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947963发布日期:2020-08-21 15:43阅读:88来源:国知局
可调节检查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用的机械器具领域,特别地,涉及一种可调节检查床。



背景技术:

在一般的诊所或者医院中我们经常会看到或接触到一种可调节的检查床,一般供病人趴着或躺着,以便于医生对病人进行检查。

目前对于检查床的种类比较多,有些检查床更加智能化,但是此成本和造价也相对较高,而并不适合普及,一般的小诊所用不到高端的智能产品,但是对于现有的简易类的检查床存在以下几点问题,如:结构占用空间较大,结构比较笨重,因此搬运和移动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相关技术中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可调节检查床,以达到便于收纳和使用的目的。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调节检查床,包括床体、头枕、和支架组件,头枕固定在床体的宽度位置的侧面上,支架组件固定在床体的下方位置,所述床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实现向下折叠;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床垫外侧的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于第二床垫外侧的第二支撑板、多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床垫之间还有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床垫之间的连杆组件、穿设在连杆组件上并牵引固定在床体上的绳索,其中,绳索调节和限位连杆组件用于保持连杆组件支撑床体。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呈“u”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四个腿部设置有调节腿,所述调节腿上和腿部上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固定孔,调节腿和腿部通过两个紧固螺栓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在床体的中部,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的腿部上,连杆组件的边、床体的边、腿部的边形成四边形结构,其中四个连杆组件的中间铰接位置通过绳索固定呈矩形,四个连杆组件的中间铰接位置还通过绳索固定在靠近床体的四个角落位置。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床体的侧边设置有提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通过空心轴穿设实现,空心轴内设置有橡胶套。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方案可以优选为:所述绳索穿过橡胶套,所述绳索为登山绳。

本实用新型技术效果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简化现有结构,采用绳索固定方式来代替钢材,从而兼顾牢靠程度又能够便于收纳拆卸,方便运输和搬运,可以折叠,不易占用空间;

2、节省金属材质用料,降低成本,适用于偏远地区,绳索质地相对钢材要轻便,抗拉程度完全满足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中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中结构半剖图;

图3为实施例中连杆组件的铰接结构;

图4为实施例中结构原理图。

附图标记:1、床体;11、第一床垫;12、第二床垫;2、头枕;3、支架组件;31、第一支撑板;32、第二支撑板;33、连杆组件;331、第一连杆;332、第二连杆;4、绳索;51、腿部;52、调节腿;53、固定孔;54、紧固螺母;6、提手;7、空心轴;8、橡胶套;9、翻边;10、转动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以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和掌握,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实施例:

一种可调节检查床,参考图1所示,包括床体1、头枕2、和支架组件3。头枕2采用u形结构,头部可以朝上或朝下。头枕2固定在床体1的宽度位置的侧面上,支架组件3固定在床体1的下方位置。

床体1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床垫11和第二床垫12,第一床垫11和第二床垫12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实现向下折叠。

参考图1和图2所示,支架组件3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床垫11外侧的第一支撑板31、转动连接于第二床垫12外侧的第二支撑板32、多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31和第一床垫11之间还有连接在第二支撑板32和第二床垫12之间的连杆组件33、穿设在连杆组件33上并牵引固定在床体1上的绳索4,其中,绳索4调节和限位连杆组件33用于保持连杆组件33支撑床体1。床体1的侧边设置有提手6。提手6的作用在于便于接待和拉动检查床。

具体的,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结构相同呈“u”形,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的四个腿部51设置有调节腿52,调节腿52上和腿部51上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固定孔53,调节腿52和腿部51通过两个紧固螺栓固定。由此可以自由调节每个一个腿部51的高低,从而可以适合儿童或大人。或者根据医生自己的使用高度进行调整。

连杆组件33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第一连杆331的端部铰接在床体1的中部,第二连杆332的端部铰接的腿部51上,连杆组件33的边、床体1的边、腿部51的边形成四边形结构,其中四个连杆组件33的中间铰接位置通过绳索4固定呈矩形,四个连杆组件33的中间铰接位置还通过绳索4固定在靠近床体1的四个角落位置。

在上述的方案中涉及多处采用的铰接结构实现转动。此结构在现有结构中应用广泛。但是在本方案中,对于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中间的铰接具有独特之处,主要是为了配合绳索4从而由此设置。

具体的参考图3所示,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之间的铰接通过空心轴7穿设实现,空心轴7内设置有橡胶套8。绳索4穿过橡胶套8,绳索4为登山绳。空心轴7实现了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之间的转动。第一连杆331和第二连杆332是金属材质,空心轴7也是金属材质,从而设置橡胶套8可以保护绳索4,从而避免绳索4滑移的时候出现磨损而降低使用寿命。绳索4的固定采用现有的捆绑手法,可以将绳索4两端实现捆绑固定,也可以将绳索4捆绑固定在床体1上。

在不使用的时候,可以将绳索4拆卸下来,并且使得连杆组件33之间的结构也拆卸,从而完成第一支撑板31和第二支撑板32向内折叠,然后床体1也进行折叠,从而减少空间占用,便于产品的运输。本产品适合在一些偏远地区临时应用,具有较低的生产制造成本,但是采用绳索4结构,稳定可靠。

当然,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典型实例,除此之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有其它多种具体实施方式,凡采用等同替换或等效变换形成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可调节检查床,包括床体、头枕、和支架组件,头枕固定在床体的宽度位置的侧面上,支架组件固定在床体的下方位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实现向下折叠;

所述支架组件包括转动连接于第一床垫外侧的第一支撑板、转动连接于第二床垫外侧的第二支撑板、多个转动连接在第一支撑板和第一床垫之间还有连接在第二支撑板和第二床垫之间的连杆组件、穿设在连杆组件上并牵引固定在床体上的绳索,其中,绳索调节和限位连杆组件用于保持连杆组件支撑床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结构相同呈“u”形,所述第一支撑板和第二支撑板的四个腿部设置有调节腿,所述调节腿上和腿部上设置有若干相互配合的固定孔,调节腿和腿部通过两个紧固螺栓固定。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调节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相互铰接的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的端部铰接在床体的中部,第二连杆的端部铰接的腿部上,连杆组件的边、床体的边、腿部的边形成四边形结构,其中四个连杆组件的中间铰接位置通过绳索固定呈矩形,四个连杆组件的中间铰接位置还通过绳索固定在靠近床体的四个角落位置。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调节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体的侧边设置有提手。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调节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之间的铰接通过空心轴穿设实现,空心轴内设置有橡胶套。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调节检查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绳索穿过橡胶套,所述绳索为登山绳。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调节检查床,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解决了成本控制和结构收纳的问题,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床体、头枕、和支架组件,头枕固定在床体的宽度位置的侧面上,支架组件固定在床体的下方位置,其特征是,所述床体包括结构相同的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第一床垫和第二床垫之间转动连接并且实现向下折叠;其中,绳索调节和限位连杆组件用于保持连杆组件支撑床体,达到了便于收纳调节,减轻结构重量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姜波;薛婷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姜波
技术研发日:2019.12.07
技术公布日:2020.08.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