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04116发布日期:2020-08-25 20:19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实验室器械领域,具体为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在对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部分危重患者需要输气治疗。因输气管与呼吸机相连接的连接管较长,医护人员一般都会采用一个固定架将靠近呼吸机一端的气管向上吊起,从而防止由于输气管的原因而造成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等临床护理问题。

然而,在呼吸机的使用过程中,靠近呼吸机一端的气管被固定架向上吊起时,靠近患者嘴部一端气管会压到患者的嘴部,导致患者极易发生压力性损伤,同时也会影响患者的通气情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该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具有可将呼吸机管路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向上吊起,从而避免呼吸机管路与患者嘴部接触的优点。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与病床两侧床杆相固定的卡箍、连接杆以及用于调节呼吸机管路位置的方位调节装置;所述卡箍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方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固定载板、托板、防止呼吸机管路侧向脱出的防护栏板、调节杆以及用于调节防护栏板位置的限位件;所述固定载板的端部与连接杆背向卡箍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底固定载板相固定,另一端与托板的底部相固定,所述调节杆滑动穿设于防护栏板,相应地,所述防护栏板设有适配调节杆穿过的通孔。

作为优选,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件以及限位环,所述弹性件的数量为两个,弹性件的一端与固定载板相固定,另一端与防护栏板相固定,所述限位环螺接套设于调节杆上,相应地,所述调节杆上设有与限位环螺接配合的螺纹段。

作为优选,托板、防护栏板和底固定载板均呈弧形。

作为优选,所述卡箍包括上半箍和下半箍,所述上半箍和下半箍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件锁紧固定。

作为优选,所述上半箍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铰接端,所述铰接端设有嵌槽,所述嵌槽的槽底设有限位柱,所述限位柱的侧端设有第一限位齿部,相应地,所述连接杆背向底固定载板的一端设有环形插柱,所述环形插柱与限位柱和嵌槽槽壁之间的环形区域相适配,所述环形插柱朝向限位柱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限位齿部啮合固定的第二限位齿部。

作为优选,上半箍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延展部,下半箍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延展部,所述第一固定延展部和第二固定延展部通过固定件锁紧固定,固定件是螺栓。

作为优选,所述上半箍设有上铰接端,相应地,所述下半箍设有下铰接端,所述上铰接端设有铰接转动槽,相应地,所述下铰接端设有与铰接转动槽适配的凸块,所述凸块于铰接转动槽内转动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在本实用新型中,医护人员可通过卡箍将方位调节装置进行固定,且通过连接杆使得固定载板伸向靠近患者嘴部一侧,使得呼吸机管路放置在托板上。为了避免呼吸机管路因患者的移动而发生掉落,可通过限位件调节防护栏板和托板之间的距离,使得防护栏板可与呼吸机管路相贴合(调节该距离的目的在于更适配不同粗细的呼吸机管),从而可将呼吸机管路固定住,防止其压在患者的嘴边,导致患者的嘴唇出发生压力性损伤。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中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的a部放大图;

图3为图1中的b部放大图;

图4为本实施例中卡箍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连接杆,21、底固定载板,22、调节杆,23、弹性件,25、托板,26、限位环,27、防护栏板,31、上半箍,310、第一固定延展部,312、铰接端,313、嵌槽,314、限位柱,32、下半箍,320、第二固定延展部,33、固定件,34、上铰接端,35、下铰接端,351、凸块。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示,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包括与病床两侧床杆相固定的卡箍、连接杆1以及用于调节呼吸机管路位置的方位调节装置;卡箍与连接杆1转动连接;方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固定载板21、托板25、防止呼吸机管路侧向脱出的防护栏板27、调节杆22以及用于调节防护栏板27位置的限位件;固定载板21的端部与连接杆1背向卡箍的一端相固定,调节杆22的一端与底固定载板21相固定,另一端与托板25的底部相固定,调节杆22滑动穿设于防护栏板27,相应地,防护栏板27设有适配调节杆22穿过的通孔。

如图2所示,限位件包括弹性件23以及限位环26,弹性件23的数量为两个,弹性件23的一端与固定载板21相固定,另一端与防护栏板27相固定,限位环26螺接套设于调节杆22上,相应地,调节杆22上设有与限位环26螺接配合的螺纹段。弹性件可一直给予防护栏板27弹力,将防护栏板27向上顶起,且通过转动限位环26,调节防护栏板27的位置,即可实现适应不同直径大小的呼吸机管。小的呼吸机管可直接放置在托板25上,直径大的呼吸机管可通过调节防护栏板27辅助拖住且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托板25、防护栏板27和底固定载板21均呈弧形。弧形可更加适配呼吸机管的形状,避免呼吸机管意外发生移动。

如图3和图4所示,卡箍包括上半箍31和下半箍32,上半箍31和下半箍3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件33锁紧固定。

如图4所示,上半箍31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机构,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31,固定柱31上设有铰接端312,铰接端312设有嵌槽313,嵌槽313的槽底设有限位柱314,限位柱314的侧端设有第一限位齿部,相应地,连接杆1背向底固定载板21的一端设有环形插柱,环形插柱与限位柱314和嵌槽313槽壁之间的环形区域相适配,环形插柱朝向限位柱314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限位齿部啮合固定的第二限位齿部。本实施例通过将环形插柱插入到限位柱314和嵌槽313槽壁之间的环形区域中,且通过第一限位齿部和第二限位齿部的啮合,即可实现固定(由于呼吸机管路的质量通常比较轻,且连接杆1的质量也是比较轻的,故此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是可以实现固定的,也很方便医护人员的组装和拆卸),也可实现对连接杆1角度的调节。

如图4所示,上半箍3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延展部310,下半箍3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延展部320,第一固定延展部310和第二固定延展部320通过固定件33锁紧固定,固定件33是螺栓。

如图3所示,上半箍31设有上铰接端34,相应地,下半箍32设有下铰接端35,上铰接端34设有铰接转动槽,相应地,下铰接端35设有与铰接转动槽适配的凸块351,凸块351于铰接转动槽内转动连接。

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与病床两侧床杆相固定的卡箍、连接杆(1)以及用于调节呼吸机管路位置的方位调节装置;

所述卡箍与连接杆(1)转动连接;

所述方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固定载板(21)、托板(25)、防止呼吸机管路侧向脱出的防护栏板(27)、调节杆(22)以及用于调节防护栏板(27)位置的限位件;

所述固定载板(21)的端部与连接杆(1)背向卡箍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调节杆(22)的一端与底固定载板(21)相固定,另一端与托板(25)的底部相固定,所述调节杆(22)滑动穿设于防护栏板(27),相应地,所述防护栏板(27)设有适配调节杆(22)穿过的通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弹性件(23)以及限位环(26),所述弹性件(23)的数量为两个,弹性件(23)的一端与固定载板(21)相固定,另一端与防护栏板(27)相固定,所述限位环(26)螺接套设于调节杆(22)上,相应地,所述调节杆(22)上设有与限位环(26)螺接配合的螺纹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托板(25)、防护栏板(27)和底固定载板(21)均呈弧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卡箍包括上半箍(31)和下半箍(32),所述上半箍(31)和下半箍(32)的一端铰接,另一端通过固定件(33)锁紧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箍(31)的上方设有角度调节机构,所述角度调节机构包括固定柱,所述固定柱上设有铰接端(312),所述铰接端(312)设有嵌槽(313),所述嵌槽(313)的槽底设有限位柱(314),所述限位柱(314)的侧端设有第一限位齿部,相应地,所述连接杆(1)背向底固定载板(21)的一端设有环形插柱,所述环形插柱与限位柱(314)和嵌槽(313)槽壁之间的环形区域相适配,所述环形插柱朝向限位柱(314)的一侧设有与第一限位齿部啮合固定的第二限位齿部。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上半箍(31)的一端设有第一固定延展部(310),下半箍(32)的一端设有第二固定延展部(320),所述第一固定延展部(310)和第二固定延展部(320)通过固定件(33)锁紧固定,固定件(33)是螺栓。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半箍(31)设有上铰接端(34),相应地,所述下半箍(32)设有下铰接端(35),所述上铰接端(34)设有铰接转动槽,相应地,所述下铰接端(35)设有与铰接转动槽适配的凸块(351),所述凸块(351)于铰接转动槽内转动连接。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呼吸机管路出气口处辅助固定装置,具体属于实验室器械领域,包括与病床两侧床杆相固定的卡箍、连接杆以及用于调节呼吸机管路位置的方位调节装置;所述卡箍与连接杆转动连接;所述方位调节装置包括底固定载板、托板、防止呼吸机管路侧向脱出的防护栏板、调节杆以及用于调节防护栏板位置的限位件;所述固定载板的端部与连接杆背向卡箍的一端相固定,所述调节杆的一端与底固定载板相固定,另一端与托板的底部相固定,所述调节杆滑动穿设于防护栏板,相应地,所述防护栏板设有适配调节杆穿过的通孔。本实用新型具有可将呼吸机管路靠近出气口的一端向上吊起,从而避免呼吸机管路与患者嘴部接触的优点。

技术研发人员:崔艳秋;费丁家;钱蝶蝶;谢娟娟;张立秀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州师范学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8.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