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408977发布日期:2020-10-02 08:25阅读:164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放射科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



背景技术:

放射科是医院重要的辅助检查科室,在现代医院建设中,放射科是一个集检查、诊断、治疗于一体的科室,临床各科许多疾病都须通过放射科设备检查达到明确诊断和辅助诊断。

放射科在对病人检查时,通常都是将病人平躺在床上,由于床没有翻转功能,在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时,医护人员需要动手和病人配合进行翻身检查,较位麻烦且比较费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以上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带有翻转功能,对病人进行检查较为省力,方便快捷。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包括水平布置的躺板,所述躺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h型支腿,所述躺板包括两块大小相同的床板一和床板二,所述床板一和床板二在靠近h型支腿的一侧均设有挡板,两侧所述h型支腿水平杆中部之间固接有水平布置的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上固接有竖直布置的立杆一和立杆二,所述床板一在设有挡板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一的上端,所述床板二在设有挡板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二的上端,所述立杆一的一侧铰接有脚踏杆二,所述脚踏杆二的一端位于床板一远离立杆一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二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二一侧h型支腿的外部,所述立杆二在远离脚踏杆二的一侧面上铰接有脚踏板一,所述脚踏杆一的一端位于床板二远离立杆二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一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一一侧h型支腿的外部。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在使用时,病人可先平躺在躺板上,进行检查,当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时,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所需翻身的方向,用脚向下踩动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露在h型支腿外部的一端,在杠杆原理的作用下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的一端下降,位于床板二和床板一底部的一端上升,使得床板一或床板二倾斜,以此来帮助病人实现翻身,同时两侧挡板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避免在翻身的过程中病人从躺板上掉落,整个过程只需用脚踩动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即可,较为方便快捷,同时采用杠杆原理,脚踩的较为省力。

作为改进,所述脚踏杆一和脚踏杆二均为l型结构,所述床板一和床板二的底面沿宽度方向均开有滑槽,所述脚踏杆一和脚踏杆二竖直杆的上端均固接有滑动设置在滑槽中的滑块,在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分别带动床板二或床板一翻转时,滑块始终位于滑槽内并沿滑槽移动,使得床板一和床板二在翻转时更加的稳定,同时避免床板一或床板二翻转过度而无法回到起初水平位置。

作为改进,两侧所述h型支腿两侧竖杆上端均胶粘有缓冲垫,减小床板一或床板二下落与h型支腿上端接触所产生的撞击噪声。

作为改进,两侧所述挡板的内侧均开有凹槽,所述凹槽中设有缓冲板,所述缓冲板和凹槽之间设有弹簧,病人在翻转过程中碰到两侧挡板上的缓冲板,缓冲板会压缩弹簧向凹槽内移动,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避免病人与挡板硬性接触,保证病人的安全。

作为改进,所述床板一和床板二的上表面以及两侧所述挡板的内侧均铺设有海绵垫,提高病人检查时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的主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的右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的使用状态图。

如图所示:1、h型支腿,2、床板一,3、床板二,4、挡板,5、连接杆,6、立杆一,7、立杆二,8、脚踏杆一,9、脚踏杆二,10、滑槽,11、滑块,12、缓冲垫,13、凹槽,14、缓冲板,15、弹簧,16、海绵垫,17、躺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包括水平布置的躺板17,所述躺板17的底部两侧均设有h型支腿1,所述躺板17包括两块大小相同的床板一2和床板二3,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在靠近h型支腿1的一侧均设有挡板4,两侧所述h型支腿1水平杆中部之间固接有水平布置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上固接有竖直布置的立杆一6和立杆二7,所述床板一2在设有挡板4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一6的上端,所述床板二3在设有挡板4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二7的上端,所述立杆一6的一侧铰接有脚踏杆二9,所述脚踏杆二9的一端位于床板一2远离立杆一6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二9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二3一侧h型支腿1的外部,所述立杆二7在远离脚踏杆二9的一侧面上铰接有脚踏板一8,所述脚踏杆一8的一端位于床板二3远离立杆二7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一8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一2一侧h型支腿1的外部。

所述脚踏杆一8和脚踏杆二9均为l型结构,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的底面沿宽度方向均开有滑槽10,所述脚踏杆一8和脚踏杆二9竖直杆的上端均固接有滑动设置在滑槽10中的滑块11。

两侧所述h型支腿两侧竖杆上端均胶粘有缓冲垫12。

两侧所述挡板4的内侧均开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中设有缓冲板14,所述缓冲板14在位于凹槽13中的一立面和凹槽13的立面之间设有弹簧15,使得缓冲板14可以压缩弹簧15在凹槽13中左右移动,起到一定的缓冲效果。

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的上表面以及两侧所述挡板4的内侧均铺设有海绵垫16。

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在使用时如附图2所示,病人可先平躺在躺板上,进行检查,当需要对病人进行翻身时,医护人员可根据病人所需翻身的方向,用脚向下踩动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露在h型支腿外部的一端,如附图3所示,当病人需要往右侧翻身时,医护人员只需向下踩动位于右侧中部的脚踏杆一,脚踏杆一以立杆二为杠杆中心,脚踏杆一位于h型支腿外部的一端下降,位于床板二底部的一端上升,同时滑块沿着滑槽向床板一的一侧移动,使得床板二以与立杆二上端的铰接处为旋转中心向上转动而发生倾斜,来帮助病人向右进行翻身,当病人需要向左翻身时,同理医护人员只需要向下踩动左侧中的脚踏杆二即可,同时两侧挡板起到保护病人的作用,避免在翻身的过程中病人从躺板上掉落,整个过程只需用脚踩动脚踏杆一或脚踏杆二即可,较为方便快捷,同时采用杠杆原理,脚踩的较为省力。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包括水平布置的躺板(17),所述躺板(17)的底部两侧均设有h型支腿(1),其特征在于:所述躺板(17)包括两块大小相同的床板一(2)和床板二(3),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在靠近h型支腿(1)的一侧均设有挡板(4),两侧所述h型支腿(1)水平杆中部之间固接有水平布置的连接杆(5),所述连接杆(5)上固接有竖直布置的立杆一(6)和立杆二(7),所述床板一(2)在设有挡板(4)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一(6)的上端,所述床板二(3)在设有挡板(4)的一端搭放在对应侧h型支腿(1)上,且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二(7)的上端,所述立杆一(6)的一侧铰接有脚踏杆二(9),所述脚踏杆二(9)的一端位于床板一(2)远离立杆一(6)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二(9)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二(3)一侧h型支腿(1)的外部,所述立杆二(7)在远离脚踏杆二(9)的一侧面上铰接有脚踏杆一(8),所述脚踏杆一(8)的一端位于床板二(3)远离立杆二(7)的一端底面,所述脚踏杆一(8)的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一(2)一侧h型支腿(1)的外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脚踏杆一(8)和脚踏杆二(9)均为l型结构,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的底面沿宽度方向均开有滑槽(10),所述脚踏杆一(8)和脚踏杆二(9)竖直杆的上端均固接有滑动设置在滑槽(10)中的滑块(1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h型支腿两侧竖杆上端均胶粘有缓冲垫(1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其特征在于:两侧所述挡板(4)的内侧均开有凹槽(13),所述凹槽(13)中设有缓冲板(14),所述缓冲板(14)和凹槽(13)之间设有弹簧(15)。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板一(2)和床板二(3)的上表面以及两侧所述挡板(4)的内侧均铺设有海绵垫(16)。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翻身的放射科用床,包括躺板,躺板的底部两侧均设有H型支腿,躺板包括床板一和床板二,床板一和床板二的一侧均设有挡板,两侧H型支腿水平杆中部之间固接有连接杆,连接杆上固接有立杆一和立杆二,床板的一端搭放在H型支腿上,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一的上端,床板二的一端搭放在H型支腿上,另一端铰接在立杆二的上端,立杆一的一侧铰接有脚踏杆二,脚踏杆二的一端位于床板一底面,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二的外部,立杆二的一侧面上铰接有脚踏板一,脚踏杆一的一端位于床板二的底面,另一端延伸至床板一的外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带有翻转功能,对病人进行检查较为省力,方便快捷。

技术研发人员:方彦鹏;邓斌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方彦鹏
技术研发日:2020.01.21
技术公布日:2020.10.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