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063731发布日期:2020-09-01 18:02阅读:322来源:国知局
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护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



背景技术:

疝气,即人体内某个脏器或组织离开其正常解剖位置,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的疝有脐疝,腹股沟直疝、斜疝,切口疝、手术复发疝、白线疝、股疝等。腹壁疝多由于咳嗽、喷嚏、用力过度、腹部肥胖、用力排便、妊娠、小儿过度啼哭、老年腹壁强度退行性变等原因引起腹内压增高,迫使腹腔内的游离脏器如:小肠、盲肠、大网膜、膀胱、卵巢、输卵管等脏器通过人体正常的或不正常的薄弱点或缺损、孔隙进入另一部位。

临床上较常见的是腹股沟疝,在腹股沟区可以看到或摸到肿块,平卧后可回复。婴儿多系母亲在换尿布时发现,较大的小儿则多于入浴时发现。引起肿块出现的诱因是腹压增加,如哭泣、咳嗽、排便、排尿等。较年长的小孩可令其站立,腹部用力也可诱发肿块在腹股沟区出现,有些则会到达阴囊或阴唇。肿块系由腹腔内的器官脱出到疝气袋所形成,脱出的器官以小肠居多,因此摸起来感觉柔软。其他如大肠、阑尾、大网膜等亦可能脱出。女性则以卵巢脱出较多,因此常可摸到似拇指大、较硬且多半有压痛的肿块。有些患儿会有便秘、食欲不振等现象,可表现易哭、不安等。

目前常采用的是手术治疗,但某些患者的身体状况不适合手术或不适合近期手术,常会采用疝气带进行治疗,但目前的疝气带只起到阻挡的作用,同时也限制病人活动,不方便携带。

针对相关技术中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包括布带、第一压带、第二压带和固定袋,所述布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带,所述布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带,所述布带与所述第一压带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一弹性带,所述布带与所述第二压带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压带上设置有第一盐袋,所述第二压带上设置有第二盐袋,所述第一盐袋和第二盐袋装入盐袋或药袋后缝合封口,所述第二压带底部缝合连接有固定袋,所述固定袋为不封顶布口袋,所述固定袋的外圈缝合有布带条,所述布带条上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布带条上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带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带之间不接触。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弹性带和第二弹性带均为松紧带。

进一步的,所述固定袋内一侧留有孔洞。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的第一压带、第二压带、第一盐袋和第二盐袋,可以针对单侧或双侧疝气进行贴合挤压,使盐袋或药袋更好的贴合疝气部位,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

(2)通过设置的固定袋、布带条、第一魔术贴和第二魔术贴,可以将本疝气带缠绕并紧缚在患者腰间,便于携带。

(3)针对术后患者更能起到压迫手术部位、抬高阴囊预防术后阴囊水肿的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

1、布带;2、第一压带;3、第二压带;4、固定袋;5、第一弹性带;6、第二弹性带;7、第一盐袋;8、第二盐袋;9、布带条;10、第一魔术贴;11、第二魔术贴;12、孔洞。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以及具体实施方式,对实用新型做出进一步的描述:

请参阅图1,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包括布带1、第一压带2、第二压带3和固定袋4,所述布带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带2,所述布带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带3,所述布带1与所述第一压带2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一弹性带5,所述布带1与所述第二压带3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二弹性带6,所述第一压带2上设置有第一盐袋7,所述第二压带3上设置有第二盐袋8,所述第一盐袋7和第二盐袋8装入盐袋或药袋后缝合封口,所述第二压带3底部缝合连接有固定袋4,所述固定袋4为不封顶布口袋,所述固定袋4的外圈缝合有布带条9,所述布带条9上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0,所述布带条9上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1。

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方案,所述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带5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带6之间不接触,所述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均为松紧带,设置的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便于适配不同腰围的患者;所述固定袋4内一侧留有孔洞12,设置的孔洞12便于患者小便。

在具体应用时,将盐袋或药袋放入到第一盐袋7或第二盐袋8内后封口,患者阴囊置于固定袋4内,第二盐袋8对准一侧疝气部位,然后将本疝气带围绕患者腰间缠绕,第一盐袋7从后背绕过后对准另一侧疝气部位,接着将第一魔术贴10粘在第一盐袋7外表面,第二魔术贴11粘在第二盐袋8外表面,可以将本疝气带缠绕并紧缚在患者腰间,便于携带,且可以针对单侧或双侧疝气进行贴合挤压,使盐袋或药袋更好的贴合疝气部位,起到良好的治疗作用,针对术后患者更能起到压迫手术部位、抬高阴囊预防术后阴囊水肿的作用。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其特征在于,包括布带(1)、第一压带(2)、第二压带(3)和固定袋(4),所述布带(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带(2),所述布带(1)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带(3),所述布带(1)与所述第一压带(2)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一弹性带(5),所述布带(1)与所述第二压带(3)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二弹性带(6),所述第一压带(2)上设置有第一盐袋(7),所述第二压带(3)上设置有第二盐袋(8),所述第一盐袋(7)和第二盐袋(8)装入盐袋或药袋后缝合封口,所述第二压带(3)底部缝合连接有固定袋(4),所述固定袋(4)为不封顶布口袋,所述固定袋(4)的外圈缝合有布带条(9),所述布带条(9)上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10),所述布带条(9)上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为多个,且多个所述第一弹性带(5)之间、所述第二弹性带(6)之间不接触。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弹性带(5)和第二弹性带(6)均为松紧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袋(4)内一侧留有孔洞(12)。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功能便携式疝气带,包括布带、第一压带、第二压带和固定袋,所述布带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压带,所述布带的另一侧设置有第二压带,所述布带与所述第一压带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一弹性带,所述布带与所述第二压带之间缝合连接有第二弹性带,所述第一压带上设置有第一盐袋,所述第二压带上设置有第二盐袋,所述第一盐袋和第二盐袋装入盐袋或药袋后缝合封口,所述第二压带底部缝合连接有固定袋,所述固定袋为不封顶布口袋,所述固定袋的外圈缝合有布带条,所述布带条上一侧设置有第一魔术贴,所述布带条上另一侧设置有第二魔术贴。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可以针对单侧或双侧疝气进行贴合挤压,针对术后患者更能起到压迫手术部位、抬高阴囊预防术后阴囊水肿的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毛华进;蔡光荣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成都市龙泉驿区第一人民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9.12.30
技术公布日:2020.09.0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