没有进行有效固定和支撑,引流管一旦受到外界牵拉或患者咳嗽、翻身等因素,引流管在患者胸腔内容易发生摆动或搅动,甚至容易滑出胸腔,不利于有效的引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能够对插入患者体内的引流管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有效防止引流管在受到外界牵拉或其他外力时在患者伤口处和体内发生摆动的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引流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在于:包括引流管、穿戴式支架、导流管及引流瓶,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和引流瓶,穿戴式支架设于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用于对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进行支撑,所述穿戴式支架包括半空心球状支架主体及设于支架主体两侧的连接带,通过将两根连接带连接能够使穿戴式支架固定在人体上身躯干,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穿过该通孔。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架主体采用海绵材料制成半空心球状结构,海绵层外包覆有布料层,支架主体的通孔设于半空心球球面顶点处,所述支架主体内壁底部为一平面。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支架主体上的通孔内设有橡胶或乳胶套管,所述套管两端均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套管内径小于等于导流管外径。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流管上与引流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引流管外径大于等于导流管内径,小于导流管外径,使引流管能够插入导流管内。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两根所述连接带为松紧带,一端与支架主体侧面布料层缝制固定,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子/母面,或拉钩/拉环。

作为上述方案的优选,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引流管连接,第二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导流管和引流瓶,所述第一导流管插接在第二导流管内。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采用半空心球状的支架主体,既能够对引流管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同时能够对患者伤口进行避让,防止支架主体对伤口的压迫,减轻患者的疼痛。

2、支架主体内底部采用加厚处理,使得第一导流管与支架主体的接触面积增大,提高支架主体对第一导流管的支撑效果。

3、第一导流管外套设乳胶套管,而且第一导流管端部设置环形凸台,使得第一导流管不能够轻易从支架主体上拔出,从而提升了支架主体对引流管的支撑效果。

4、导流管采用两段设计,使得直接与积液接触的引流管和第二导流管能够与第一导流管分离,从而防止在拆分时弄脏具有布料层的支架主体。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图。

图3为图2中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

本实施例的结构包括引流管1、穿戴式支架、导流管及引流瓶6,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1和引流瓶6,穿戴式支架设于引流管1和导流管的连接部,用于对引流管1和导流管的连接部进行支撑,所述穿戴式支架包括半空心球状支架主体3及设于支架主体3两侧的连接带2,通过将两根连接带2连接能够使穿戴式支架固定在人体上身躯干,所述支架主体3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穿过该通孔。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3采用海绵材料制成半空心球状结构,海绵层303外包覆有布料层302,支架主体3的通孔设于半空心球球面顶点处,所述支架主体3内壁底部301为一平面。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架主体3上的通孔内设有乳胶套管7,所述套管7两端均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套管7内径小于等于导流管外径。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上与引流管1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引流管1外径大于等于导流管内径,小于导流管外径,使引流管1能够插入导流管内。

在本实施例中,两根所述连接带2为松紧带,一端与支架主体3侧面布料层缝制固定,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子/母面201(即一根连接带末端固定魔术贴子面,另一根末端固定母面,或者两末端分别固定拉钩和拉环)。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所述第一导流管4与引流管1连接,第二导流管5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导流管4和引流瓶6,所述第一导流管4插接在第二导流管5内。

其原理如下:选择合适的引流管1与第一导流管4对接,引流管1插接在第一导流管4内,将支架主体3罩在患者伤口处,同时将引流管1插入患者胸腔内,两根连接带2末端绕过患者身体后通过魔术贴或者拉钩/拉环固定,第二导流管5连接第一导流管4和引流瓶6,即可进行引流操作。

本实施例中,采用半空心球状结构的支架主体3对引流管1进行支撑,通过两根连接带2将支架主体3固定在患者伤口处,半空心球状结构的一侧面为开口面,开口面罩在患者伤口外围,使得支架主体3不会压迫到患者伤口,避免疼痛,保证患者引流的舒适性。支架主体3内底部为一平面,使得支架主体3底部海绵厚度大于侧面的海绵厚度,从而使得通孔的长度较长。较长的通孔能够使第二导流管5与海绵的接触面积增大,尤其是长度方向接触面积增大,从而使第二导流管5穿过通孔后,与海绵的相对稳定性更好,同时采用内径小于第一导流管4的管套,使得第一导流管4与管套为过盈配合,从而使得第一导流管4与支架主体3连接更加稳定,不易使引流管1在伤口处和患者体内发生摆动的问题。

第二导流管5上与引流管1连接的一端设计有环形凸台,环形凸台与支架主体3内底面配合,能够一定程度上防止第二导流管5被外力从支架主体3外侧抽出。

引流管1、第一导流管4和第二导流管5的内径依次增大,能够有效防止引流过程中发生堵塞的问题,三根管可自由拆卸,使得在引流完毕后,引流管1和第二导流管5能够与第一导流管4分离,然后第一导流管4从支架主体3内侧抽出,从而可以有效避免在进行拆卸时,引流管1和第二导流管5上的赃物(第二导流管5下端与引流瓶6连接)粘到支架主体3上,便于后期的清洗等处理。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管、穿戴式支架、导流管及引流瓶,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和引流瓶,穿戴式支架设于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用于对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进行支撑,所述穿戴式支架包括半空心球状支架主体及设于支架主体两侧的连接带,通过将两根连接带连接能够使穿戴式支架固定在人体上身躯干,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穿过该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采用海绵材料制成半空心球状结构,海绵层外包覆有布料层,支架主体的通孔设于半空心球球面顶点处,所述支架主体内壁底部为一平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主体上的通孔内设有橡胶或乳胶套管,所述套管两端均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套管内径小于等于导流管外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上与引流管连接的一端设有环形凸台,所述引流管外径大于等于导流管内径,小于导流管外径,使引流管能够插入导流管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两根所述连接带为松紧带,一端与支架主体侧面布料层缝制固定,另一端设有魔术贴子/母面,或拉钩/拉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胸腔闭式引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管包括第一导流管和第二导流管,所述第一导流管与引流管连接,第二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第一导流管和引流瓶,所述第一导流管插接在第二导流管内。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胸腔闭式引流装置,能够对插入患者体内的引流管进行有效支撑和固定,有效防止引流管在受到外界牵拉或其他外力时在患者伤口处和体内发生摆动的问题,提高患者的舒适性和引流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引流管、穿戴式支架、导流管及引流瓶,所述导流管两端分别连接引流管和引流瓶,穿戴式支架设于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用于对引流管和导流管的连接部进行支撑,所述穿戴式支架包括半空心球状支架主体及设于支架主体两侧的连接带,通过将两根连接带连接能够使穿戴式支架固定在人体上身躯干,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一通孔,所述导流管穿过该通孔。

技术研发人员:沈春梅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省肿瘤医院(湖北省肿瘤研究所);沈春梅
技术研发日:2019.11.08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