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1872834发布日期:2020-08-14 19:55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疗辅助器具,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右心声学造影适用于隐源性脑卒中tia晕厥患者,偏头痛,特别是有先兆偏肺内动静脉瘘患者;能够准确评价右心大小、结构和功能。

右心声学造影原理如下:正常人体肺毛细血管直径在6-9um,而右心声学造影剂微泡直径>10um,平均直径15um左右,所以理论上右心声学造影剂不能通过肺毛细血管,从而不会在左心腔内出现微泡显影,只有存在心腔或肺血管右向左分流时,右心声学造影剂才能不经过肺循环而经过分流通道直接进入左心,从而证实心腔或肺血管存在右向左分流。

造影剂种类较多,但激活微气泡造影剂操作简单、方便、便宜,是首选造影剂;通常造影剂的配法为0.9%生理盐水8ml+空气1ml+回抽1ml静脉血,通过手动制备。

制备激活盐水——发泡的过程如下:

一、于患者左侧肘静脉留置静脉通路,连接三通管;

二、取10ml注射器2支,一支装有8ml生理盐水,另一支1ml空气,通过三通相连;

三、确认静脉通路通畅后回抽1ml血液,将生理盐水、空气、血液在2支注射器之间来回推注不少于20次,使三者充分混合后存于一支注射器,即制成激活盐水。

上述操作存在缺陷:

两个注射器经过三通来回反复推注的过程中,注射器极易与三通滑脱,滑脱率达100%,从而造成造影剂外喷,经常喷至2名操作医生与彩超医生身上,因造影剂含有患者血液,操作者存在暴露于各种血行感染疾病风险,如乙丙肝、梅毒、艾滋病等。

注射器滑脱造影剂外喷后又需再次制备造影剂,耗费了操作时间,也反复抽取了患者血液,易让患者对医生产生不信任的态度。

因注射器与三通无法固定,推注过程需2名医生同时前往彩超室进行操作,且整个操作过程耗时多在半小时以上,在繁忙的临床工作中,同时抽出2名临床医生前往彩超室,花半小时以上的时间操作,很时浪费人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整体为l形;它包含两个相互成直角的注射器固定板;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末端均设有卡接注射器针筒的把手;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另一端相连,连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三通固定柱;

进一步地,所述的三通固定柱上设有三个向上凸起的卡柱;三个卡柱呈环形阵列排列,将三通的底部卡接固定在三通固定柱上;

进一步地,把手上设有下凹的注射器针筒卡接槽;

进一步地,两个注射器固定板、把手、三通固定柱一体成型设置;

进一步地,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形状大小一致。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稳稳地固定柱三通和注射器,保证三通与注射器不会滑脱,造影剂不会外喷,从而大大减少了操作者暴露于各种血行感染疾病的风险;

2、三通与注射器不会滑脱,造影剂不会外喷,减少了需反复制备造影剂的时间,也无需反复抽取患者血液,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不会因此而下降;

3、注射器与三通固定后,仅需1名医生操作就可完成造影剂的制备与发泡,节约了人力。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把手;2、注射器固定板;3、三通固定柱;4、注射器针筒卡接槽;5、卡柱;6、注射器;7、针筒;8、三通。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参看图1-3所示,本具体实施方式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它一体成型,且整体为l形;它包含两个相互成直角的注射器固定板2;两个注射器固定板2的形状大小一致;两个注射器固定板2的末端均设有用于卡接注射器6的针筒7的把手1;把手1上设有下凹的注射器针筒卡接槽4;两个注射器固定板2的另一端相连,连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三通固定柱3;三通固定柱3上设有三个向上凸起的卡柱5;三个卡柱5呈环形阵列排列,将三通8的底部卡接固定在三通固定柱3上。

使用时,三通8的底部卡接在三通固定柱3的三个卡柱5上;两个注射器6与三通8连接,并分别放置在两个注射器固定板2上;注射器6的针筒7的末端通过把手1稳定固定。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1、稳稳地固定柱三通和注射器,保证三通与注射器不会滑脱,造影剂不会外喷,从而大大减少了操作者暴露于各种血行感染疾病的风险;

2、三通与注射器不会滑脱,造影剂不会外喷,减少了需反复制备造影剂的时间,也无需反复抽取患者血液,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不会因此而下降;

3、注射器与三通固定后,仅需1名医生操作就可完成造影剂的制备与发泡,节约了人力。

以上所述,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做的其它修改或者等同替换,只要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均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



技术特征:

1.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它整体为l形;它包含两个相互成直角的注射器固定板;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末端均设有卡接注射器针筒的把手;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另一端相连,连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三通固定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三通固定柱上设有三个向上凸起的卡柱;三个卡柱呈环形阵列排列,将三通的底部卡接固定在三通固定柱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把手上设有下凹的注射器针筒卡接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注射器固定板、把手、三通固定柱一体成型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形状大小一致。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右心声学造影注射器的三通固定装置,它整体为L形;它包含两个相互成直角的注射器固定板;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末端均设有卡接注射器针筒的把手;两个注射器固定板的另一端相连,连接处设有向上凸起的三通固定柱;本实用新型能够稳稳地固定柱三通和注射器,保证三通与注射器不会滑脱,造影剂不会外喷,从而大大减少了操作者暴露于各种血行感染疾病的风险,减少了需反复制备造影剂的时间,也无需反复抽取患者血液,患者对医生的信任度不会因此而下降;注射器与三通固定后,仅需1名医生操作就可完成造影剂的制备与发泡,节约了人力。

技术研发人员:江春媛;陈丽燕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江西省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10
技术公布日:2020.08.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