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627696发布日期:2020-07-29 02:35阅读:174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听诊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



背景技术:

听诊器是内外妇儿医师最常用的诊断用具,是医师的标志,现代医学即始于听诊器的发明,听诊器自动1817年3月8日应用与临床以来,外形及传音方式不断改进,但其基本结构变化不大,主要由拾音部分,传导部分和听音部分组成,现有的听诊器在使用后需要进行防感染处理,仅仅对听诊头的消毒处理,使得对听诊装置防感染处理并且不彻底,因此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可以有效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包括听诊管和听诊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听诊管上的第一半管,所述听诊管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管,且所述听诊头安装在安装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半管套在听诊管靠近听诊头处的部分上,所述第一半管的开槽中活动的设置有第二半管,且所述第二半管和第一半管完全包裹在听诊管上。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半管的顶部还开设有通槽,且所述通槽与第一半管中的开槽连通,且所述第二半管插进第一半管中部分的螺纹孔中转动的插接有螺纹杆。

进一步地,所述螺纹杆穿出通槽设置,且所述螺纹杆穿出通槽的部分上固定的套接有转帽。

进一步地,所述听诊管上还固定的套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连接有连接条。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条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套上,且所述卡套为弧形板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卡套的内侧还通过强力胶粘接有软性的橡胶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听诊管上靠近听枕头的部分处套有第一半管,第一半管内的开槽中活动的设置有第二半管,并且第一半管与第二半管组成的整体包裹在听诊管上,能够在使用该装置时,防止听诊管靠近听诊头处的部分直接与病人接触而发生感染的情况,并且在将第二半管移动至完全插进第一半管的开槽中时,可直接将第二半管和第一半管整体从听诊管上抽出,方便了对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的防感染处理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处的结构放大图。

图中:1、听诊管;2、安装管;3、听枕头;4、第一半管;5、第二半管;6、通槽;7、螺纹杆;8、转帽;9、固定套;10、连接条;11、卡套;12、橡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下列实施例。

请参阅图1-3,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包括听诊管1和听诊头3,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听诊管1上的第一半管4,所述听诊管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管2,且所述听诊头3安装在安装管2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半管4套在听诊管1靠近听诊头3处的部分上,所述第一半管4的开槽中活动的设置有第二半管5,且所述第二半管5和第一半管4完全包裹在听诊管1上。

如图2所示,所述第一半管4的顶部还开设有通槽6,且所述通槽6与第一半管4中的开槽连通,且所述第二半管5插进第一半管4中部分的螺纹孔中转动的插接有螺纹杆7。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第二半管5转出第一半管4至其整体包裹到听诊管1上时,可在第二半管5的螺纹孔中向下转动螺纹杆7来带动转帽8挤压贴紧到第一半管4上,进而在第一半管4中实现对第二半管5的固定工作。

如图2所示,所述螺纹杆7穿出通槽6设置,且所述螺纹杆7穿出通槽6的部分上固定的套接有转帽8。

如图3所示,所述听诊管1上还固定的套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上连接有连接条10。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连接条10两端的固定套9和卡套11将折叠存放的听诊管1固定在一起,不但方便存放,同时对听诊管1的存放规整度更高。

如图3所示,所述连接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套11上,且所述卡套11为弧形板结构。

如图3所示,所述卡套11的内侧还通过强力胶粘接有软性的橡胶套12。

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听诊管1在按进卡套11中时挤压橡胶套12卡紧,防止听诊管1在弯曲后自身产生的弹力作用下而发生弹开的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使用时,首先将第一半管4套至听诊管1上靠近听诊头3的部分处,将第二半管5从第一半管4的开槽中转出,使得第一半管4和第二半管5包裹到听诊管1上,接着利用转帽8在第二半管5的螺纹孔中向下转动螺纹杆7,将螺纹杆7顶端的转帽8转动至挤压贴紧到第一半管4上,在第一半管4中对第二半管5进行固定,这样在听诊的过程中,能够防止靠近听诊头3处的部分听诊管1直接接触病人而发生交叉感染的情况,在需要对该听诊装置进行存放时,可折叠听诊管1,将折叠的听诊管1按进卡套11中挤压橡胶套12卡紧,可对折叠弯曲状态下的听诊管1进行固定,不但方便存放,同时还使得对听诊管1的存放规整度更高。

按照上述实施例,便可很好地实现本实用新型。值得说明的是,基于上述结构设计的前提下,为解决同样的技术问题,即使在本实用新型上做出的一些无实质性的改动或润色,所采用的技术方案的实质仍然与本实用新型一样,故其也应当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包括听诊管(1)和听诊头(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听诊管(1)上的第一半管(4),所述听诊管(1)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管(2),且所述听诊头(3)安装在安装管(2)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半管(4)套在听诊管(1)靠近听诊头(3)处的部分上,所述第一半管(4)的开槽中活动的设置有第二半管(5),且所述第二半管(5)和第一半管(4)完全包裹在听诊管(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半管(4)的顶部还开设有通槽(6),且所述通槽(6)与第一半管(4)中的开槽连通,且所述第二半管(5)插进第一半管(4)中部分的螺纹孔中转动的插接有螺纹杆(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螺纹杆(7)穿出通槽(6)设置,且所述螺纹杆(7)穿出通槽(6)的部分上固定的套接有转帽(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听诊管(1)上还固定的套有固定套(9),所述固定套(9)上连接有连接条(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条(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卡套(11)上,且所述卡套(11)为弧形板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套(11)的内侧还通过强力胶粘接有软性的橡胶套(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内科用防交叉感染听诊装置,包括听诊管和听诊头,还包括设置在所述听诊管上的第一半管,所述听诊管的一端可拆卸的安装有安装管,且所述听诊头安装在安装管的一端,且所述第一半管套在听诊管靠近听诊头处的部分上,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听诊管上靠近听枕头的部分处套有第一半管,第一半管内的开槽中活动的设置有第二半管,并且第一半管与第二半管组成的整体包裹在听诊管上,能够在使用该装置时,防止听诊管靠近听诊头处的部分直接与病人接触而发生感染的情况,并且在将第二半管移动至完全插进第一半管的开槽中时,可直接将第二半管和第一半管整体从听诊管上抽出,方便了对第一半管和第二半管的防感染处理工作。

技术研发人员:张丽娟;张韬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11
技术公布日:2020.07.2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