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584524发布日期:2020-07-24 16:25阅读:13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



背景技术:

超声波诊断装置在医疗检查方面已获得普遍的应用,如b超,彩超治疗仪等,能够直观的显示出人体内各器官的状态且对人体无损害。但现有技术中的超声波诊断装置结构庞大,其各部分结构较分散,只适宜固定位置使用,不能应用于室外场所。因此需要一种室内外均方便使用,携带的超声波诊断装置,可应用在发生战乱或地质灾害的场所来为伤患人员服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该箱可完成容纳规整超声波诊断所需的各个电器元件,不但携带方便,而且可在各种不平的地面上保持平衡。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以及可扣合在箱体(2)上的箱盖(1),所述箱体(2)的后侧与箱盖(1)的后侧铰接,所述箱体(2)的前侧铰接有一个把手(7),且箱体(2)的前侧开设有一个用以容纳把手(7)的归置腔;所述箱体(2)的前侧与箱盖(1)的前侧之间固定有锁扣(6);所述箱体(2)的内部水平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组件(3),第二腔体内归纳整理有探头(5)和导线(4);所述箱盖(1)的内侧形成有一个可容纳显示面板(12)的屏幕腔,屏幕腔内安装有显示面板(12);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组,所述支撑架组由四根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由同轴设置的上杆体(81)和下杆体(82)连接而成,其中上杆体(81)下端和下杆体(82)螺纹配合,上杆体(81)上端通过销轴与箱体(2)底部的支耳铰接,且箱体(2)上对应固定有u形支耳(50),当上杆体(81)卡入u形支耳(50)时,限制上杆体(81)的转动。

所述箱体(2)的底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21),四个凹槽(21)分别与四根伸缩杆一一对应,并用于容纳对应的一根伸缩杆。

进一步:所述凹槽内粘接有磁铁块,并在伸缩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钢环或铁环。

进一步:所述把手为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把手,所述归置腔内粘接有磁铁块。

本方案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该诊断箱通过设置第一腔体,第二腔体以及屏幕腔,可将超声波发生器组件、导线、探头以及显示面板等超声波诊断所需的微型电器元件收纳到诊断箱中,以实现超声诊断功能,同时缩小超声波诊断设备的整体体积,以便于携带。

对于不平的地面,本案中针对箱体的底部还设置了支撑架组,支撑架组包括四根铰接在箱体底部的伸缩杆。支撑架组打开以后,可以利用四根伸缩杆在箱体底部形成四个支脚,并通过调节伸缩杆的长度,以促使箱体的底部使用地形高低不平的地面,保持箱体的水平。同时伸缩杆的触地端固定套装的橡胶套可防止伸缩杆的触地端在地面上滑动,进而维持箱体在地面上保持稳定。

本案中,针对伸缩杆做了进一步优化,包括伸缩杆的结构以及伸缩杆在箱体上的收纳方式。主要的目的就是为了能够促使伸缩杆能够更好的被收纳在箱体底部,同时利用磁铁块将伸缩杆牢牢的吸附,防止伸缩杆在箱体底部随意打开进而导致不便于携带。本案中在归置腔内设置磁铁块以及将把手优化为金属把手也是相同的原理和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中的便携式超声诊断箱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撑架组的结构安装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凹槽内粘接磁铁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箱体2和可扣合在箱体2上的箱盖1,箱体2内部水平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第一腔体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组件3,第二腔体容纳有导线4以及探头5,箱盖1的内侧面上形成有屏幕腔,该屏幕腔内安装有显示面板12。箱盖1口何在箱体2上时,完成对导线4和探头5的归纳整理,同时利用箱体2和箱盖1对超声波发生器组件3以及显示面板12进行保护。至于线路的连接方式,与现有方式基本相同,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

本案中,箱盖1的后侧通过销轴与箱体2的后侧铰接,打开箱盖1,由第二腔体内取出探头5并打开超声波发生器组件3,就可以开始超声波检测。箱盖1的前侧与箱盖1前侧之间固定有锁扣6,通过锁扣6实现将箱盖1锁合在箱体2上。本发明中的箱体2底部设有支撑架组,该支撑架组由四根伸缩杆组成。每一根伸缩杆均包括有一个连接端和一个触地端,连接端与箱体2底部铰接,触地端的外部固定套装一个橡胶套9。利用橡胶套9增加伸缩杆触地端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

本案中优化的伸缩杆由上杆体81和下杆体82通过螺纹配合连接而成,上杆体81远离下杆体82的端部对应伸缩杆的连接端,下杆体82远离上杆体81的端部对应伸缩杆的触地端。上杆体81上端通过销轴与箱体2底部的支耳铰接,且箱体2上对应固定有u形支耳50,当上杆体81卡入u形支耳50时,限制上杆体81的转动。但是,并不限于上述方式,因为上杆体81也可对应触地端,而下杆体82也可对应连接端,并不影响本案中支撑架组的作用和使用效果。对于支撑架组的收纳方式,本案中还给出了另一种优化。如图2所示,箱体2的底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21,四个凹槽21分别与四根伸缩杆一一对应,一个凹槽21用以容纳一根伸缩杆,凹槽21的长方向与伸缩杆转动时在箱体2底面上的投影方向一致。同时,在凹槽21内粘接有磁铁块11,并在伸缩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钢环10,当然也可以是铁环。这样凹槽21在容纳伸缩杆以后,磁铁块11可以对伸缩杆进行吸附。携带本案中的箱体2时,可对支撑架组进行更好的收纳。

对于本案中的诊断箱的携带方式,本案中在箱体2的前侧铰接有一个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把手,箱体2的前侧对应开设有一个用以容纳金属把手的归置腔,归置腔内也粘接有磁铁块11。需要提起诊断箱时,将金属把手转动至垂直于箱体2的前侧方向;正常情况下,金属把手收纳至归置腔中,金属把手的外部与箱体2的前侧面平齐。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以本实用新型为限制,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2)以及可扣合在箱体(2)上的箱盖(1),所述箱体(2)的后侧与箱盖(1)的后侧铰接,所述箱体(2)的前侧铰接有一个把手(7),且箱体(2)的前侧开设有一个用以容纳把手(7)的归置腔;所述箱体(2)的前侧与箱盖(1)的前侧之间固定有锁扣(6);所述箱体(2)的内部水平分割为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所述第一腔体内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组件(3),第二腔体内归纳整理有探头(5)和导线(4);所述箱盖(1)的内侧形成有一个可容纳显示面板(12)的屏幕腔,屏幕腔内安装有显示面板(12);所述箱体(2)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组,所述支撑架组由四根伸缩杆组成;所述伸缩杆由同轴设置的上杆体(81)和下杆体(82)连接而成,其中上杆体(81)下端和下杆体(82)螺纹配合,上杆体(81)上端通过销轴与箱体(2)底部的支耳铰接,且箱体(2)上对应固定有u形支耳(50),当上杆体(81)卡入u形支耳(50)时,限制上杆体(81)的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2)的底面上开设有四个凹槽(21),四个凹槽(21)分别与四根伸缩杆一一对应,并用于容纳对应的一根伸缩杆。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1)内粘接有磁铁块(11),并在伸缩杆的外部固定套接有钢环(10)或铁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其特征在于:所述把手(7)为可以被磁铁吸附的金属把手,所述归置腔内粘接有磁铁块(11)。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便携式超声诊断箱,包括箱体以及可扣合在箱体上的箱盖,所述箱体的前侧铰接有一个把手,且箱体的前侧开设有一个用以容纳把手的归置腔;箱体的前侧与箱盖的前侧之间固定有锁扣;箱体的内部安装有超声波发生器组件,归纳整理有探头和导线;箱盖的内侧内安装有显示面板;箱体的底部设有支撑架组,支撑架组由四根伸缩杆组成;每一根伸缩杆均包括有一个连接端和一个触地端,连接端与箱体底部铰接,触地端的外部固定套装有橡胶套。该箱可完成容纳规整超声波诊断所需的各个电器元件,不但携带方便,而且可在各种不平的地面上保持平衡。

技术研发人员:孙京枝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孙京枝
技术研发日:2019.11.21
技术公布日:2020.07.2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