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尿袋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8814发布日期:2020-09-01 18:35阅读:536来源:国知局
一种尿袋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尿袋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临床上需留置尿管的患者很普遍,如盆腔手术前排空膀胱,避免手术中误伤,某些泌尿系统疾病术后留置尿管,以便引流和冲洗,并减轻手术切口的张力,崔进切口愈合,为尿失禁或会阴部有伤口的病人引流尿液,保持会阴部干燥,目前所用尿袋固定时尿袋与尿管连接处很容易打折,导致尿液引流不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便、防止尿管打折、避免误伤、防止绊倒和可重复使用的尿袋固定支架,尤其适合用在临床中需要使用尿袋的过程中。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包括挂钩、中间架、左吊环、右吊环和尿管固定件,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下端与中间架上端相连,在中间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环、右吊环,所述的左吊环、右吊环的外侧均设有活口,该活口用以挂置尿袋的两端分口,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上套设有尿管固定件,所述的尿管固定件包括连接环、魔术贴环,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上固定套有两个连接环,两个连接环的另一侧固定在魔术贴环的外壁上。

进一步,所述的挂钩与中间架的中间位置上端相连。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穿孔、右穿孔,所述的左穿孔、右穿孔均竖向设置,所述的左吊环穿过左穿孔,且固定在左穿孔内,所述的右吊环穿过右穿孔,且固定在右穿孔内。

进一步,所述的中间架的左、右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左凹槽、右凹槽,所述的左吊环与右吊环结构相同,且分别活动设在左凹槽、右凹槽内。

进一步,所述的左吊环包括上半弧形环、及与上半弧形环相配合的下半弧形环,所述的上半弧形环、下半弧形环分别设在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上下侧,且上半弧形环内端通过中间轴活动设在左凹槽内,下半弧形环的内端固定在中间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下半弧形环的外端之间有活口。

进一步,所述的上半弧形环内端设有穿孔,在左凹槽内设有第一板、第二板,在第一板、第二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中间轴依次穿过第一圆孔、穿孔、第二圆孔,且位于最外端的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挡板、后挡板。

进一步,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下半弧形环的外端之间通过连接套封口。

进一步,所述的连接套为塑料套管。

进一步,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表面、下半弧形环的外端表面均设有外螺纹。

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

1)操作简便;可不必绑住两边的固定绳,只需把挂钩挂在床挡上,左吊环、右吊环均是活口的,可随时打开;

2)防止尿管打折:魔术贴环固定尿管后可避免尿管打折;

3)避免误伤;患者下床活动时可直接提着挂钩,避免用别针固定尿袋,有效防止误伤。

4)防止绊倒:防止患者活动时把尿袋固定太低从而使管路过长而绊倒。

5)可重复使用:使用后消毒方便,可用75%酒精或500mg/l有效氯消毒液擦拭。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2的中间架的俯视图。

图3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1、挂钩2、中间架3、左吊环

4、右吊环5、魔术贴环6、活口

7、左穿孔8、右穿孔9、上半弧形环

10、下半弧形环11、中间轴12、连接套

13、连接环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包括挂钩1、中间架2、左吊环3、右吊环4和尿管固定件,所述的挂钩1的横杆下端与中间架2上端相连,在中间架2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环3、右吊环4,所述的左吊环3、右吊环4的外侧均设有活口6,该活口6用以挂置尿袋的两端分口,所述的挂钩1的横杆上套设有尿管固定件,所述的尿管固定件包括连接环13、魔术贴环5,所述的挂钩1的横杆上固定套有两个连接环13,两个连接环13的另一侧固定在魔术贴环5的外壁上。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挂钩1与中间架2的中间位置上端相连。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挂钩1长度为10cm,中间架2长度为20cm,宽度为1cm,高度为2cm,左吊环3、右吊环4内直径为2.5cm,魔术贴环5长度为8cm。

实施例2

如图2所示,所述的中间架2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穿孔7、右穿孔8,所述的左穿孔7、右穿孔8均竖向设置,所述的左吊环3穿过左穿孔7,且固定在左穿孔7内,所述的右吊环3穿过右穿孔8,且固定在右穿孔8内,其他技术内容与实施例1一致。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挂钩2挂在床挡杆上,左吊环3、右吊环4分别固定在尿袋的两端分口处,尿管固定在魔术贴环5中。

实施例3

如图3所示,所述的中间架2的左、右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左凹槽、右凹槽,所述的左吊环3与右吊环4结构相同,且分别活动设在左凹槽、右凹槽内,所述的左吊环3包括上半弧形环9、及与上半弧形环9相配合的下半弧形环10,所述的上半弧形环9、下半弧形环10分别设在对称设在中间架2的上下侧,且上半弧形环9内端通过中间轴11活动设在左凹槽内,下半弧形环10的内端固定在中间架2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半弧形环9的外端、下半弧形环10的外端之间有活口6,其他技术内容与实施例1一致。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半弧形环9内端设有穿孔,在左凹槽内设有第一板、第二板,在第一板、第二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中间轴11依次穿过第一圆孔、穿孔、第二圆孔,且位于最外端的中间轴11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挡板、后挡板。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半弧形环9的外端、下半弧形环10的外端之间通过连接套12封口,所述的连接套12为塑料套管,能够通过移动塑料套管使活口处两侧的上半弧形环9、下半弧形环10分别套设在塑料套管内,使吊环变成闭口状态,防止尿袋分口从吊环的活口处滑出,影响使用。

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上半弧形环9的外端表面、下半弧形环10的外端表面均设有外螺纹。

本实例的工作过程:使用时,将挂钩挂在床挡杆上,打开左吊环的上半弧形环、右吊环的上半弧形环,尿袋的两端分口分别从挂在左吊环的下半弧形环、右吊环上的下半弧形环上,然后将左吊环的上半弧形环、右吊环的上半弧形环分别通过连接套封口,尿管固定在魔术贴环中即可。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进行了详细说明,但所述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不能被认为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改进等,均应仍归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专利涵盖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包括挂钩、中间架、左吊环、右吊环和尿管固定件,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下端与中间架上端相连,在中间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环、右吊环,所述的左吊环、右吊环的外侧均设有活口,该活口用以挂置尿袋的两端分口,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上套设有尿管固定件,所述的尿管固定件包括连接环、魔术贴环,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上固定套有两个连接环,两个连接环的另一侧固定在魔术贴环的外壁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挂钩与中间架的中间位置上端相连。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架左、右两侧分别设有左穿孔、右穿孔,所述的左穿孔、右穿孔均竖向设置,所述的左吊环穿过左穿孔,且固定在左穿孔内,所述的右吊环穿过右穿孔,且固定在右穿孔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中间架的左、右侧上表面分别设有左凹槽、右凹槽,所述的左吊环与右吊环结构相同,且分别活动设在左凹槽、右凹槽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吊环包括上半弧形环、及与上半弧形环相配合的下半弧形环,所述的上半弧形环、下半弧形环分别设在对称设在中间架的上下侧,且上半弧形环内端通过中间轴活动设在左凹槽内,下半弧形环的内端固定在中间架的下表面上,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下半弧形环的外端之间有活口。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弧形环内端设有穿孔,在左凹槽内设有第一板、第二板,在第一板、第二板上分别设有第一圆孔、第二圆孔,中间轴依次穿过第一圆孔、穿孔、第二圆孔,且位于最外端的中间轴的两端分别设有前挡板、后挡板。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下半弧形环的外端之间通过连接套封口。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连接套为塑料套管。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半弧形环的外端表面、下半弧形环的外端表面均设有外螺纹。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尿袋固定支架,包括挂钩、中间架、左吊环、右吊环和尿管固定件,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下端与中间架上端相连,在中间架的两端分别设有左吊环、右吊环,所述的左吊环、右吊环的外侧均设有活口,该活口用以挂置尿袋的两端分口,挂钩的横杆上套设有尿管固定件,所述的尿管固定件包括连接环、魔术贴环,所述的挂钩的横杆上固定套有两个连接环,两个连接环的另一侧固定在魔术贴环的外壁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操作简便,可不必绑住两边的固定绳,只需把挂钩挂在床挡上,圆环是活口的,可随时打开;防止尿管打折,魔术贴固定尿管后可避免尿管打折;避免误伤,患者下床活动时可直接提着挂钩,避免用别针固定尿袋,有效防止误伤。

技术研发人员:郝晓慧;苗桂萍;边茸;翟玉美;王富平;刘倩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1.25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