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63098发布日期:2020-07-21 12:39阅读:668来源:国知局
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属于内热式针灸针配套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内热式针灸针(如专利号为cn201811391382.x),如图2所示,包括封堵端头9、绝缘套10、针柄11、针体12、加热线13和针头14,封堵端头9为第一电极,针柄11和/或针体12的外表面为第二电极。电压加到内热式针灸针的两个电极上,使加热线13通过一定的电流,使加热线13产生热量,从而达到使针体12、针头14升温的目的。

然而,目前国内出现的内热式针灸针加热装置,体型比较大,极不方便携带,而且利用市电给内热式针灸针加热装置供电,在无市电地区不能使用该装置,在市电不稳定或者市电上带有比较多仪器的情况下易受到干扰不能安全稳定工作。

因此,需要对现有内热式针灸针加热装置这一类器械进行补充和改进,以克服上述不足,使内热式针灸针的治疗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小型化方便携带,不受市电影响,工作稳定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包括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内壁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和绝缘层,绝缘层内为一放置电池的空腔;外壳头端设有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内壁仅设有金属导电层,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与电池之间设有导电金属;外壳末端设有底盖,底盖内壁设有金属导电层;电池与电池之间,或电池与底盖内壁的金属导电层之间设有可抽出的塑料阻电片。

所述的导电金属为导电接触弹簧,或其他导电材质的金属用来连接纽扣电池或普通电池的正极与内热式针灸针的第一电极。

优选的,所述的电池为纽扣电池或普通电池。

所述的电池的数量为一节或一节以上。优选的,电池的数量为两节或三节,塑料阻电片设置在电池与电池之间。

优选的,所述的塑料外壳上设有凹凸防滑纹。

加热时,将内热式针灸针的封堵端头一端插入加热装置的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内,使作为第一电极的封堵端头与导电接触弹簧相接触,作为第一电极的针柄11和/或针体12的外表面与金属导电层相接触。抽出塑料阻电片,形成电池正极----导电接触弹簧----封堵端头----加热线----针体----针柄----外壳内壁的金属导电层----底盖上的金属导电层---电池负极的电流回路,对内热式针灸针加热。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体积小,使用方便,不受停电或市电不稳定的影响,工作稳定,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市电不稳定,经常停电或无市电的边远山区,本实用新型使内热式针灸针的治疗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内热式针灸针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塑料外壳;2、底盖;3、金属导电层;4、电池;5、绝缘层;6、导电接触弹簧;7、塑料阻电片;8、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

9、封堵端头;10、绝缘套;11、针柄;12、针体;13、加热线;14、针头。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包括塑料外壳1,塑料外壳1内壁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3和绝缘层5,绝缘层5内为一放置电池4的空腔;外壳1头端设有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内壁仅设有金属导电层3,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与电池4之间设有导电金属;外壳1末端设有底盖2,底盖2内壁设有金属导电层3;电池4与电池4之间,或电池4与底盖2内壁的金属导电层3之间设有可抽出的塑料阻电片7。

其中,底盖2可通过螺纹旋入塑料外壳1,旋入后,底盖2上的金属导电层3与外壳内壁的金属导电层3相接触。

本实施例的导电金属为导电接触弹簧6。

本实施例的电池4为纽扣电池。

本实施例的电池4的数量为三节。

本实施例的塑料外壳1上设有凹凸防滑纹。

本实用新型的加热方法是利用电池4的电能对内热式针灸针进行加热。塑料阻电片7的取出与插入控制加热回路的接通与断开。加热时,将内热式针灸针的封堵端头9一端插入加热装置的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内,使作为第一电极的封堵端头9与导电接触弹簧6相接触,作为第一电极的针柄11和/或针体12的外表面与金属导电层3相接触。抽出塑料阻电片7,形成电池正极----导电接触弹簧6----封堵端头9----加热线13----针体12----针柄11----外壳内壁的金属导电层3----底盖2上的金属导电层3---电池负极的电流回路,对内热式针灸针加热,使加热线13产生热量,从而达到使针体12、针头14升温的目的。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是对本发明作其它形式的限制,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可能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加以变更或改型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是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改型,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塑料外壳(1),塑料外壳(1)内壁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3)和绝缘层(5),绝缘层(5)内为一放置电池(4)的空腔;外壳(1)头端设有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内壁仅设有金属导电层(3),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8)与电池(4)之间设有导电金属;外壳(1)末端设有底盖(2),底盖(2)内壁设有金属导电层(3);电池(4)与电池(4)之间,或电池(4)与底盖(2)内壁的金属导电层(3)之间设有可抽出的塑料阻电片(7)。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导电金属为导电接触弹簧(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4)为纽扣电池或普通电池。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池(4)的数量为一节或一节以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塑料外壳(1)上设有凹凸防滑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属于内热式针灸针配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内热式针灸针小型加热装置,包括塑料外壳,塑料外壳内壁依次设有金属导电层和绝缘层,绝缘层内为一放置电池的空腔;外壳头端设有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内壁仅设有金属导电层,内热式针灸针插接口与电池之间设有导电金属;外壳末端设有底盖,底盖内壁设有金属导电层;电池与电池之间,或电池与底盖内壁的金属导电层之间设有可抽出的塑料阻电片。本实用新型体积小,使用方便,不受停电或市电不稳定的影响,工作稳定,安全可靠,尤其适用于市电不稳定,经常停电或无市电的边远山区,本实用新型使内热式针灸针的治疗可以得到更大范围的普及。

技术研发人员:刘玉莹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淄博前沿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11.12
技术公布日:2020.07.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